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明本
曰云堆里晓飞神,道骨翛然一太真。道岸埋香多是雪,寒岩欺影四无人。
因风寄远愁应老,坐雨辞根恨未尘。剩欲巡檐赋归隐,共君心事答閒春。
田歌
村南村北春水鸣,村村布谷催春耕。手捧饭盂向天祝,明日插秧还我晴。
九字梅花咏
船居十首 其二
水光沈碧驾船时,疑是登天不用梯。疑影暗随篷影动,雁声遥与橹声齐。
几回待月停梅北,或只和烟系柳西。万里任教湖海阔,放行收住不曾迷。
隔帘梅
庭花映箔眩吟眸,一片湘云锁暮愁。风卷黄昏疏影动,珊瑚枝上月如钩。
行香子·无物思量
船居十首 其四
一瓶一钵寓轻舟,溪北溪南自去留。几逐断云藏野壑,或因明月过沧洲。
世波汩汩难同辙,人海滔滔孰共流。日暮水天同一色,且将移泊古滩头。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一
遗情极像白拈神,仙与吟翁意气真。月晓忆同林外饮,酒醒愁恨曲中人。
荒溪独照山初静,寒影相持雪亦尘。每惜半檐风露重,起披玉毳伴琼春。
客中闻讣
讣音遗我客床头,话到轮回鬼亦愁。肉眼未空今古梦,满天霜月晒枯髅。
净土诗二首 其一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茅舍梅
数椽草屋延清客,竹作疏篱护玉葩。不是玉堂无分到,且和明月到山家。
行香子 案历代诗余卷一百二九录此首外又录
孤山梅
种玉西湖独占春,逋仙佳句播清芬。月明花落吟魂冷,童子何之鹤在坟。
阅林间录有感
林间编此录,深夜剔残灯。慧命微如线,人心冷似冰。
祖庭空积雪,古路不逢僧。追企前贤辙,思归一念增。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六
眼花落井眩双神,雪步迢迢见欲真。澹墨画图横玉影,黄昏庭院倚阑人。
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
次韵酬李仲思宰相
晴云万叠裹群山,厓瀑千寻落树间。定里惊传王驾至,祇应来夺老僧閒。
行香子 以上八首见春花集卷十二
别梅
花谢东风搅离思,愁翻缟袂忍轻分。月明梢送临溪水,春树遥怜隔暮云。
送禅者归乡
湖海俄经三十年,无端一念忆生缘。梦中复做还乡梦,禅外重参逆旅禅。
踏碎暮云投古寺,冲开积雪望炊烟。狂心未向机前歇,溢目家山转弃捐。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二
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冰晓浴乾银浦水,雪篱愁损草堂人。
名姬骏马空词笔,废苑荒台老战尘。冻野苍茫天四惨,两行啼雁独伤春。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
忆昔君平勘卜神,青衣应是日时真。云开巫女多娇面,浴出杨妃一丽人。
竹叶杯浮苔砌月,豆荄灰暖纸窗尘。惊春恐落群芳后,先到名园逐上春。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67篇诗文
双髻峰有怀
惜梅
行香子·不爱娇奢
水居六首 其四
船居十首 其一
颂古七首 其四
次韵答盛秀才
次韵酬冯海粟待制
水居六首 其二
道话
礼四祖真身塔
剪梅
松月
颂古七首 其六
行香子·顿脱尘羁
颂古七首 其一
行香子·四序无穷
林塘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三
省庵
蟠梅
水居六首
净土诗二首 其二
水居六首 其三
颂古七首 其七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四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二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五
留题惠山寺
秋夜述古
送吉上人之江西下高峰和尚遗书
烟梅
颂古七首 其三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九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七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颂古七首 其二
赠营寿藏
次韵沈王题真际亭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八
和皖山隐者
船居十首 其三
廛居十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