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尘尘法法总无穷,宛转回环路路通。亿万恒河沙世界,会知都在一轮中。
赠去华学士
射策熙宁第二人,十年青绶困京尘。声名未误如椽笔,宠辱何疑是梦身。
壮志自能探虎穴,危言更看逆龙鳞。美才何但膺门客,观国今时正利宾。
酬熊君惠诗
扁舟去江海,邂逅得相亲。趋向亦非俗,尘埃知有人。
我心双古剑,今日独飘萍。空愧诗中意,相期重济民。
治平谅闇元夕 其二
仙乐谁家奏管箫,异香到处合椒聊。风生雨后声悲惨,月在云间影动摇。
幽径小溪春寂寂,淡灯寒烛夜寥寥。香焚敢效封人意,睿算年年祝帝尧。
和祖道渡江
归上慈亲酒一觞,吾荣不啻插麾幢。雨沾马辔行春野,风满舟樯泛晓航。
江路好山随步履,人家流水照轩窗。梅仙不怪多诗思,莺语纷纷燕子双。
和正仲提举
败谷死灰枯木枝,禅那一味说无思。优昙昨夜花开了,碧眼胡儿知未知。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七 观德亭
男儿厥生时,弧矢射四方。兹礼古所重,叹嗟今已亡。
典章可披寻,君试行一乡。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衮衣玉色殿中央,簪佩参差万翼张。和气每窥天一笑,晬容时见日重光。
九成乐奏蓬山近,百和香焚黼座傍。鱼跃鸟飞应自喜,君仁三倍胜岐昌。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六
眼看梅花愁更新,到头不似故园春。风前一片花飞落,节物匆匆更感人。
和刘舍人
剪綵微茫比丝发,雕金焜晃映蝉貂。鹓鸾破晓趋丹禁,雨露迎春下九霄。
花映上尊非索寞,雪侵馀鬓自萧条。读书终日不知味,恰似在齐闻舜韶。
驽马
我马固非俗,不时今亦驽。晨征尽迂径,夜食一乾刍。
憔悴千金骨,迟回万里途。无人拂衰朽,矫首独嗟吁。
某偷惰不强日陷罪恶元忠哀怜惷愚未忍诛绝赐诗为戒佩服弗忘韵险且 ...
小人无远虑,苟志怀与安。富贵本浮云,百计图一完。
辰乎来之迟,玩弄如等闲。其不为禽狄,不能分寸间。
故人哀怜之,投以药石言。伏读夜达旦,颜汗肌骨寒。
顾惟壮盛时,气大力亦敦。泰山陟其颠,不见宇宙宽。
荡舟绝溟渤,独自观其澜。老大不自强,喑嘿甘素餐。
更欲盗恩荣,归取妻子欢。自非仁人心,孰肯救此患。
过恶苟容改,勿惮提耳烦。将大书诸绅,佩服永弗谖。
岩夫庭佐欲归出长安以诗邀游后圃
马蹄容易去吾东,行李纷纷计已匆。还使寸肠随夜月,不知一泪落春风。
双飞露草看原鹡,独宿云溪念塞鸿。更约藏舟今日饮,百壶清笑慰飘蓬。
寄十二十四弟
有弟有弟各一隅,万里不见徒嗟吁。江湖春色又归矣,庭槛花枝还有无。
欲寄我声无鲤鱼,欲写我恨无酒壶。开编一见鹡鸰诗,潸然泪落如真珠。
和济叔城上数篇 梅
城外人家梅子枝,细花欲出蒂开时。光迷路径雪应妒,香满幽林莺未知。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秋来常苦客飘蓬,身羡归鸿飞复东。欲问江南是何处,乱山扰扰自无穷。
和张侍读总翠亭
城隅东北起危亭,卧栋飞檐控地形。卧井不藏平野绿,一湖才见远山青。
春归会圃低华幄,雨歇寒芜露翠屏。日暮登临望楼阙,误随飞鸟下南溟。
大暑息林下
溪流转东西,日色不可障。水风鼓炎热,如坐蒸炊上。
幽林隤山谷,弛楫没清旷。行矣难少留,白云在吾望。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五 秋月楼
秋月如秋水,莹澈万里流。我欲挹其清,登彼百尺楼。
随时有佳趣,不但是中秋。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山居倾眷旧朋俦,日落原头望不收。日仆忽来传汝病,信音不寄使人愁。
羁怀缕缕无穷尽,归意飞飞可滞留。一舍道途千里远,那堪风雨重衣裘。
桐柏道中见农人有戴其父谒庙者
戴天虽重莫辞勤,力尽何能报一分。我有此诚嗟不待,自怜终世不如君。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汴上呈祖道 其一
赋刘令公署双头芍药
喜择之子文至桐江次伯兄韵
答赵正夫
临江驿中庭有大柏因寄颖叔
宿圆通寄佛印
寄佛印禅师
送张子固
和瑛师 其三
寄叔宜弟
真州江亭
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一
舟中暮雨
和通判章承议 其一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和庭佐韵
豫章彭真人观 其一
清明日仲永游荐福先秋亭晚过芝山他日有坐客献诗者仲永见率同和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一
逢姜二兄
晚风
别子容
送徐望之郎中提举舒州灵仙观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颜子 其二
次致政张大夫韵二首 其二
和提点少卿诗韵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万安道中
和范学士韵 其三
谷城溪亭
和庭佐观射
次正夫宿留侯庙韵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和君时见寄
大暑道中
再和子育韵 其四
奉招正仲
次皇甫子仁老杜诗韵
和念一弟
己未冬至分宜道阻雨今岁冬至新喻道中亦雨
和君时苦热
寄桐庐诸友
和汉广
在合肥幕中有作
路人有弃其子者因作是诗予时奉使湖外
和馆阁诸公游池韵
送许屯田
诗寄兄长并示十二十四舍弟
拟田园乐 其四
送鄱阳太守 其二
再用前韵书呈诸友学士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二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