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重九日泊舟广陵萧然孤闷有怀阜弟因次其赠别诗韵二首以寄 其二

重九日泊舟广陵萧然孤闷有怀阜弟因次其赠别诗韵二首以寄 其二

明代 倪岳

几年奔走愧功名,犹悔蹉跎百未成。犹望鸰原承世业,早从凤岭乐馀生。

清秋对雨难为别,白昼看云倍怆情。寄与卯君宜更勉,频传书札慰坡兄。

诗人倪岳的古诗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三 西山

明代 倪岳

君住西山下,时来却望君。不见山中树,只见山中云。

谒狄公祠一首

明代 倪岳

城西亲拜狄公祠,袍笏森然仰令仪。此地孤云心尚在,中天落日手曾支。

平生事业存唐史,一代文章托范碑。闻道邑民能报德,春风香火重追思。

厓山大忠祠

明代 倪岳

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
海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
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
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二 海子

明代 倪岳

积水千年在,寒潭一镜开。楼台渺烟雾,何处近蓬莱。

冬至谒陵和吴原博韵五首 其四

明代 倪岳

泼纸云烟扫不开,斋房稠叠见诗来。丰年正拟称多黍,盛世真堪咏有莱。

短草夜深羸马齧,高柯月上乳乌哀。行囊剩有珠玑在,错落人惊出蚌胎。

中秋明日重会吴鼎仪宅分得光字

明代 倪岳

昨已中秋过,如何更举觞。谩劳频会合,未许太疏狂。

宦路怜同宦,乡心感异乡。明年今夜月,谁复共清光。

新春感事

明代 倪岳

烽火边城鼓角悲,黄沙漠漠北风吹。关山远隔云中戍,车马新屯灞上师。

贾谊有才思报国,杜陵多病尚忧时。侍臣谁有如椽笔,拟撰燕然第二碑。

送薛侍御志渊使荆襄 其三

明代 倪岳

深山平地总王臣,莫论区区旧与新。但使熙然同乐业,使车到处即阳春。

贺陈师召得孙二首次联句韵 其一

明代 倪岳

可是居官长子孙,相逢一笑对琴樽。新题不厌长题壁,熟客何妨屡过门。

岂待一占知跨灶,更期三索遇为阍。人生乐事无过此,细向君家醉里论。

四时猫四首 其一

明代 倪岳

玉雪娟娟好羽衣,小山花竹正晴晖。翻盆倒瓮无心问,閒看东风蛱蝶飞。

送沈时昜少参赴闽藩专理矿事

明代 倪岳

旬宣一路惜分携,天路霜风送马蹄。过浙有山皆置冶,入闽无水不通溪。

梅花香冷吟情健,榕叶阴浓望眼迷。闻说征徭应到骨,好施霖雨向群黎。

送别沈仲威乡友赴南京兵部

明代 倪岳

沈约才华锦绣胸,宦游此去乐从容。宦还合浦元归蚌,剑落延津已化龙。

客路莺花怜共别,家山松菊慰相逢。乡心欲与征帆速,把手临岐意万重。

送沙县训导邵骥

明代 倪岳

闽南宪节旧冰衔,宦路相仍见阿咸。宦荐几时惊捧檄,鹏抟今日快扬帆。

一毡风味元无改,三礼家声迥不凡。歌罢菁莪人已远,剑津何处隐龙函。

萧黄门文明出判海定贺正来朝诗以告别因次其韵

明代 倪岳

虎豹关严隔帝京,蛮荒地僻壮君行。平生肯负当言职,天下应传敢谏名。

落月有时曾入梦,停云何处不牵情。那堪又作春城别,把酒烧灯坐待明。

题岳蒙泉葡萄画 其二

明代 倪岳

远道归来把一麾,转头零落又成悲。旧家只有葡萄在,从此无劳说荔支。

云松高隐图为清江邹彦和赋

明代 倪岳

青松郁成林,上与浮云连。云来松浮浮,云去松娟娟。

苓珀下深固,雨露通重玄。两意忽有合,相托成千年。

不谓云松交,转增丘壑妍。清江有幽士,志隐耽林泉。

巢云卧松顶,手拂青山巅。芳阴日已远,雅操日已坚。

空对高隐图,载赋云松篇。

送程熙同知汀州

明代 倪岳

拜命荣看佐一州,平沙南去路悠悠。蛮烟晓入鄞江合,瘴雨晴分赣水流。

五马秩崇新贰守,专城任重古诸侯。郡斋正对双清阁,雪月霜风谩倡酬。

赏李景信东轩瑞香花次韵 其二

明代 倪岳

临到开时日正阳,倚风浑似舞霓裳。十年不见江南种,三月惊看蓟北芳。

秾艳未容誇国色,高标应许占春光。日长相对如佳客,绝胜红妆咏海棠。

哭内八首 其三

明代 倪岳

怪底年来远别离,不堪南北动遐思。灯前空堕无穷泪,箧里犹存绝妙词。

乞米但教厨有粥,检方非为市无医。安贫忍病嗟谁及,一任时人死后疑。

古意一首送曲阜三氏学录公璜赴任

明代 倪岳

客从孔林来,遗我楷木杖。云文纡欲楷,虬髯迄相向。

重是圣门物,操执不敢放。平生藉扶持,履险若夷旷。

我闻植根地,枝叶纷以畅。磅礡千载馀,挺拔层霄上。

小用岂其宜,斤斧来俗匠。畴能事栽培,但恐日凋丧。

成材古云难,珍护夙所尚。怀哉孔公璜,道远不及访。

微言愿有托,临风重怊怅。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