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程甥文德咏雪见寄次韵四首 其三

程甥文德咏雪见寄次韵四首 其三

明代 潘希曾

忆昔双溪雪,通宵似月明。楼临琼岛净,人在玉壶清。

渚鹭迷寒影,江猿咽晓声。当时谢庭咏,自足慰亲情。

诗人潘希曾的古诗

次韵荅韩信山

明代 潘希曾

短鬓逢春不称搔,衙回聊免簿书劳。诗偿我债千篇少,楼羡君家百尺高。

敢谓杜陵浑漫兴,亦知王粲未为豪。来朝作意同登眺,柳外花边任所遭。

次韵李宫允赏莲四首 其二

明代 潘希曾

纳凉深院怜荷静,共折荷筒当酒杯。十二阑干明月转,酒酣花睡两忘猜。

十五夜戏效八音体叠前韵二首 其二

明代 潘希曾

金波洗眼送流年,石假山头镜影圆。石鬓暗惊行乐地,竹帘高捲未云天。

匏成濩落堪豪饮,土不尘埃合肆筵。革鼓鼕鼕宫漏杳,木犀花底兴方偏。

叠前韵荅曹霜厓

明代 潘希曾

华裾几度望青葱,咫尺西邻眼欲穷。咫杖竟妨春雨湿,谈棋谁伴草堂空。

青山半落閒愁里,白日都消断简中。薄暮诗来天渐霁,尚期歌咏一樽同。

仆山道中次湛内翰韵四首 其三

明代 潘希曾

空谷来鸣何处驺,前驱旗鼓逝如流。盘旋尽日无村郭,一笑真成汗漫游。

石门县

明代 潘希曾

路尽石为门,门中绿树村。山峦当城郭,风俗自乾坤。

水接桃源派,人通洞獠言。晚厨供石鲫,为倒菊花樽。

酬沈侍御子公

明代 潘希曾

斜日行台古柏高,公馀清兴独挥毫。先声风裁闻骢马,出色词华睹凤毛。

株守频年惟我拙,萍逢此地几人豪。严装见说朝天近,极目行尘首重搔。

抱拙

明代 潘希曾

抱拙从人笑,投閒得自由。学仙时叩齿,延客误科头。

竹院藜床晚,芸窗茗椀秋。济时无上策,聊共曲生谋。

赋秋海棠次马中舍文明韵

明代 潘希曾

自是东风第一流,不随桃李弄春柔。驻颜谁与传丹诀,倾国天留艳素秋。

清极傅霜肌不粟,睡来侵月影还幽。沉香亭畔如曾见,莫道杨妃得与俦。

郊行呈仲实兄次前韵

明代 潘希曾

偶寻幽事过南乡,照眼晴梅泛晓光。故里不迷游子望,中年翻忆少时狂。

垂纶未遂鱼空羡,缓辔相随马更良。义重平生堪屡别,强赓常棣遣回肠。

闻曹霜厓南旋小诗奉迓

明代 潘希曾

故人分袂忽三秋,报道南旋解我忧。报会风云瞻日表,却经桑梓系兰舟。

环滁山水仍相待,怪石园亭莫久留。古柏苍苔旧公署,近添双鹤一呦呦。

已卯元日次除夕韵

明代 潘希曾

颇怪屠苏到手迟,流年输与鬓毛知。江湖寄迹舟常系,勋业惊心镜自持。

进德敢歌淇水竹,忧时空愧鲁园葵。半生漫浪诗千首,如此男儿未是奇。

送何寺丞汝弘归养

明代 潘希曾

乡邦文献故通家,京国过从几岁华。适意忽惊张翰去,承恩应作老莱誇。

钱塘水落帆风稳,天姥云深屐路赊。回首莫忘移孝念,鹤书行促陇头车。

诏狱闻蝉

明代 潘希曾

积雨圜扉昼不明,忽惊蝉响闹新晴。无求似汝已难及,多事为谁鸣不平。

风露一枝何处好,乾坤馀暑几时清。故园心事秋来剧,空愧浮名累此生。

题赤松山水图赠云南朱宪副子文

明代 潘希曾

赤松山水擅吾乡,争胜还闻有永阳。我赖画图偿梦想,君凭文字极揄扬。

烟横秋巘重重碧,花点春流曲曲香。携向天涯漫相赠,滇云燕月两茫茫。

寄赠朱良矩改令丹阳

明代 潘希曾

暂别仙班绾县章,泌阳期月又丹阳。恢恢馀地牛刀底,籍籍才名豸绣场。

夜雨十年空梦寐,暮云千里益凄凉。江头香草堪纫佩,已觉流芳自此长。

梧州吕仙亭次韵酬薛佥宪子纯

明代 潘希曾

郁郁苍梧山,高高吕仙台。山川故无恙,仙人去不回。

空馀千岁松,根深茯苓埋。当时鹤不见,白云昼成堆。

故人拉我游,一笑万里来。兹辰属岁暮,瞻望徒徘徊。

宇宙难可穷,人生亦劳哉。谢君斗酒意,临风渺予怀。

廨舍梅久不开戏述

明代 潘希曾

山城春到一旬强,墙角官梅尚未香。索笑几回虚杜老,惊时今已负何郎。

空怜冻萼凝红蜡,安得南枝出靓妆。商鼎有须应忌早,故含元气混群芳。

程甥文德咏雪见寄次韵四首 其四

明代 潘希曾

我屋苍筠下,窗涵积雪明。映书寒亦好,烹茗味偏清。

夜冻悬冰柱,晴融滴雨声。宦游逾二纪,念此不胜情。

题袁州分司壁

明代 潘希曾

槐阴柏影几屏间,倒映池盆石假山。深院无尘人罕到,苍苔有迹鸟初还。

薰风幸解吾民愠,客子聊乘此日閒。向晚诗成谁和者,粉墙题处墨斑斑。

潘希曾

潘希曾

潘希曾,浙江金华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因灾异奏陈八事,指斥近幸。出核湖广、贵州军储还,不赂刘瑾,刘瑾大怒,矫诏廷杖除名。刘瑾伏诛,起迁吏科右给事中。嘉靖中历太仆卿,伏阙争大礼。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迁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筑长堤四十余里,期年而成。历兵部左右侍郎。嘉靖十一年(1532)五月初四日卒于官,年五十七。赠兵部尚书。有《竹简集》及《奏议》传世。► 2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