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二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二

明代 祁顺

水绕丹山昼夜流,此中风景足优游。我来欲尽登临兴,直溯清泠最上头。

诗人祁顺的古诗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三

明代 祁顺

岩壑阴深草树青,考亭书院倚寒屏。圣贤道体非难见,千古川流不暂停。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二

明代 祁顺

宗祊颠覆力难支,独抱瑶琴只自悲。一曲清歌欲流涕,故都回首黍离离。

舟次高邮因记林亨大内翰赠别诗有后夜神珠光动之句用和一章

明代 祁顺

盂城舟楫暂停留,湖上明珠不暗投。湖里有怀难命驾,一樽无伴懒登楼。

沧波浩荡鸥盟冷,黄菊阑珊蝶梦愁。满眼诗情吟未遍,短章聊付致书邮。

山行写怀

明代 祁顺

路上崚嶒半是云,断崖荒涧总愁人。勤劳本为公家事,非是王尊不爱身。

侍御出巡

明代 祁顺

吏民奔走候星轺,山岳无情也动摇。不为苍生求利病,更将何事答清朝。

安庆得风

明代 祁顺

数日候风风不来,今朝江上蒲帆开。推蓬一笑楚天碧,五老相见高崔嵬。

和晋府世殿下韵

明代 祁顺

蓬岛风光信异常,四时花木总春阳。连云山色千层秀,绕郭河流一派长。

尧殿蓂开新日月,周家桐剪旧封疆。金枝玉叶相传远,世笃忠贞答圣皇。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四 贵竹斥贺

明代 祁顺

文本位中书,责重有忧色。敏中除仆射,门阑悄无客。

贵阳得中丞,迎贺纷如织。公心不为乐,一见尽麾斥。

古道幸斯存,非徒耐官职。

赠吴参将 其一

明代 祁顺

节钺远经过,边城胜概多。云开山耸翠,风静海无波。

锦辔闲騕袅,龙文耀太阿。清时洗兵甲,期为挽天河。

金寺丞德清张中书士琏同使高丽往还经山海因赠二十韵

明代 祁顺

历数开千里,华夷囿一天。覃恩在柔远,持节近推贤。

君乃人中杰,官为阙下员。九重承诏令,千里下朝鲜。

壮志终军上,英风陆贾前。中朝得良使,外国仰儒仙。

剑气横霄汉,文光射斗躔。二星相隐映,四马共联翩。

传吏奔趋急,陪臣袛候虔。日摇临境旆,风送渡江船。

春逐天威布,情因译语传。皇仁资道达,荒服赖陶甄。

炳焕仪文备,光华宠命专。江山增胜丽,草木倍清妍。

佳誉三韩重,严装几月旋。囊无私馈物,诗有纪行篇。

邂逅曾倾盖,殷勤记赠鞭。一官真不忝,五善喜兼全。

去隔云山外,归趍日月边。圣情加慰劳,从此沐恩偏。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六 北泥却金

明代 祁顺

宣尼重三戒,杨震畏四知。卓哉古贤畏,廉介恒自持。

土酋效诚款,欲以明多仪。宁知君子心,毫发无自欺。

清名天下贵,安用兼金为。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

明代 祁顺

多士称王国,雄风陋楚台。人从仙境集,春入绮筵来。

岁月诗篇富,河山罨画开。京华天咫尺,瑞气拥三台。

和林克全韵三首 其三

明代 祁顺

霜风催急箧无衣,恋阙频瞻日月辉。同是别离君更切,登山临水送将归。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三

明代 祁顺

赈饥遥为主分忧,百万生灵病已瘳。一派濠梁亭下水,载君遗爱日东流。

次陈琴窗见寄三首 其二

明代 祁顺

爱君襟度莹如冰,别久频瞻处士星。此日问奇仍载酒,春风沉醉子云亭。

次萧文明见寄韵 其二

明代 祁顺

使君特被徵书起,匹马遥从贵竹来。山鬼揶揄谁见笑,银青消息自相催。

由来得丧皆天命,谩道青黄是木灾。傲雪苍松饶晚翠,倚云红杏任先开。

从今妙手宜医国,自古明君不负才。却笑生成同雨露,未应踪迹尚蒿莱。

行当考绩朝京阙,便拟乘风问粤台。白发慈亲欢菽水,此情应不换三台。

偏桥夜雨

明代 祁顺

身事蹉跎愧此生,六年踪迹滞边城。惊回半枕思乡梦,酒醒更阑闻雨声。

和朝鲜陪臣徐居正赠别

明代 祁顺

阅历风霜一缊袍,半年踪迹别东曹。边城春望海云远,候馆夜吟山月高。

不用绮筵张玳瑁,肯将行李载蒲萄。临分惆怅难为赠,笑指秦鞭与孟劳。

梧桐山

明代 祁顺

梧桐山,高倚天。冬来积霜雪,雨后多云烟。山中奇植人争宝,笼葱之竹龙须草。

更有梧桐栖凤凰,紫云枝叶年年好。我欲剪梧桐,制琴献穆清,坐弹南薰歌太平。

又欲招凤凰,来仪天子廷,效灵堪与龟龙并。凤兮不来梧欲老,目极空山无限情。

凤庄八咏 其六 水亭凉处

明代 祁顺

潋滟方池着小亭,亭中风致十分清。亭连树色高低合,天映波光上下明。

当暑不知红日炽,投闲惟与白鸥盟。素翁此处真堪乐,坦腹长吟老一生。

祁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