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高山据西南,湖水自南东。中有避汉人,如彼云中鸿。
一日克诸己,百世闻其风。乐哉今日游,况有贤者同。
汴上呈祖道 其二
扁舟暮宿水声中,梦入沧浪狎钓翁。柳叶系船留夜月,芦花吹笛倚秋风。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山居倾眷旧朋俦,日落原头望不收。日仆忽来传汝病,信音不寄使人愁。
羁怀缕缕无穷尽,归意飞飞可滞留。一舍道途千里远,那堪风雨重衣裘。
舟中大热夜半起坐因作是诗寄诸友
星辰与天旋,河汉入地流。其行虽不同,昼夜不自休。
彼能致其诚,岂不至诚犹。如何尔为士,乃不彊厥脩。
功不偿其食,不如马与牛。金朱岂不宠,顾视祇可羞。
谁谓古之人,乃无一可忧。何以图厥终,尚惟友之求。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一
相爱不能去,欲行还复留。山川荡行色,风雨结离愁。
红日千山晓,清霜万木秋。回头望车马,目断白蘋洲。
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曲曲幽林远远山,归与谁得似公安。定为五柳先生传,应笑三年博士官。
上国尘沙随马箠,长溪风浪属渔竿。秋风喜得音声到,起对青灯子细看。
过虎北口始闻鸡
雪馀天色更清明,野店忽闻鸡一声。地里山川从禹画,人情风俗近燕京。
渔阳父老尚垂涕,燕颔将军谁请缨。容覆不分南与北,方知圣德与天平。
和广汉见和东字 其二
出处势不齐,譬若西与东。在阴有鸣鹤,渐陆见飞鸿。
禹稷颜回道,下惠伯夷风。故彼孺子者,亦庶与古同。
和君时语农者 其一
儿女莫啼翁莫愁,十分栽插十分收。酒篘白蚁须盈面,花插黄金听满头。
寄佛印禅师
遣奴持书问云居,我今持节行匡庐。请服磨衲大牛车,来饭香积及雕胡。
舍施琥珀及珊瑚,沧海径寸之明珠。师应问吾今何如,谓方据案治文书。
较量贵贱调盈虚,擒取猾吏如捕狐。夜凉饮酒一百壶,醉视万物浑锱铢。
云居若言太粗疏,谓我寄声谢云吁。
二月己亥晓出城 其二
袅袅溪边杨柳丝,纷纷墙外小桃枝。流莺恰似无机械,春满人间亦未知。
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为瘴疾问云谓佛妆也
有女夭夭称细娘,真珠络髻面涂黄。华人怪见疑为瘴,墨吏矜誇是佛妆。
舟中偶言
水聚即为沤,沤散还为水。祇这聚散中,便是真如理。
大小沙陀 其二
大小沙陀深没膝,车不留踪马无迹。曲折多途胡亦惑,自上高冈认南北。
大风吹沙成瓦砾,头面疮痍手皴坼,下带长烟蔽深驿。
层冰峨峨霜雪白,狼顾鸟行愁覆溺。一日不能行一驿,吾闻治生莫如啬。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如梦如泡如露身,簿书埋没老埃尘。上人因把诗装点,可学寒梅卖弄人。
治平谅闇元夕 其一
上元无乐送长宵,泪洒城阳泣帝尧。云障月华寒淡薄,风吹雨点细飘摇。
物随世事生悽怆,天与人心长寂寥。不用灯花斗光景,火炉诗笔慰无聊。
和庭佐观射
勇士环云帜,将军臂角弓。三狐毙林曲,一雁落云中。
百步风争疾,千夫胆丧雄。更须洗稂莠,归凯上边功。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二
地禁蛟龙藏玉宇,天寒凫雁浴瑶池。人间合有丰年颂,不祇梁园漫赋诗。
和致远登楼有感
昔人已劝莫登楼,年少登楼应白头。鳷鹊雪残冰尚泮,蓬莱云静月如流。
灯棚影阔明千里,乐部声长在十洲。万物莫如公最乐,诗情应祇为民忧。
马粹老谒黄龙祖心云得趣向处除烦恼矣因以偈谒之
门门赵州门,路路曹溪路。此间无向背,云何说向趣。
佛游五浊世,不说无烦恼。此心即是佛,云何说除埽。
和莘老城东斋祠 其一
郁郁葱葱佳气中,晓天春雾湿濛濛。晓川更洗崇朝雨,草木还催二月风。
乐国地开金色界,容台人在水晶宫。长年饱食知无补,尚有私诚祝屡丰。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使辽
过右北平
武冈驿
呈运判学士 其二
舟中载芍药数本 其一
江口道中
病中寄妻兄宁文渊
寄春卿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和汉广
问龚深之疾往复 其一
陟山登涧
拟赏花钓鱼诗 其十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女娲庙
杂咏一首
北使还代书寄颖叔
与文渊游聘君亭分题和文渊亭字韵
船中见庐山
再和子育 其二
读孟子 其二
自然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四 高阳池
和济叔春日
睦仲乞诗用其韵谢之
和济叔城上数篇 柏
寄和仲
二月己亥晓出城 其三
寄宁和仲
送周朝议赴郢 其一
夜泊睦州桐江
答蜀公奉酬 其三
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 其二
江花四首 其四
和范学士韵 其六
和正仲提举 其一
和济叔城上数篇 梅
舟中暮雨
和济叔城上数篇 芙蓉
答张知常 其二
送梁晦之
昨日饯赵教授行会饮秀楚堂晚徙樱桃花下夜月上正夫设烛于花上光明 ...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二 四曲池
得赵吏部所附第二书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五 秋月楼
竹间见梅花呈都运大夫提刑学士一笑
和颖叔寄佛印 其一
叔子祠堂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一
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和晚北园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自吉泛舟入赣
送周朝议赴郢 其二
役兵初自邓来戍邵因问法曹弟动静戏成小诗
送太守舒郎中赴阙 其一
途中和君时 其二
忆程公权
寄佛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