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明本
遗情极像白拈神,仙与吟翁意气真。月晓忆同林外饮,酒醒愁恨曲中人。
荒溪独照山初静,寒影相持雪亦尘。每惜半檐风露重,起披玉毳伴琼春。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四
曰云堆里晓飞神,道骨翛然一太真。道岸埋香多是雪,寒岩欺影四无人。
因风寄远愁应老,坐雨辞根恨未尘。剩欲巡檐赋归隐,共君心事答閒春。
水居六首 其四
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
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閒十二时。
林塘庵
学得閒来便得閒,好山好水任盘桓。林塘庵外湖山景,堪与杭州一样看。
水居六首
道人孤寂任栖迟,迹寄湖村白水西。迹壁烟昏茅宇窄,一天霜重板桥低。
惊涛拍岸明生灭,止水涵空示悟迷。万象平沈心自照,波光常与月轮齐。
廛居十首
足迹无端遍海涯,现成山水不堪誇。现廛既可藏吾锡,城郭何妨著我家。
四壁虚明连栋月,数株红白过墙花。见闻不假存方便,只么随缘遣岁华。
蟠梅
铁石芳条谁矫揉,从教曲折抱天姿。龙蛇影碎玲珑月,交错难分南北枝。
次韵答盛秀才
风月何缘事苦吟,拟将英誉压鸡林。几回立尽三更月,一字搜空万劫心。
梦里忽惊霜入鬓,梅边不觉泪沾襟。可怜半世聪明种,甘为浮词又陆沈。
次韵酬李仲思宰相
晴云万叠裹群山,厓瀑千寻落树间。定里惊传王驾至,祇应来夺老僧閒。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三
目送空山远驻神,似曾相识倍情真。半床素被铺寒玉,一幅生绡画美人。
爽入冰姿欺国色,怅随哀曲黯京尘。三郎正爱《霓裳》舞,珍重椒房自惜春。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九
梦来曾忆二郎神,花影愁端语最真。月浸一庭寒水玉,梦惊孤枕断肠人。
不堪往事从头看,总欲新诗得句尘。啄木敲门窥我醉,四山寂寂鸟啼春。
净土诗二首 其二
身膺宰辅与朝郎,盖世功名势莫量。自性弥陀如不念,未知何以敌无常。
颂古七首 其四
天生富贵称雄才,织翠华裾拥不开。一簇管弦声未绝,醉扶公子上楼台。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
忆昔君平勘卜神,青衣应是日时真。云开巫女多娇面,浴出杨妃一丽人。
竹叶杯浮苔砌月,豆荄灰暖纸窗尘。惊春恐落群芳后,先到名园逐上春。
行香子·四序无穷
船居十首 其三
人在船中船在水,水无不在放船行。水塘狭处抛篙直,荻岸深时打棹横。
千里溪山随指顾,一川风月任逢迎。普通年外乘芦者,未必曾知有此情。
秋夜述古
蛩声唧唧,雁声呖呖。病叶落空阶,清呖鸣空隙。客来叩我白云房,三绕禅床振金锡。
玄音落落不覆藏,更加一语成狼藉。拟来此处寻声迹,万里秋风有何极。
丈夫何事不肯休,直欲参天起荆棘。九载少林穷的的,一宿曹溪浮逼逼。
偃溪流水香严击,切忌随他那边觅。良由眼听与心闻,疾燄过风俱莫及。
威音那畔空劫前,底事何曾异今日。幻住道人都不识,柴扉昼掩千山碧。
寒莎叶底露沈沈,烟外数声牛背笛。客既无言我亦休,横眠一觉青茅席。
梦里忽闻萧骚淅沥何处生?觉来元是山雨四阎声滴滴。
船居十首 其一
世情何事日羁縻,做个船居任所之。岂是畸孤人共弃,都缘疏拙分相宜。
漏篷不碍当空挂,短棹何妨近岸移。佛法也知无用处,从教日炙与风吹。
次韵沈王题真际亭
高亭结构标真际,体共云林一样閒。山势倚天忘突兀,水声投涧自潺湲。
伽陀迥出言词外,海印高悬宇宙间。伫看凭阑人独醒,又添公案入禅关。
礼四祖真身塔
九拜晓龛前,追思独惨然。真身无日坏,此道有谁传?
古岸横秋水,空山起暮烟。几多西祖意,寂寞在江边。
行香子 以上八首见春花集卷十二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67篇诗文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八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七
颂古七首 其三
次韵酬冯海粟待制
送禅者归乡
孤山梅
留题惠山寺
颂古七首 其二
行香子 案历代诗余卷一百二九录此首外又录
九字梅花咏
水居六首 其二
惜梅
颂古七首 其七
别梅
送吉上人之江西下高峰和尚遗书
客中闻讣
净土诗二首 其一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一
颂古七首 其一
田歌
船居十首 其四
行香子·欲出樊笼
阅林间录有感
烟梅
行香子·无物思量
松月
行香子·顿脱尘羁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五
双髻峰有怀
颂古七首 其五
道话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赠营寿藏
船居十首 其二
茅舍梅
行香子·不爱娇奢
水居六首 其六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二
雁荡除夜
水居六首 其三
颂古七首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