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尹编修家山图

尹编修家山图

明代 张宁

泰和城外云亭乡,逢原书屋遥相望。东园别墅图书静,恩庆高堂雨露香。

堂中才子金闺客,身在云霄志岩泽。一路寒山万木秋,满林风雨孤琴夕。

閒来杖策蹑龙岩,绝壁飞来紫翠涵。笔架峰前寻药草,城头岭上望秋潭。

日斜回首先公墓,双凤迥峦拥高树。童子曾闻鹤吊年,居人尚识牛眠处。

红尘满路世悠悠,得失荣枯共白头。清风明月不须买,宝马朱轮空自忧。

君不见平泉庄上生禾黍,金谷园中绝歌舞。盘谷愚溪直等閒,留得诗文照今古。

三径黄花手自栽,年年秋雨一番开。功成身退应何日,预报云山归去来。

诗人张宁的古诗

真寂八景 其一 西丘庵

明代 张宁

松柏绕蓬堵,烟云净草庐。何由脱尘鞅,借榻读吾书。

题严仁远画

明代 张宁

青山碧海烟霄外,晴川茂林相映带。柔桑叶暗笋芽齐,葭芜满眼春何在。

湖中楼船閒自横,湖堤归马无嘶声。太平处处烽烟息,不见当时细柳营。

题戴静庵画三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金鳌玉龙蟠作堆,老树屈铁泉鸣雷。舟轻水急云荡漾,彷佛使槎天上来。

清燕室画菊

明代 张宁

佳节良易迈,贞姿益清芳。根依昆玉固,色并淇筠苍。

终忘白衣酒,特立金娥霜。幽馨不出户,憔悴含馀香。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四 柳浪闻莺

明代 张宁

藜杖憩苏湾,风温翠涨閒。惊闻双语鸟,如在画船间。

吴东升生八十有三以江湖访隐卷索题为书四绝 其四

明代 张宁

弓马停行翰墨香,早来文武盛钱唐。会应收拾江湖趣,归卧吴山旧草堂。

白都阃携牲酒相访夜酌有作

明代 张宁

小山斜日晚生阴,红烛青尊坐夜深。制阃多才超武举,匡时有策起儒林。

明良自感非常遇,老病空谈未迈心。不是春宵花月宴,也应一刻直千金。

八月十九日与张良甫宿彭城风雨有作

明代 张宁

夕阳初挽上洪舟,邂逅彭城此夕秋。世事关心多感慨,故人相见易淹留。

对床风雨疑前梦,举目江河念昔游。幽话更长秋夜短,不禁钟鼓起谯楼。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二十二

明代 张宁

园蔬叶垂尽,练裙弊无馀。轻扬两飘翅,清嗅双长须。

本质夙如此,变不忘其初。襕斑五色文,支离守荒芜。

送仲指挥南还

明代 张宁

去年送君春已过,花落莺啼蓟门路。今年仍作远游人,风雪还家岁行暮。

滦河半夜渡层冰,千里淮扬十日程。杨子江头沽酒宿,蓟门树里听鸡行。

到家应近元宵节,细柳营边新草发。刀斗无声清夜长,旌旗有影蛮烟绝。

去年携酒送君时,有约封侯来更迟。今年复送长安客,却忆从前送别诗。

方洲八景八首 其四 麦陇翻云

明代 张宁

时平田里安,麰麦被丘陇。芃芃翠浪翻,蔪蔪绿云涌。

肥硗力虽殊,刈穫日可拱。欲赋两岐歌,周诗更堪咏。

滹沱冰合图

明代 张宁

人心久思汉,帝主自有真。多难启弘业,独此邯郸人。

穷蹙白登围,仓猝滹沱水。河冰纵不合,光武亦不死。

自写松泉图题以寄意

明代 张宁

若欲穷黄河源,星槎虎符行路难。若欲登蓬莱山,列仙真宰当玄关。

劲风弱水不堪即,飘如落叶辞柯还。故乡迢迢沧海曲,十里青山一茆屋。

山下泉声日夜闻,山头树色阴晴绿。树色泉声春复秋,归云过月共悠悠。

乾坤遗我古来物,世间万事皆浮沤。閒时倚望终晨夕,转眼光阴真顷刻。

劳逸悲欢各自迷,千古浮生如一日。如一日,无穷期,醉人已醉醒人知。

凉风潇潇吹鬓丝,松烟竹露含清滋。高山流水从前意,绿绮无弦弹向谁。

送许道中致仕

明代 张宁

千里山川入旧游,风尘满旧草堂幽。西周事业归黄阁,东鲁衣冠见白头。

鸥外渔歌孤棹雨,鸟边诗思乱峰秋。悬知此别成长往,谁道功名不自由。

和魏侍御雨中见寄五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云开乍觉雨声乾,落日登临望眼宽。白发双亲应念我,悔将书剑入长安。

题菊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白石尘消苦竹生,一枝秋色淡无情。幽居莫作芳菲看,晚露寒霜老更清。

题馀不春社诗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五风十雨荷皇天,桑满墙阴稻满田。记取年年寒食节,大家先办赛神钱。

再送欧员外

明代 张宁

越水吴山近寂寥,秋来到处动歌谣。司徒乡土簪缨表,科甲文章锦绣标。

千里星霜劳使节,九重雨露下宸霄。元功自有玄圭锡,好副民风十二条。

戴文进捕鱼图为刘邦彦题 其一

明代 张宁

深水浮篙浅碍舟,满江风雨不知休。如今尽结横流网,那有閒鱼上直钩。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八 雷峰夕照

明代 张宁

爽朗忽苍茫,山高易夕阳。百年歌舞地,消得几昏黄。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