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闻庭佐不安因驰归

宋代 彭汝砺

山居倾眷旧朋俦,日落原头望不收。日仆忽来传汝病,信音不寄使人愁。

羁怀缕缕无穷尽,归意飞飞可滞留。一舍道途千里远,那堪风雨重衣裘。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和瑛师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山花时复对行舟,想笑行人易白头。流水尽窥春燕舞,近山晴见暮云收。

读孟子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饱食无庸近素餐,低徊还恐似墦间。黄昏一读遗编尽,梦寐清风亦厚颜。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五

宋代 彭汝砺

五更风雪霁层霄,残月寒星共泬寥。道路长如之字转,胡人能以近为遥。

寄钱穆父

宋代 彭汝砺

忠义文章见一门,风流窃喜得诸孙。古人事业非无意,天下几微定有言。

寒斗雪霜松老大,高飞霄汉凤腾轩。治功今日俱无补,尘土相看畏素飧。

逢姜二兄

宋代 彭汝砺

阒寂桐江地,羁栖远客魂。别家惊节换,此意与谁言。

忽尔声容际,悠然信义存。此时皆逆旅,何日共归轩。

送颖叔帅临洮

宋代 彭汝砺

风如疾雷雹如芋,积雪如丘壅道路,积侯车驰挽不住。

见说西人复啸聚,目视阴山欲飞去。积侯文如江海注,一决万里无尽处。

笔落在纸成云雾,气吞云梦八九数。力转丘山缚螭虎,终日笑言公不怒。

三军号令成樽俎,羌戎胆落汗流跗,边人乃至歌五裤。

昔誇禁中得颇牧,今见南阳称召杜。前席宣室疑已暮,勒功燕然无可慕。

归来遍作人间雨,杕杜吾当为君赋。

答云居佛印禅师

宋代 彭汝砺

江湖范蠡扁舟上,巾履维摩丈室中。每爱师如莲出水,却嗟予作鸟窥笼。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三 岘山

宋代 彭汝砺

甘棠如众木,岘首如众山。燕人爱召公,公去不忍攀。

襄阳思叔子,堕泪湿孱颜。至今山外溪,日夜波澜翻。

如公章贡祠,亦在山水间。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闻道朝正使入关,殷勤试托寄书还。逢人若问今何许,已过金钩第一山。

晚行竹林兄弟相率赋诗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苒苒秋风吹我衣,留连清胜夜忘归。眉横云外新蟾上,雪落林梢白鹭飞。

过扬澜

宋代 彭汝砺

路入扬澜险,心魂独惘然。秋风浪飞屋,春雨水弥天。

一叶渔翁艇,千钧客子船。相争蜗角利,平地看深渊。

和通判朝奉宋丈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未忍田间老此生,衰迟已觉怯修程。衰衰彼似鸒斯党,踽踽吾非杕杜行。

云影昼迷芝岭路,水声夜到凤林城。仆夫不见人忧思,未晓匆匆已抗旌。

菊苗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物理如转环,昔亡乃今有。眷言篱边菊,根叶未终朽。

盛衰各一时,何足竞先后。彼花似无情,能并天地久。

和叔宜弟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悠悠白云飞,戚戚感我情。白云行四感,顾我岂惮行。

投袂起番水,荷担指宜城。所怀再踰秋,计以顷刻成。

远装有书帙,贫囊无金籯。马羸半徒步,仆瘦复兼程。

天寒雪频飞,山阻路少平。林端虎豹迹,驿后豺狼声。

我行有所怀,虽壮如孩婴。入门旅愁破,侍席春风生。

丁宁道怀感,恻怛一坐倾。我今授汝记,汝当以孝名。

孝能事其亲,荣亦及乃兄。乃兄久衰矣,山川倦遐征。

归与治尔田,我归耦而耕。

和游龙泉寺

宋代 彭汝砺

林边竹枝子,问法即心王。气挹千山秀,风吹万室凉。

灵泉通润泽,幽鸟恣徊翔。雨雪翻天地,看瞻爱有常。

使虏

宋代 彭汝砺

长年日戏老莱衣,不忍此身终日违。今日马头燕北去,不堪频望白云飞。

白云汝飞去何许,悠悠会到江南路。朔风吹洒泪大河,直与波澜竞东注。

和提点少卿诗韵

宋代 彭汝砺

文场俱是出群雄,曾颂鸿毛遇顺风。曾记螭头初赐第,渐惊鹤发欲成翁。

老年翰墨才仍敌,故国溪山路更同。存殁感怀浑梦寐,会须推付酒樽中。

拟田园乐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春酒家家初熟,春花处处光辉。看花更携酒去,酒醉却插花归。

和范学士韵 其六

宋代 彭汝砺

岂有微功答谬恩,尚思荣禄慰慈颜。心诚似水知宗海,事责如蚊欲负山。

资性仅同中以下,行能未及二之间。木桃每屈言为赠,祇恐琼瑶未足还。

别子直

宋代 彭汝砺

高秋惜别苦匆匆,不得清吟日日同。步履忽迎春色合,肺肠甘逐酒樽空。

一舟喜逐征帆北,千里愁逢去鹢东。恰似江神惜离袂,夜来故作打头风。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