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明本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见非恍惚梦非神,雪后霜前分外真。疏影暗消三弄月,半联凄断独吟人。
岁寒摇落孤根在,江驿荒凉往事尘。碎嚼幽香清可挹,玉奴无复更临春。
行香子 以上八首见春花集卷十二
和皖山隐者
野人原上十五里,寒厓白日啼山鬼。寒峰重叠路回旋,半间箬屋青松底。
老僧和锸入烟霞,满林摇落朱藤华。烧田种寒粟,斸地栽胡麻。
云根拨笋,涧底寻茶。粪火深埋魁芋种,砂瓶烂煮黄箐芽。
人谓隐者閒不足,何故山翁事驱逐。山翁笑指溪上桃,庭前竹,春风几度更新绿。
香严不作灵云死,徒有是非喧两耳。争似侬家百不知,从教少室分皮髓。
行香子 案历代诗余卷一百二九录此首外又录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八
横影伶仃似有神,半清浅处独呈真。数枝冲澹晚唐句,一种孤高东晋人。
上苑清房谁耐雪,庐山玉峡肯蒙尘。是中天趣那能识,惜被东风漏泄春。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九
梦来曾忆二郎神,花影愁端语最真。月浸一庭寒水玉,梦惊孤枕断肠人。
不堪往事从头看,总欲新诗得句尘。啄木敲门窥我醉,四山寂寂鸟啼春。
蟠梅
铁石芳条谁矫揉,从教曲折抱天姿。龙蛇影碎玲珑月,交错难分南北枝。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六
眼花落井眩双神,雪步迢迢见欲真。澹墨画图横玉影,黄昏庭院倚阑人。
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
行香子·无物思量
水居六首 其二
水边活计最天然,物外相忘事事便。物柳每招黄蝶舞,岸莎常衬白鸥眠。
雨蒸荷叶香浮屋,风搅芦花雪满船。不动舌根谈实相,客来何必竖空拳。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
忆昔君平勘卜神,青衣应是日时真。云开巫女多娇面,浴出杨妃一丽人。
竹叶杯浮苔砌月,豆荄灰暖纸窗尘。惊春恐落群芳后,先到名园逐上春。
阅林间录有感
林间编此录,深夜剔残灯。慧命微如线,人心冷似冰。
祖庭空积雪,古路不逢僧。追企前贤辙,思归一念增。
水居六首 其四
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
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閒十二时。
雁荡除夜
茅屋三间冷似冰,灰头土面十馀僧。扫除自己閒枝叶,不打诸方烂葛藤。
就手揭开新岁历,和光吹灭旧年灯。顶门别具摩醯眼,越死超生似不曾。
颂古七首 其一
醉乘白鹤登银阙,梦跨青鸾入绛宫。酒醒眼开俱不见,一川桃李自春风。
净土诗二首 其一
富贵之人宜念佛,黄金满库谷盈仓。世间受用无亏缺,只欠临终见愿王。
水居六首
道人孤寂任栖迟,迹寄湖村白水西。迹壁烟昏茅宇窄,一天霜重板桥低。
惊涛拍岸明生灭,止水涵空示悟迷。万象平沈心自照,波光常与月轮齐。
行香子·欲出樊笼
颂古七首 其六
叶卷西风树树寒,乱蛩吟砌梦初残。情怀自是不堪听,又把琵琶月下弹。
茅舍梅
数椽草屋延清客,竹作疏篱护玉葩。不是玉堂无分到,且和明月到山家。
明本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今杭州)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67篇诗文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五
行香子·四序无穷
船居十首 其三
颂古七首 其五
松月
孤山梅
省庵
剪梅
颂古七首 其四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二
次韵答盛秀才
礼四祖真身塔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四
次韵酬李仲思宰相
次韵沈王题真际亭
秋夜述古
行香子·不爱娇奢
田歌
道话
别梅
船居十首 其二
颂古七首 其二
九字梅花咏
客中闻讣
送禅者归乡
廛居十首
船居十首 其四
次韵酬冯海粟待制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二
水居六首 其三
行香子·顿脱尘羁
双髻峰有怀
水居六首 其六
隔帘梅
送吉上人之江西下高峰和尚遗书
颂古七首 其七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十一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其三
赠营寿藏
烟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