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马蹄容易去吾东,行李纷纷计已匆。还使寸肠随夜月,不知一泪落春风。
双飞露草看原鹡,独宿云溪念塞鸿。更约藏舟今日饮,百壶清笑慰飘蓬。
再和子育 其四
手拈弓箭膝横刀,著尽君王赐战袍。语及灵州心欲碎,使轺今日敢言劳。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四
细磨密衲作袈裟,曲水遥岑宛转花。海外梯航输佛土,日边缄鐍赐禅家。
拟赏花钓鱼诗 其五
日暖鱼游百子池,雨馀花折万年枝。微风静觉丝缗远,暖日徐看淑景移。
九奏高张洞庭乐,七言遍赋柏梁诗。吁俞不忘几微戒,恰似唐尧虞舜时。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一
孝思知欲寄无穷,手插松枝宅兆东。始听灵根来涧底,会看高节入云中。
纷纷泪滴枝头露,扰扰愁随叶上风。老尽雪霜终不变,亦知因此议穷通。
再呈通判承议 其一
山边置酒水边行,鱼鸟于人各有情。终世果能著几屐,此时聊可濯吾缨。
启期拍手誇三乐,渔父张颐笑独清。四海一舟归未得,低徊长恐负平生。
法轮院
尘尘法法总无穷,宛转回环路路通。亿万恒河沙世界,会知都在一轮中。
武冈驿
行路萧条伤客心,黄云不动祇阴阴。天寒独鹤飞平泽,日暮慈鸦归故林。
鳞翼不将一字至,雪霜莫怪二毛侵。拥炉更饮钟陵酒,抱膝漫为梁甫吟。
云盖寺谈空亭
天地空空无一尘,谈空可惜枉劳神。欲知空外谈空者,恰似梦中占梦人。
民有金刚经风吹失所乃馀干县也时知县
诸佛当年说色空,色空已坏合还风。定随妙喜山河去,西入维摩方丈中。
雨寄君时弟 其一
朝雾苍茫暮雨低,恰如梅子欲黄时。三分半是行人泪,莫怪行人鬓已丝。
大笑
大笑花开倾屈卮,狂来不惜典春衣。狂浮世态知惟我,淡泊天真得者稀。
云汉露寒沾玉液,江天风静拂金徽。樽罍易竭情无尽,海岳苍茫一梦飞。
寄君时
我治斯何,曰治吾身。我事斯何,曰事吾亲。
我学未信,乃先从仕,孰云乎自治。
我亲载老,不知乎养志,孰云乎善事。
嗟嗟予季,言以讯予。有诗有书,是足与居。叔兮其归与。
嗟嗟予季,歌以启予。有田有庐,亦可与娱。叔兮其归与。
拟田园乐 其四
山色依云闇淡,溪声漱玉玲珑。孤笛醉吹明月,扁舟卧钓秋风。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二
晓起南山暮北山,夜深归梦祇山间。山中亦有流泉好,不许行人洗病颜。
徐中
童稚欢呼喜欲颠,荡舟争揖县公贤。荆蒿自觉风霜逼,花木须惊雨露偏。
天下事烦宜振领,古人材锐戒窥渊。君心旧得中和说,定与龚黄议后先。
和馆阁诸公游池韵
达士超然独若遗,赋诗行酒似儿嬉。一杯相属非人力,四者难并异昔时。
高柳去随波斗绿,啼莺未与燕为期。春晴岂但群公乐,万物纷纷总自私。
酬熊君惠诗
扁舟去江海,邂逅得相亲。趋向亦非俗,尘埃知有人。
我心双古剑,今日独飘萍。空愧诗中意,相期重济民。
广平甸谓虏
四更起趁广平朝,上下沙陀道路遥。上入桃源花点缀,门横苇箔草萧条。
时平主客文何缛,地大君臣气已骄。莫善吾皇能尚德,将军不用霍嫖姚。
送程给事并次中丞杂端韵
公去江淮今几年,欢谣今日尚纷然。恩荣复拥千兵出,课最应当一路先。
诗字细题幽寺竹,酒卮深泛碧池莲。风流会续兰亭盛,幕府能无窦巩贤。
次韵答刘行甫同年
江外书来墨未乾,笑言可惜碍云山。字无尘迹精神健,诗有天才态度闲。
皓月分明生海上,仙韶容易落人间。夜深一梦无拘束,飞度重湖晓未还。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别子直
敏叔家会仙洞
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莼湖结冰鹡鸰群集于上者至不可数感而作 ...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二
寄君时 其二
万安道中
次韵尧民同年
和正仲提举 其四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一 吴园
送祖道朝奉
祖道京淮道中酬唱
忆北堂小梅
病中寄妻兄宁文渊
叔子祠堂
寄伯兄兼问子文 其一
答周考功惠黄丝棕心席玉面界方
清世闻提举承议先行驰寄小诗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其三
和叔宜弟 其一
奉和提点少卿来章
和执中游山
和瑛师 其一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一
和千乘先生诗
道傍松竹
寄君时弟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一
月夜示子文
和通判朝奉宋丈 其二
招赵温甫饮
和广汉见和东字 其二
古北口杨太尉庙
昨日饯赵教授行会饮秀楚堂晚徙樱桃花下夜月上正夫设烛于花上光明 ...
寄和仲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四月七日出城西见河中资政侍郎遇中叔联骑入池南门行东北隅以归各 ...
戏呈叶提举
晚风
竹间见梅花呈都运大夫提刑学士一笑
琴渚
子育见和前韵因寄君宜弟 其二
真州江亭
寄子直友兄秘书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七 戒得庵
在合肥幕中有作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四
送致政大夫伯常自洛抵襄归郢中旧居续赋诗拜送
送周朝议赴郢 其一
再和子育韵 其二
九日同仲求登高有感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二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途中和君时 其二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三
寄佛印
到醒心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