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郎司棘寺久驰声,又总台纲进列卿。又国几年分重寄,西江千里动归情。
长才未究生前用,恤典空沾殁后荣。惆怅九原今不作,高风何处觅耆英。
过播州
宗元敦友义,愿以柳易播。古来势利交,徒为青史涴。
夗湖借居次陈粹之韵
夗湖山水称侨居,山可登临水可渔。故旧追随频有梦,相门干谒独无书。
买花钱费三春后,刻烛诗成四韵馀。身世澹然随所乐,直将方寸比堪舆。
送司马宪副伯通致仕
京国交游直到今,老来分手欲沾襟。百年豪杰符公论,千古峨洋有赏音。
山色直随归旆远,海波难比别情深。重论尊酒知何日,云树苍茫两地心。
香河舟中
溪上孤舟月,诗怀分外多。几年尘土梦,今夜总消磨。
和朝鲜陪臣徐居正赠别
阅历风霜一缊袍,半年踪迹别东曹。边城春望海云远,候馆夜吟山月高。
不用绮筵张玳瑁,肯将行李载蒲萄。临分惆怅难为赠,笑指秦鞭与孟劳。
罗都宪哀挽
黄门献纳早蜚声,柏府乔迁晚更荣。边寨甲兵惊小范,故园松菊老渊明。
山川一夜还英气,宇宙千年播大名。最是云中遗德远,万家城守赖安生。
黄州道中小酌
溪含云影树含烟,海绕青山路绕田。潇洒草亭闲坐久,不知红日已中天。
答兴隆周方伯次韵
惜别愁肠日九回,青山迢递有诗来。数缄珍重披云锦,五色光芒烁斗魁。
郢下阳春真妙曲,濂溪风月属多才。疏愚独幸承清教,山径蓬茅次第开。
粹之诗多慰奖用韵为谢
远山奔放近山盘,郡僻民稀客到难。不谓愁多凭酒遣,且乘公暇借书看。
百年身世乾坤大,一点心丹铁石寒。鹏鴳高卑咸有适,天涯宁厌一枝安。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二
华封三祝爱长年,岂料飞龙返九天。神禹俭勤今有继,圣尧巍荡古无前。
星收虹渚云空暗,剑堕桥山迹已仙。老泪尽随江汉水,西风吹作碧漪涟。
郡斋即景
燕舞鸠啼日欲斜,郡庭浑似野人家。残书半掩开帘坐,风捲蓬花似柳花。
次高克明韵 其一
郡城潇洒近岩扃,乐对琴书适性灵。原宪贫身非谓病,次公狂态本来醒。
朝山拄笏千层碧,夜阁然藜一点青。疏钝无能裨治理,发硎新刃愧庖丁。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 其一
斗柄初东淑气回,镇阳弦管送春来。呼童试看寒梅树,报道琼花彻晓开。
路籁坡
千仞山头屈曲通,万株乔木翳虚空。鹧鸪似识行人意,啼向烟霞杳霭中。
出汾州望介休
介休何处是,南望意迟迟。咫尺未能到,平生不尽思。
风流郭有道,高特介之推。祠墓千年在,凭谁酹一卮。
寄何大参
流落他乡少故人,粤台名宦独逢君。忘年契谊由来重,当面音书不厌勤。
深夜有怀时见月,荒山无伴只怡云。西风吹送朝天旆,南北迢遥惜袂分。
世殿下饯行作诗一绝因和之
绮筵劳饯远行人,礼度雍容意更真。临别不堪情缱绻,晋阳宫外柳条新。
送金佥宪进表分得冀北朝天
豸史声华动百僚,鹭车才到又趍朝。闽南山色催行早,冀北风光入望遥。
万岁声中瞻黼扆,五云深处听箫韶。悬知竣事归来日,带得甘霖下九霄。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三
岩壑阴深草树青,考亭书院倚寒屏。圣贤道体非难见,千古川流不暂停。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 其二
别来惆怅欲沾衣,望入遥天碧四垂。醉梦支离莺唤后,远书珍重雁回时。
耽吟杜老真成癖,断饮吴公未是痴。想到浙西寻旧隐,湖山无处不清奇。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朝鲜途中杂咏 其二
望香炉山
宿新添卫
送马秋官调庐州府判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
粹之山行和宋人刘改之韵言备尝辛苦而羡二疏勇退因借韵慰之吾非薄 ...
出介休
和韵送萧文明
红梅为钟大参题
褫亭驿庭盘松一株有蛟龙攫拿状
寄刘孔廉
题董少参砥柱图
山水图为杨地官宗嗣题二首 其二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十五 减省卫从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三
哭弟颐 其五
朝鲜途中杂咏 其一
和毛教授破屋之作
送举人何净南还 其一
庚寅岁八月见白髭
次韵寄方彦卿
和沈仲律见寄韵
扇面梅花二首 其一
别琴窗
题抚孤松而盘桓送人致仕
南关驿古松八九株可爱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二
甲申中秋与萧文明登东楼待月和东坡江月诗五章 其四
又和孙延用韵
双流大尹赠都御史孔公遗爱
送陈继先南还一百二韵
舟人以竹取火与翠渠同咏
忆亡弟宏
周驸马德章作诗送别因追思其先兄德明方伯余读之怅然遂和以见意
发广宁都宪诸公饯于城东是日宿高平
奉都宪彭公二首 其一
熙庵为张汝用作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 其一
过长沙怀贾傅 其一
侍御出巡
出巡思南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一
罗浮行送钟文毓归博罗
木根坡
用韵答陈粹之见赠
渔家竹里半开门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一 南亩春耕
月梅为石滩陈志子铭题二首 其二
杨青舟中
次彭方伯述怀 其一
答吴献臣大尹 其三
试院中读黄鲁直和冕仲考进士之作依韵赋之
答吴献臣大尹 其四
凤庄八咏 其二 舞雩风处
用韵答蔡克智暨王节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