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槎头鳊熟物且旨,竹叶酒清人可思。临水登高终日待,此心祇有楚山知。
和马太守五首 其五 澄心亭
逸老初开池上亭,使君钟鼓乐新成。宝林自有湖山助,定水何曾风浪生。
雨过淡云迷岛屿,日长幽鸟下檐楹。扁舟远泛沧浪碧,可避时人笑独清。
口占和君时
吾生有穷通,吾志不可衰。飘飘如浮云,富贵我何为。
我今乐不浅,我歌尔其随。譬犹富者家,畜聚不可訾。
怡怡任天真,何害为偲偲。人惟学不学,高下成云泥。
是非惟所求,万物岂我私。君看鉴中明,不隐嫫母媸。
君病本自无,吾药奚所施。惟作日新铭,与汝同为规。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 其一
昊天旋日照宸忧,灵雨崇朝遍舜州。云起山川初一点,水倾河汉欲交流。
欢愉散入舆人诵,润泽浑供万物求。遥想玉山禾粒熟,来仪还见凤凰秋。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八 思贤亭
大风无邪声,积雪不改色。根方为龙去,实拟待凤食。
一日有不见,恍如岁三易。
子育见和前韵因寄君宜弟 其一
荥阳知汝已还都,未得陈桥别后书。头鬓不干霜雪事,冬来一似草彫疏。
再和子育韵 其一
使者东来说契丹,翠舆却似上京还。绣旗铁甲兵三万,昨夜先朝木叶山。
韩氏周宣王时为侯尝入觐而归显父饯之尹吉甫作诵今司空康国公既老 ...
在昔韩侯,受命有周。绍嗣禹功,以续祖考。韩侯入觐,玄衮介圭,有淑其旆。
韩侯归止,显父是饯。笾豆有践,奏鼓衎衎。韩侯燕喜,既多受祉。
施于子孙,为宋柄臣。有子且贤,长则上公。亦似前人,有赫厥庸。
公老许田,载见式时。朝有大疑,公为蓍龟。公去不留,天子是思。
薄言维之,旟旐有辉。都人咸喜,祝之千岁。国有元老,邦家是赖。
康公之德,寅亮孔硕。利泽在民,功在社稷。孰能诗之,以继韩奕。
诞发其声,施于罔极。
使虏
长年日戏老莱衣,不忍此身终日违。今日马头燕北去,不堪频望白云飞。
白云汝飞去何许,悠悠会到江南路。朔风吹洒泪大河,直与波澜竞东注。
记使人语呈子开侍郎深之学士二兄
往来道路好歌谣,不问南朝与北朝。但愿千年更万岁,欢娱长祇似今朝。
次张瑞甫贪
霜浓溪水缩,雨过竹风多。久病予无赖,微吟子为歌。
远心倾塞雁,穷绪委江波。贪饮祇如此,世人谁复过。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孤城幽谷晚烟重,事绪无过与此同。寒夜独吟风静后,扁舟应宿月明中。
拟赏花钓鱼诗 其二
琉璃宫殿云深处,锦绣池堂雨过时。鱼跃定名千岁鲤,花开多是万年枝。
恩流河汉波澜阔,春在蓬瀛日月迟。三十馀年无此会,今朝会见柏梁诗。
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一
事与心违即挂冠,逍遥芝朮长童颜。黄金晚去云中阙,员峤深游海上山。
平日以身当国论,老年将梦比人间。文章气力终豪健,四韵诗来倚马还。
和莘老城东斋祠 其一
郁郁葱葱佳气中,晓天春雾湿濛濛。晓川更洗崇朝雨,草木还催二月风。
乐国地开金色界,容台人在水晶宫。长年饱食知无补,尚有私诚祝屡丰。
代人答周朝议生辰赠章
我辰邂逅得朱明,一离阴邪一点生。一矢尚存随薄宦,龙驹已老怯修程。
鬓毛久似安仁白,神气初惭卫玠清。南郭丈人慈爱并,远分珠玉助光荣。
七门堰
古人材大心亦公,忧乐每与天下同。谋功虑事不草草,欲与天地为无穷。
我来舒城道三堰,行看利入东南遍。渔樵处处乐太平,稻粱岁岁收馀羡。
江淮旱涝相缀联,舒城独自为丰年。人知今日乐其土,不知古人为尔天。
二刘未必真奇伟,谋虑及民乃如此。俗儒文多实已亡,洋洋大论言羲皇。
心欲为功害辄胜,医庸未足平膏肓。纷纷予亦何为者,爱古伤今空涕洒。
题诗倚立寄西风,不知材力非骚雅。
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曲曲幽林远远山,归与谁得似公安。定为五柳先生传,应笑三年博士官。
上国尘沙随马箠,长溪风浪属渔竿。秋风喜得音声到,起对青灯子细看。
晚风
晚风吹月上天涯,一夜光寒独自知。始信花开俱有意,可言云淡独无思。
徐中
童稚欢呼喜欲颠,荡舟争揖县公贤。荆蒿自觉风霜逼,花木须惊雨露偏。
天下事烦宜振领,古人材锐戒窥渊。君心旧得中和说,定与龚黄议后先。
病居寄程德林
槿花时态厌羁贫,谁恤天涯卧病身。千里有家归未得,一心无赖恨长新。
形容憔悴真衰汉,意气萧条似老人。恨乏酒樽将寂寞,独凭诗句诉酸辛。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寄君时 其二
次皇甫子仁老杜诗韵
敏叔家会仙洞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其三
次去华学士韵
杂咏一首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二
江花四首 其三
江口道中
拟赏花钓鱼诗 其四
寄致政侍郎
广平甸谓虏
和颖叔游宗华并一绝奉呈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一
寄观音能老 其二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刑部丈寄酒因成短诗以谢
大暑息林下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一
送周朝议赴郢 其一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和提点少卿诗韵
送宗文先辈
答张天觉学士
得侗书称孟春渐暄因作一偈付愚儿侗
薄荷
呈运判学士 其一
城东谢氏园亭即席上冲元
治平谅闇元夕 其二
次韵周户曹水轩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和念一弟
君时与董君佐以乡荐相次登甲科有诗送之邀予同赋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今
和谒孝肃祠堂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三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寄观音能老 其一
拟赏花钓鱼诗 其九
与佛印夜坐
寄张子直 其二
呈通判朝奉宋丈 其一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六
老君宜弟所寄缁衣酒继得书因成小诗奉寄
寒食日李卿仲求宴芝山刘丞子先以诗献李卿坐客皆和
次正夫宿留侯庙韵
途中和君时 其一
送提点少卿丈还鄱阳
云盖寺谈空亭
奉招正仲
和君时语农者 其一
和庭佐韵
题本觉庵
再和景繁韵驰寄
和初夏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三
送鄱阳太守 其二
寄君时学正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