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祁顺
两岸垂杨映酒旗,扁舟如在画中移。心悬北阙多清梦,路入西藩有故知。
雷雨岂能忘岁旱,芙蓉应不怨秋迟。行装渐比前时减,三尺龙泉数卷诗。
郡斋即景
燕舞鸠啼日欲斜,郡庭浑似野人家。残书半掩开帘坐,风捲蓬花似柳花。
和韵送萧文明
大才宜作济川舟,岂谓因循滞一州。岂谏朱云曾折槛,思归王粲惯登楼。
胸中学业兼精博,笔底文章扫缪悠。亲炙无能还远别,海天云树总生愁。
亚圣庙次左时翊韵 其二
晨过三迁坊,延伫忽亭午。缅怀孟轲氏,生不遇明主。
立言垂训戒,天下知彟矩。斯文耀日星,浩气塞寰宇。
乡邦存德泽,沾溉若时雨。高祠肖仪刑,冠佩犹楚楚。
卓哉文宣王,配享共千古。
寿薛司徒
位应三台寿八旬,帝乡风月一闲身。秀钟光岳英灵气,功是朝廷社稷臣。
老圃寒花荣晚节,蟠桃春酒庆生辰。古来全福如公少,不但贤名继甫申。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二
西徼粮刍积渐丰,榆林山下路新通。三军得隽风尘静,犹记当年馈饷功。
杨青舟中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三
赈饥遥为主分忧,百万生灵病已瘳。一派濠梁亭下水,载君遗爱日东流。
凤台南园二诗社请会不赴
凉入诗坛秋气深,群英载酒乐登临。高情不减香山会,治世重闻大雅音。
一脉斯文千古意,万金交谊百年心。无因得伴黄花醉,病倚西风只自吟。
舟次高邮因记林亨大内翰赠别诗有后夜神珠光动之句用和一章
盂城舟楫暂停留,湖上明珠不暗投。湖里有怀难命驾,一樽无伴懒登楼。
沧波浩荡鸥盟冷,黄菊阑珊蝶梦愁。满眼诗情吟未遍,短章聊付致书邮。
出京述怀 其二
来往长安道,蹉跎鬓易霜。安心徒有药,却老愧无方。
解缆风生旆,开篷月满床。濯缨歌一曲,清兴绕沧浪。
书剑南归先寄陈白沙
醉梦支离苦未真,天南回首自知津。天年有闰黄杨退,甘露无羹白发新。
安分不须惊宠辱,非才何以答君亲。白沙烟水罗浮月,便合相从早结邻。
晋府世殿下宝贤堂
华堂奕奕壮宗藩,义路仁居礼是门。珍席独知儒可贵,长民偏爱德为尊。
英雄俊杰真奇遇,金玉珠犀不足论。乐道贤王忘势分,一生清誉满乾坤。
五十生朝
少小奔驰今五十,铁心如旧鬓将银。铁非正尔同蘧瑗,望富由来陋买臣。
浅薄几时能报国,别离何处不思亲。西风一盏重阳酒,且对黄花作主人。
道逢商者
薄宦相縻去又回,敝车冲雨度崔嵬。谁言险地逢人少,也有行商为利来。
芹泉驿一饭
省参元是岭南仙,惯食香芹更饮泉。今日驿厨供此味,故园清思浩无边。
过彭城怀舍弟思正
漂泊彭城说二苏,我心应与昔人符。弟兄感别添新恨,风雨连床是旧图。
万里有怀秋共杳,一宵无寐月同孤。鸰原欢会知何日,窃禄清朝愧滥竽。
晋府世殿下请宴和诗二绝 其二
晋藩宫阙倚云天,有幸频来醉锦筵。四海升平同一乐,不因光景重流连。
自宝庆之沅州
邵阳西与桂阳通,踏破烟霞几万重。石路湿如泥路滑,远山青比近山浓。
浮云出洞奔苍狗,枯树横溪卧老龙。风雨经旬春未暖,弊貂羸马笑龙钟。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四
忧国忘家一片心,使星何事遽销沉。遗诗子姓传清白,不羡囊中陆贾金。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三
故人一别类参商,气序推迁暑又凉。庭院雨馀梧减翠,园林霜后橘生香。
悲秋杜老空怀古,乞巧宗元欲凿方。昨夜乡关频入梦,白云东望海天长。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安庆得风
题梅宗韩小画
周冬官子建如京师至山海值雨同咏
过清平喜晴
连山关
和世殿下送子出阁
寄题箕子墓四首 其四
二月三十日游长潭联句
次陈琴窗见寄三首 其一
褫亭驿庭盘松一株有蛟龙攫拿状
过天津怀刘世美旧同寅二首 其一
夜泊济宁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一
过长沙怀贾傅 其一
次陈公甫先生见寄韵二首 其一
寄刘孔廉
过彭城怀舍我思正
薄被吟
湖中即景二首 其二
鸭江之西二里许有九城基趾相近相传曰九连城
同年会集句次郑瑶夫内翰韵 其一
游晋祠和壁上韵
竹石芙蓉为吴怀德宪副题
庚寅岁八月见白髭
东湖舟中记亡弟思正葬日
答兴隆周方伯次韵
和张邦兆秋兴三首 其帝
过全州怀先舅樵山卢先生先生宣德间司教是郡师道有立至今郡人思之 ...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三
题董少参砥柱图
自隆平至柏乡怀钟文毓通府在真定
朝鲜途中寄国王十律今录二律 其一
大横舟中
过十万囤 其二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四
己丑岁二月二十五日往天寿山陪祀三首 其三
沔河
石阡述怀
戊申六月祷雨有感
至镇远
挽李汉章郎中五首 其一
和沈仲律见寄韵
题抚孤松而盘桓送人致仕
云林图为杨地官题
次陈琴窗见寄三首 其二
坦斋为冯厚长史题
广宗四十里至钜鹿
贵阳雅颂二十四首同翠渠作 其六 北泥却金
奉使山海
端午后一日
侍御出巡
扇面梅花二首 其一
发广宁都宪诸公饯于城东是日宿高平
贺阎宗源升都宪
答粹之清平献捷
偏桥夜雨
又次陈冷庵见寄韵送其东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