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王文昭秀才还慈溪

送王文昭秀才还慈溪

明代 张宁

风雅文章世宦名,西游未久复东行。广场有藿驹难絷,清野无蒿鹿未鸣。

灯下雨声宾馆梦,江南晚色故园情。温柔旧学如君少,落日临期老眼明。

诗人张宁的古诗

题乾坤一草亭

明代 张宁

杜陵野老身如寄,家住千山独掩扉。万事浮沈遗搆在,百年离合旧邻非。

乱山风雨催吟尽,永夜星河照影微。不独南阳卧龙事,子云词赋未应稀。

刘松年山水二幅 其一

明代 张宁

红树青山满眼秋,江南江北路悠悠。一行归雁无书信,倚尽斜阳不下楼。

再游宝所

明代 张宁

负郭岩扉敞石坛,上方门石绕层峦。楼观海日夜先曙,竹引湖风夏亦寒。

林外歌声泉出谷,水中人影钓扬竿。何当雪月烟花候,来共山僧信宿看。

答姜文进

明代 张宁

瀰瀰江中水,黯黯江上树。眷彼同心人,胡为忽异处。

驾言从扁舟,积雨不可渡。愿随双黄鹄,庶以相会晤。

陈大尹秦淮书屋

明代 张宁

短墙幽径草纤纤,流水浮光四绕檐。藜杖近分天禄火,芸编新絓邺侯签。

鱼龙变化书连屋,奎壁森罗月满帘。一束囊携人去后,旧帏穿榻闭清严。

挽陈南海

明代 张宁

海色苍凉宰树阴,百年人树此消沉。杏花春雨匡庐远,茆屋秋风杜曲深。

白首一官终旧隐,清樽孤鹤费长吟。相看惟有燕山桂,恩泽于今满故林。

题菊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清劲姿标浅淡黄,幽篁古石共冰霜。生来不是春园物,老向枯枝死亦香。

送薛九公子

明代 张宁

侯家孙子擅风流,长向江湖作胜游。一饮剩拚鸲鹆舞,百金曾买鹔鹴裘。

柔风杨柳春当座,弱水芙蓉夜满舟。犹有故家遗烈在,时时含笑看吴钩。

水南别业四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远村暑气薄,衡门绝尘鞅。禾黍满污邪,松篁翳林莽。

富贵复何心,琴弈偕所往。起诵康衢谣,悠然发遐想。

薰风自南来,坐我羲皇上。慨彼河上翁,所乐异天壤。

游朱协律山房

明代 张宁

欲寻勾漏问丹砂,因过玄都羽士家。壶里有天迟日月,洞中无路入烟霞。

书馀别院闻清磬,坐久空林见落花。安得闻身如野鹤,共临秋水诵南华。

写枯木幽篁送陈大用

明代 张宁

方洲秋日景荒凉,古木幽篁遍草堂。写入溪藤送君去,情随疏影共斜阳。

乘槎图

明代 张宁

火敦脑儿天际头,河源远绝昆崙丘。汉家使者去西域,何事却向天潢游。

开边贵物当时事,莫怪傍人诧灵异。真伪悠悠世转深,荆楚犹传岁时记。

秋江八景 其二 蘋花馆

明代 张宁

宿水停烟绿近墙,绕门葭菼共苍苍。寒香欲荐无人采,月落空庭夜有霜。

白都阃携牲酒相访夜酌有作

明代 张宁

小山斜日晚生阴,红烛青尊坐夜深。制阃多才超武举,匡时有策起儒林。

明良自感非常遇,老病空谈未迈心。不是春宵花月宴,也应一刻直千金。

閒居漫兴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此中深意许谁知,三径秋香正满篱。总是白衣无酒至,忘言长似醉来时。

仙女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碧空云净石坛清,自启琅函拜月明。一道灵风王母降,山童莫认许飞琼。

谢杭医夏时彦

明代 张宁

钱塘名医夏克和,我曾倒屣邀经过。当时橘井深几许,至今孙子扬馀波。

乌金素服黄丝带,金匮青囊皂油盖。肩舆朝出暮归来,常有乡人候门待。

友竹高人王瑞之,秋来遗我双鱼书。书言女弟膺剧疾,病缠弱女眠将徂。

世芳太守怜弟妇,仓皇共访回生手。感君匕剂起沈痾,五月春阳转枯朽。

白头有妺复有甥,太守兄弟家和平。伊谁大惠忽致此,何以上报琼瑶瑛。

烦君为谢殷勤意,新章早托鳞鸿寄。赠金自古不如言,交义由来迥忘利。

老我方洲笔砚荒,愧无佳句为传扬。惟应子益遗书在,不用当时玉局方。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十一

明代 张宁

飞蛾值芳时,飘舞来复去。因风快循绕,逢花亦延伫。

虽临扑逐威,不解摧掠虑。人意久安閒,相忘不知处。

休宁吴氏保训楼

明代 张宁

奕奕千金训,峨峨百尺楼。祖宗存世泽,嗣续赖贻谋。

尊阁图书并,收藏拱璧侔。高登今有自,俯坠可无忧。

不敢希天禄,还应过邺侯。是谁居末裔,为我踵前修。

无恤心常切,玄成业未优。也须怀卜筑,岂独守箕裘。

孔壁遗经在,韩文败箧留。一椽当重惜,只字莫轻投。

覆载真成耻,尘埋亦自羞。好知垂后意,继述亘千秋。

杂花卉图

明代 张宁

寒葩冷蕊索精神,一夜东风淑气匀。惆怅灵均幽谷伴,相随蕃卉竞先春。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