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即席赠颜恒甫

即席赠颜恒甫

清代 丘逢甲

海上相逢意气亲,与君同作异乡人。家山故事休回忆,终遣王潮领八闽。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画兰曲

清代 丘逢甲

秋风吹冷松江水,谢览兰芳仍竟体。谢窗搦笔写秋英,芳心不向霜前死。

眼中九畹无閒田,突兀拳石安花间。花幽石瘦各自媚,风茎露叶何娟娟?

北平今日谁飞将?一枕幽香酣玉帐。借花陶写英雄心,岂特离骚当梵唱?

梦破中原夕照红,幽兰开落荒山中。莫教无土孤根露,花里残经写大空。

和晓沧买犊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梅州于分野,上应牵牛星。下有一丈夫,牵牛饮烟汀。

临溪织女居,三五光荧荧。乘槎客过此,疑遇星精灵。

谁知老词客,牧犊春山青。自唱宁戚歌,叩角呼儿听。

风尘方澒洞,极目天冥冥。奇士天下无,且熟相牛经。

杂诗四首答郑生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饕鸱甘腐鼠,仰视嚇鹓雏。鹓馈有竹实,彼鸱安得知?

天生物惟万,物物性不齐。持海语井蛙,持天语醯鸡。

徒烦告者劳,终受听者嗤。圣人物万物,不与物性违。

使鸟宅深林,使鱼室深池。是之谓物化,毋失化者机。

惟物有蠢灵,惟人有智愚。治君子以德,治小人以威。

物物性不齐,何用多言为?

苦旱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手无寸铁诛妖魃,安得神龙出九渊?但解乘球用今法,不妨持药炸青天。

重送王晓沧次前韵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竞争世界论天演,此去闽中太有人。唤起群龙听梵唱,诸天同转法王轮。

送黄翼臣

清代 丘逢甲

瀛海无波桂殿秋,送君去作广寒游。嫦娥正织登科记,看取题名最上头。

白马乡有怀明义土赖若夫先生

清代 丘逢甲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当时乃已神龙见首不见尾。

离台诗六首 其六

清代 丘逢甲

乱世团圆骨肉难,弟兄离别正心酸。奉亲且作渔樵隐,到处名山可挂单。

澳门杂诗 其十三

清代 丘逢甲

楼台金碧拥南环,灯火千门夜不关。满地烟花春似海,三更人立磨盘山。

题菊花诗卷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北痛逆胡南篡贼,渊明心事菊花知。看花不尽千秋感,残照西风又一时。

重九日得诗五比京使馆中秋来诗,次韵却寄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西风容易一年秋,老抱雄心尚壮游。休笑报书无别语,山中新种橘千头。

东山杨子仙宫题壁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修到神仙总有情,旧游时复驻云旌。异书傥借葫芦本,不讳人间卖药名。

题丘星史立马图二首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我亦曾驱十万师,对君图画写新诗。天涯待觅添毫手,来貌南山射猎时。

题美人障子

清代 丘逢甲

春波漾绿小桃红,人在平台曲槛中。好是周郎兵胜后,二乔含笑向东风。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八

清代 丘逢甲

相约明朝好进香,翻新花样到衣裳。低梳两鬓花双插,要斗时新上海妆。

罗浮山下人家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绿栏新买小乌犍,待种麻姑卖酒田。牛背夕阳吹笛去,桃花红落晚霞天。

棉雪歌

清代 丘逢甲

南天珍木瑰奇绝,花作红霞絮白雪。文章万丈见光燄,谁意飘零更高洁。

峤南火维见雪稀,忽飘扣砌沾罗衣。初晴林雨苞全坼,微遇山风絮竞飞。

团为雪球散雪气,海国遍寻遗种地。炎荒得此太奇景,赤日行天雪花坠。

芦花秋雪杨花春,入眼偏惊夏雪新。旁人莫妄疑轻薄,此花肝胆原轮囷。

入时自作风流格,尚留清白人间说。偶教痼疾起烟霞,劫火不妨烧雪魄。

奇花曾为吟春红,长夏仍教住雪中。英雄心性由来热,待竟苍生衣被功。

游罗浮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罗浮五百里,远视横成岭。奇峰近乃见,高者飞云顶。

四百卅二峰,峰峰有灵境。拨云入上界,三峰抑何挺!

天鸡夜一鸣,登峰见初景。赤波际天起,海上火轮骋。

不知群阴匿,但觉万尘静。俯视下界人,沉沉梦未醒。

荔枝鹦鹉图

清代 丘逢甲

新词唱彻荔枝香,夜半鱼眠玉气凉。一骑红尘宫梦觉,隔帘传赐雪衣娘。

次韵答俞君实廉访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五百四峰无限好,天南留滞莫言归。人间那有閒田地,抱瓮青山许息机?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