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临轩曲 其十四

临轩曲 其十四

清代 钱澄之

未央宫阙卷初呈,内殿班齐贺圣明。面敕言官严检举,当轩拆号御填名。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端州杂诗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庾岭军书昼夜飞,南昌无计解重围。孤城烽锁粮垂尽,间道人重信渐稀!

入对漫图方略上,请师空见节旄归!同谋反正功休叙,可识章门事日非!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会昌遇姚二存御史,与谈虔事

清代 钱澄之

暂驻青骢马,虔州我近过。大都堪将少,无取调兵多。

万幛缠西岭,孤城阻尺波。诸军非百战,此去欲如何!

广哀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将军兵未散,何事欲捐生!尽室沈沧海,单车指旧京。

衣冠老父泣,意气敌人惊。西市风沙起,天心正不平!

哀江南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磊落祁中丞,骨鲠豪强避。謇谔西台简,澄清东吴辔。

东吴借开府,苦被党人忌。解组渡钱唐,胡马长驱至。

膻氛虽未侵,洁身早为智。儿女空攀号,莫慰哲人意。

浩浩托身澜,乘间乃得遂。袍笏俨平生,真气犹高视。

沙边老人行

清代 钱澄之

母声求子妻求夫,雨中藉藉走且呼。沙边老人叩头诉,言是四营兵过城东隅。

四营萑苻小盗贼,窜伏溪洞逃天诛。自下黄纸招降诏,召集乡里千百俱。

昔掠村野不近郛,今移全营逼通都。又闻受抚不受约,白昼带刀街头趋。

街头公然掠小儿,劫夺不与盗贼殊。满郊耕牛脯作饭,官家秋来宁蠲租!

往时交战被我俘,今名「激叛」罹罪辜。梅林截渡不放过,室庐遭毁人遭屠。

谁为朝廷画此策,云欲招抚收两湖?此辈小丑何足战,徒虐乡里荣其躯!

老人不必涕交须,绿林青犊古来用,功成不扰理所无!

尔不闻诏书久悬晋贤爵,乘舆早晚跸洪都?尔诉所痛何区区!

南京六君咏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铮铮杨御史,阉党共推君。「要典」三朝据,同流一死分。

漫嗟遮锦被,转恨杂鸡群!可信髯司马,投降最早闻。

别孙不害途中有怀

清代 钱澄之

出街别孙楚,驴背独成眠。客影瘦残照,人声喧渡船。

鱼罾争闸口,牛路指墟烟。念尔柴关掩,初抄《秒水》篇。

桂林杂诗 其九

清代 钱澄之

严城容逐客,旅泊亦艰危。留守时分韵,将军正画眉。

坐看山色好,浪作楚囚悲!断酒兼烧砚,丁宁跛阿师!

赠禹航姚孟峡

清代 钱澄之

南来皆薄宦,短褐只斯人。空向蛮烟老,难分岭树春。

刀头真不死,酒兴岂长贫!落落同门友,方为献纳臣。

广哀 其九

清代 钱澄之

吾乡吴季子,猿臂喜弯弓。空有捐家志,莫抒报国忠!

泪沾三诏湿,梦拟七闽通。莫笑龙眠弱,孙、吴算两雄!

刘客生詹尹直经筵讲官

清代 钱澄之

詹尹辞风宪,承恩备讲员。名因元老重,帝识布衣贤。

向北声容正,同官宴赏偏。莫徒遵故事,政本是经筵!

自永安返至贡川闻延平信,示诸吏佐

清代 钱澄之

蜃楼燕幕等閒看,独笑忧天泪未乾。仍著芒鞋寻鸟道,早抛华组系渔竿。

朝霞已逐浮云散,夕露应同逝水寒。我自行歌卿自去,好持刀笔事秦官!

端州杂诗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回首神京直北看,天隅数郡岂偏安!比闻政府频虚席,何事言官辄免冠?

国法未严臣节见,朝廷多故圣恩宽。即今典制遵神祖,窃恐拘文此日难!

宫词六首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宫漏沈沈迥未眠,大家秉烛在甘泉。遥瞻御笔珠帘里,夜半频闻手诏传。

寄开少

清代 钱澄之

间道延津出,生还意惘然!雁行寻万里,虎穴足三年。

公道朝端少,威名蜀吏传。惠连经岁至,芒屩竟空穿!

同韦剑威、徐钦玉度仙霞关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霞关今重地,度险客心惊。戍废行人歇,楼荒野雀争。

残虹收鸟外,吼瀑断猿声。过尽萧条路,将军驻浦城。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殊,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虔州即事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南、诏诸军去不回,狼兵才费羽书催。棉津天堑全虚设,章、贡孤城迥自开。

中丞屡下徵师檄,司马难登誓将台!唯喜临江杨相国,亲提鹅鹳向东来。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霜严宪府凛难攀,大谏风裁更领班。便殿连朝求召对,敕书昨夜又封还。

朝廷纵小名犹在,方镇徒强主未孱。底事髯公辞太戆,五千铁骑动龙颜!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