元代 :明本
道人孤寂任栖迟,迹寄湖村白水西。迹壁烟昏茅宇窄,一天霜重板桥低。
惊涛拍岸明生灭,止水涵空示悟迷。万象平沈心自照,波光常与月轮齐。
次韵酬冯海粟待制
无言童子拂香台,报道长沙学士来。烂煮橘皮砂罐冷,几年生意喜潜回。
廛居十首
足迹无端遍海涯,现成山水不堪誇。现廛既可藏吾锡,城郭何妨著我家。
四壁虚明连栋月,数株红白过墙花。见闻不假存方便,只么随缘遣岁华。
颂古七首 其一
醉乘白鹤登银阙,梦跨青鸾入绛宫。酒醒眼开俱不见,一川桃李自春风。
行香子·无物思量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九
梦来曾忆二郎神,花影愁端语最真。月浸一庭寒水玉,梦惊孤枕断肠人。
不堪往事从头看,总欲新诗得句尘。啄木敲门窥我醉,四山寂寂鸟啼春。
水居六首 其三
缚个茅庵际水涯,现成景致一何奢。野塘水合鱼丛密,远浦风高雁阵斜。
道在目前安用觅,法非心外不须誇。一声铁笛沧浪里,烟树依依接暮霞。
双髻峰有怀
双髻云深古道危,不来夜半叩柴扉。六年底事成遗恨,寂寞空山啼子规。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六
眼花落井眩双神,雪步迢迢见欲真。澹墨画图横玉影,黄昏庭院倚阑人。
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
隔帘梅
庭花映箔眩吟眸,一片湘云锁暮愁。风卷黄昏疏影动,珊瑚枝上月如钩。
行香子·欲出樊笼
道话
团团相聚火炉头,商略沩山水牯牛。一语忽投人拍手,满天霜月下西楼。
颂古七首 其四
天生富贵称雄才,织翠华裾拥不开。一簇管弦声未绝,醉扶公子上楼台。
剪梅
破玉并刀试手温,香凝双股断芳魂。花随燕尾轻分去,不带春风爪甲痕。
田歌
村南村北春水鸣,村村布谷催春耕。手捧饭盂向天祝,明日插秧还我晴。
行香子 以上八首见春花集卷十二
行香子·顿脱尘羁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二
玉箫起处暗惊神,曲缓瑶台逸韵真。曲石几年云冷鹤,关山万里月愁人。
香凝老树调风味,影落寒窗枕隙尘。檀板金樽久岑寂,微吟不减昔时春。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见非恍惚梦非神,雪后霜前分外真。疏影暗消三弄月,半联凄断独吟人。
岁寒摇落孤根在,江驿荒凉往事尘。碎嚼幽香清可挹,玉奴无复更临春。
别梅
花谢东风搅离思,愁翻缟袂忍轻分。月明梢送临溪水,春树遥怜隔暮云。
松月
天有月兮地有松,可堪松月趣无穷。松生金粉月生兔,月抱明珠松化龙。
月照长空松挂衲,松回禅定月当空。老僧笑指松头月,松月何妨一处供。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67篇诗文
颂古七首 其二
颂古七首 其三
船居十首 其三
留题惠山寺
烟梅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七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二
九字梅花咏
颂古七首 其六
客中闻讣
孤山梅
秋夜述古
行香子·不爱娇奢
赠营寿藏
船居十首 其四
净土诗二首 其一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五
水居六首 其六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一
和皖山隐者
省庵
水居六首 其四
蟠梅
送吉上人之江西下高峰和尚遗书
船居十首 其二
送禅者归乡
雁荡除夜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
船居十首 其一
惜梅
林塘庵
颂古七首 其七
次韵答盛秀才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三
净土诗二首 其二
茅舍梅
行香子 案历代诗余卷一百二九录此首外又录
颂古七首 其五
礼四祖真身塔
阅林间录有感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八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四
次韵沈王题真际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