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凤山之泉,孔洁且长。止而不流,是不如污潢。
凤山之木,可栋大厦。舍而残之,是将与荆棘而并化。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 其一
人之与万物,异名而同体。贵贱何以殊,知与不知尔。
知之莫如学,学莫如修己。汝学自有得,愿言惟不已。
不已须自到,不到由中止。请观为田者,日夜服耒耜。
久之田自熟,其入须倍蓰。至于耕耘废,稂莠败穈芑。
常时不用力,畬穫终无几。予与尔知田,肆言聊及此。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二 燕阁
高阁高入云,俛焉视冈阜。老来更无事,宾至但饮酒。
阴功在其乡,更足燕尔后。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二
壮志当年欲请缨,孤踪今日尚飘萍。尘埃易染羁容黑,气义难邀俗眼青。
冯客剑寒长自击,伯牙弦古欲谁听。风云勇胆驰燕塞,社稷丹心望汉庭。
思入鹡原愁四散,梦驰莺谷涕双零。客悰愿托诗情见,吟尽清宵卒未醒。
三年七到袁州
三年把节走天涯,七过宜春城上台。林下道人还一笑,雪霜重见使华来。
送桂阳令臧祖道
莫笑长官权势轻,所怀端可及生灵。勤忧每见朝尝胆,劝恤遥知夜戴星。
礼节但能坚玉石,清名亦合上丹青。饯行欲以言箴赠,留作君家座右铭。
寄庭佐弟与润之同作
狂风朝不定,急雨暮相连。丽泽已春意,浓寒犹腊天。
红炉双酒艇,清夜一诗篇。不见东江客,临风意惘然。
法轮院
尘尘法法总无穷,宛转回环路路通。亿万恒河沙世界,会知都在一轮中。
送叔宜
地近梅开早,溪深柳放迟。可怜春到处,恰值汝归时。
衰晚疲奔走,羁栖恨别离。祇因明夜梦,千里亦相随。
雪夜饮分题得雪字
颠风夜号花木折,平明阶前三尺雪。谁家羌笛落早梅,中夜南楼对明月。
苦寒侵人毛发缩,厌厌夜饮肠内热。公才奔放欲万里,应恨低徊受羁绁。
一巢安稳身自在,生涯却羡鸤鸠拙。人生所值俱所乐,万事悠悠无可说。
偶有名酒须尽醉,醉辄题诗如靖节。君不见万卒征南凯未旋,戎衣虽厚冷如铁。
舟过当涂
悠悠章江柁,复自姑孰北。此身与此姑,日夜俱无息。
关关林中鸟,软语如相识。杨柳枝叶长,青青祇如昔。
惟予鬓间发,种种添新白。开尊泛溪姑,宛转随山色。
四方本予志,夷险非我恻。挂帆出长江,万里追鹏翼。
拟田园乐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青松共我终始,白鸟随人往还。
二月己亥晓出城 其二
袅袅溪边杨柳丝,纷纷墙外小桃枝。流莺恰似无机械,春满人间亦未知。
和正仲提举
败谷死灰枯木枝,禅那一味说无思。优昙昨夜花开了,碧眼胡儿知未知。
杂咏诗 其二
朔风吹雪满天涯,寂寂朝云冷万家。试步城头望坊巷,玉枝无处认梅花。
治平谅闇元夕 其一
上元无乐送长宵,泪洒城阳泣帝尧。云障月华寒淡薄,风吹雨点细飘摇。
物随世事生悽怆,天与人心长寂寥。不用灯花斗光景,火炉诗笔慰无聊。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一
上苑亭台看雪飞,清寒十倍胜常时。腊深梅蕊争先出,风急杨花忽倒吹。
和君时约谊甫先生游龙泉失期
昨夜天文静,重云宿少微。客游还不值,人事故多违。
照月双泉落,凌风一雁飞。山川虽往复,难值梦魂归。
刑部丈寄酒因成短诗以谢
玉壶寄酒来三岛,蓬鬓持杯学八仙。诗句剪裁挥翰墨,赏心飞舞度林泉。
秋风会圃寻霜实,明月归舟载锦鲜。甘倚白云穷一醉,为公吟尽洞中天。
得书并简仔仲二侄 其一
近得江东递,连收十月书。岁时今已晚,安否比何如。
从事先生老,谋生仲叔疏。为君归不惜,稍更治田庐。
和范学士韵 其八
起照青铜已鬓斑,早衰不似旧容颜。早埃苒苒行其野,霜雪纷纷陟彼山。
稍忆辍耕栖垄上,不堪待罪久行间。阳台自笑云无定,华表应疑鹤未还。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和刘舍人
舟中载芍药数本 其一
和君时语农者 其二
将归寄润
菊苗 其二
去年行建昌作诗招云居元禅师近过南康不见用前韵驰寄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寄致政侍郎
送观音能师去黄龙
题程则之瑞墨阁
别子直
酬熊君惠诗
内乡山中 其二
夜坐家人乞诗
宿圆通寄佛印
方城与君时相别遇雨因
承臬山毅夫提点学士有游会庾楼因用元韵
小舟过陂口
东流道遇伯兄西归寄二篇 其一
过扬澜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一 四并台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四
行舟芦苇中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三
溪畔
和范学士韵 其九
送鄱阳太守 其三
和上官彦衡斋祠 其二
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莼湖结冰鹡鸰群集于上者至不可数感而作 ...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二
和彦衡直讲 其四
和千乘先生诗
次佛印韵 其一
驽马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次韵周户曹水轩
送上官察院归闽中
沙柳
自东流归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二
再呈通判承议 其二
拟田园乐 其六
岩夫庭佐欲归出长安以诗邀游后圃
寄佛印禅师
和君时十二弟
简振道判官
送梁晦之
和祖道见致政王中允题壁
寄君时
上刘推官一首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一
徐亭泛舟 其一
老母德安县君生辰颂时湖南奉使途中作
真州江亭
次中丞韵
招赵温甫饮
记京中
和正仲提举 其二
某偷惰不强日陷罪恶元忠哀怜惷愚未忍诛绝赐诗为戒佩服弗忘韵险且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