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古林先生怀粤社韵

次古林先生怀粤社韵

明代 庞嵩

祥云五色护金台,远映仙城粤水隈。补衮共瞻新绣手,埋轮人仰旧风裁。

偏反棣萼春双丽,戏舞班斓日几回。洛社有诗频欲寄,太薇犹恐动文台。

诗人庞嵩的古诗

竹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春到姚黄魏紫家,自甘疏节对交加。九成未奏伶伦律,拂拂天门凤羽斜。

半山亭寺

明代 庞嵩

半山山已高,山顶高几许。太卑人易凌,太高独踽踽。

吾宅山中央,高下都吾与。

得月楼四景分题为梁徵君 其二

明代 庞嵩

帘捲交疏夏昼长,炎天冰雪自生凉。荷风香动前溪月,短弄高歌兴欲狂。

麻姑峰示诸生

明代 庞嵩

泰山山外又东山,意象分明在此间。化雨年长惭孔孟,春风裾后几曾颜。

谈空说有嗟时谬,识我观心尽日閒。南北路歧千里别,欲行先与认三关。

潮平颂五章

明代 庞嵩

明明天子,嘉靖殷邦。率地普天,万方来王。北虏晨遁,倭奴夕襄。

矧尔广潮,居国南乡。而抗车辙,臂若螗螂。

明明天子,赫震厥怒。我有方文,我有召武。桓桓于征,阚如虓虎。

歼厥渠魁,仍执丑虏。俾民突有烟,俾民室斯堵。

海涛既清,京观峨峨。潮方既平,厥功孰多。予曰有奔奏,政清人和。

予曰有奔奏,先驱震那。

人亦有言,抚制惟烈。以峙其粻,戢寇有截。维我蔡公,炳先作哲。

人亦有言,政在元戎。以逭其逋,以馁其锋。俾获就擒,实维蔡公。

于惟蔡公,仁而有勇。缓带轻裘,不戁不竦。大憝既澄,群奸滋恐。

谁则剥脂,谁则窃俸。言奏肤功,蕃锡斯宠。爰握政枢,爰司宪总。

俾霖雨于八方,华夷一统。

望岳麓书院

明代 庞嵩

衡阳岳麓仍方广,到处朱张有院祠。到为游踪当日重,祇缘经训后人师。

长沙不为长江改,圣学偏忧末学岐。义利分明真实践,却谁虚见议当时。

西梁山玉女祠

明代 庞嵩

广寒宫殿逼清虚,飞跨西梁最上嵎。飞水中分涵石壁,两仪高下亦图书。

湖光早幸饶归范,骥足谁希重展徐。拂拂天风到吟腋,恍疑身度雪霜馀。

中秋夜同诸生玩月次韵

明代 庞嵩

万古中秋又到今,几人文字酒同斟。青衿满座多新益,白发缇袍祇旧心。

入眼秋光虚半度,是谁驹隙爱分阴。高天几见今霄月,晤对虚庭思倍深。

和赵瀔阳游罗浮六首 其五 望玉女峰

明代 庞嵩

颇厌英皇宅,偏宜冷翠间。绡烟笼月脸,膏雨洗云鬟。

瘦骨卑春态,真丹驻老颜。瑶池疑有约,翘首玉门关。

书太初僧卷

明代 庞嵩

一画原来未画先,色空空色两茫然。若教会领真空趣,籁息山幽月在天。

玉女潭佳境八首 其二 梅竹隩

明代 庞嵩

矫矫凌寒姿,竹梅并萧爽。徙倚挹清芬,宴坐绝尘想。

佳兴动官阁,清阴入书幌。太极天窍露,长歌澳风响。

愿言肖令德,岂直颜色仿。清时不避地,聊焉托孤往。

盱湛楼

明代 庞嵩

洙泗渊源迤落水,江门流衍注甘泉。高楼独上三洲望,真派同归一目全。

悟到如斯桥自度,咏从归后榻应悬。千年衣钵今传北,独愧南宗一线天。

狂风二章

明代 庞嵩

狂风倏起,埃霾障天。阻我中路,微亦有缘。

狂风且恶,摇摇我衣。我脚则定,岂风动则移。

题赠湘潭舟子

明代 庞嵩

此舟即兰舟,棹拂天香游。贤人与之俱,如在天上头。

相逢有三老,能辨薰与莸。世固多贤者,意气来相求。

寿蒲洞阳封君

明代 庞嵩

洞阳本是纯阳侣,惯向洞庭弄烟渚。惯洲穗圃时来过,块然薜荔丛间处。

胸中在昔富明经,眼底英才沐时雨。赢得康民济世方,授与庭趋肇光绪。

玉皇眷宠来自天,凤诏龙章旌汝贤。黄堂远寄南山颂,紫府今开北海筵。

麟凰之脯蟠桃鲜,佩环趋跄并岛仙。雅歌投壶洽贞素,肯烦舞袖荐婵娟。

惭予蹑履香山后,乍听钧天乐始奏。清商一曲薄太清,叠转薰风民物阜。

仰视榴花燃,俯挹芝兰臭,美景芳晨婉相凑。主人乐意欣陶陶,嘉宾式燕何妨又。

酒酣试问今何时,冲年天子神尧资。八埏九土皆恬熙,众星环绕紫垣微,炯炯南极当南离。

丈人孙子常相依,谁云七十称古稀。远拉篯铿子,近与安期期。

蒲涧菖蒲至今在,洞阳考卜共逶迤。千秋万秋究遗易,观无始而寤皇羲。

别霍子勉衷召补鄞尹四首 其四

明代 庞嵩

莫邪剸犀革,严锋畜玭琫。明镜开煌煌,玉台戢其用。

试看中天辉,昨宵发空洞。

右与杨时哲 其一

明代 庞嵩

政府几年仍陋室,官居今见有高楼。和衷幸借同寅力,亦汝殷勤解董修。

入西樵

明代 庞嵩

碧空流火已沉西,西入樵山秋草萋。路转翳门琐烟洞,境开云谷有天梯。

千寻尚忆来仪凤,五夜谁醒梦觉鸡。木石旧邻盟约在,况逢冠履日招携。

予所岩在黄龙洞西己亥长至庞子始辟

明代 庞嵩

高山尔名,龙岩尔姓。尔息尔游,静定动定。

右与杨时哲 其二

明代 庞嵩

水浚滇河导百川,柳阴凝绿试楼船。金刚山外云津畔,为看记文片石悬。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