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望香炉山

望香炉山

明代 祁顺

香炉之山高插天,苍屏翠壁相钩连。根盘势转几千仞,雄秀合在匡庐先。

深林隐白石,幽谷通清泉。奇花异草不可数,悬崖绝磴难攀缘。

向来风尘动,苗獠兴戈鋋。虔刘我黎庶,簸荡山与川。

犬羊数万居层巅,疏泉积粟仍种田。天兵临之久不悛,欲战无路攻愈坚。

台臣亲握将帅权,博采筹策图十全。炮车飞霹霹,冲击何磌磌。

摧枯与拉朽,声震西南偏。诸苗悔祸方乞怜,面缚衔壁罗马前。

三军动地歌凯旋,功绩尽向山头镌。今经数十载,边境犹帖然。

我来值春阴,远望生云烟。题诗问山灵,感慨聊成篇。

愿教此地长无警,巩固皇图亿万年。

诗人祁顺的古诗

过全州怀先舅樵山卢先生先生宣德间司教是郡师道有立至今郡人思之 ...

明代 祁顺

逢人询往事,四纪未能忘。一掬伤心泪,无由到渭阳。

闻原籍新居落成寄舍弟思正十首 其二

明代 祁顺

草堂临水不生尘,花木成林总是春。遥想潘舆周览处,举头常念未归人。

谢江西旧同寅寄书

明代 祁顺

千里洪都一念悬,寻盟消息尚茫然。孤灯细雨难成梦,芳草王孙易隔年。

花鸟阑珊诗兴外,溪山岑寂酒尊前。高情远逐云缄到,不说穷荒道路偏。

湘口

明代 祁顺

湘口逢重五,凄然吊汨罗。忠魂无处问,风雨撼江波。

蓟城东石桥

明代 祁顺

白鹤归华表,苍苔没古碑。桥前呜咽水,犹恨禄山儿。

送李佥宪之京次原寄石阡得士韵

明代 祁顺

圣主尊亲诏八荒,宪臣朝贺自炎方。三边政肃群豺遁,万里秋高一鹗翔。

表献御筵天咫尺,身依仙禁日辉光。炉烟两袖携来满,散作人间雨露香。

陈粹之将至先寄二绝 其一

明代 祁顺

宪府才名天下知,岁寒冰雪共襟期。边城有喜江山动,正是廉车欲到时。

南关五十里至权店

明代 祁顺

平生结得看山缘,足迹东南路几千。此日西来山更好,翠屏千叠锦连乾。

周冬官子建如京师至山海值雨同咏

明代 祁顺

北风吹雪满关城,寒气侵人夜不胜。无限客愁消未得,坐挥吟笔对孤灯。

渔家竹里半开门

明代 祁顺

一簇人烟水竹隈,黄昏沽酒得鱼回。柴门欲闭还留却,少待清风明月来。

次陈公甫先生见寄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祁顺

不喜功名喜读书,翠深庭草懒芟除。清风散落人间去,百世犹能立懦夫。

四月五日游武夷九曲午抵崇安五首 其三

明代 祁顺

岩壑阴深草树青,考亭书院倚寒屏。圣贤道体非难见,千古川流不暂停。

学宫避暑

明代 祁顺

壶觞环坐绿阴中,数仞门墙一亩宫。池水浸空光敛滟,野山如画碧玲珑。

黑云急送催诗雨,白日凉生解愠风。愿得时平民物遂,不妨行乐与人同。

和毛教授破屋之作

明代 祁顺

同寓边城景若何,人烟萧索草茅多。却惭太守才无补,不使先生居有那。

愿写德馨铭陋室,还将道义障颓波。万间广庇何由得,怀古伤今涕欲沱。

喜熊宪长升都宪和韵 其二

明代 祁顺

多士称王国,雄风陋楚台。人从仙境集,春入绮筵来。

岁月诗篇富,河山罨画开。京华天咫尺,瑞气拥三台。

柬杨都阃

明代 祁顺

长才生与圣明遭,新陟崇阶荷宠褒。阃外山河归节制,胸中兵甲识英豪。

边城有备知无患,王事推贤信独劳。愿竭忠诚建勋业,羽毛当见拂云高。

东岩四咏同次前中书丁玉夫韵 其三 古石堆云

明代 祁顺

浮云本无根,触石成遛逗。题诗扫石镌,无用拂红袖。

山水图为杨地官宗嗣题二首 其二

明代 祁顺

层峦矗空寒玉立,老树含春翠云湿。几处人家院落闲,孤舟野渡溪流急。

东风游赏知何人,蹇驴龙钟酒半醺。葛巾润透林梢露,诗担斜冲石径云。

豪吟不尽闲中趣,笑指前山更容与。初疑踏雪孟浩然,又似寻芳杜工部。

半幅新图一段幽,水光山色共悠悠。粉闱公暇日披拂,遥认故园天际头。

次高克明韵 其二

明代 祁顺

郡僻人稀日日闲,柴门虽设不须关。石边流水自清浅,林际白云时往还。

圣主恩波深似海,逐臣踪迹饱看山。龙泉紫气冲牛斗,怪得光芒五色寒。

薄被吟

明代 祁顺

霜风猎猎吹冻雨,山色凄迷路脩阻。皇华使君重按部,属吏奔趍畴敢侮。

土俗民风本贫窭,行台供张甚莽卤。绳床练帐竹撑拄,布被生棱寒莫禦。

太守闻知不遑处,急呼里正加捶楚。里正低头呼且语,此邦朴陋传自古。

今秋又集征苗旅,尽弃农功事刀弩。仓无积粟衣无楮,村寨萧然但环堵,那得奢华奉官府。

听罢斯言吾大沮,嗟嗟夷民阙摩抚。五十衰慵惭守土,太仓窃食将何补。

使君宽洪请莫怒,禹稷忧民更艰苦。

祁顺

祁顺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31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