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惠州西湖杂诗 其三

惠州西湖杂诗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有例杭州与颍州,放生池即在湖留。于今谁乞群鳞命,渔网斜阳十里秋。

诗人丘逢甲的古诗

台湾竹枝词 其二十九

清代 丘逢甲

唱罢迎神又送神,港南港北草如茵。谁家马上佳公子,不看神仙祇看人。

西贡杂诗 其八

清代 丘逢甲

吾乡大令昔生还,风土蛮荒记最娴。江上愁吟香祖句,不堪回首念家山。

次韵南园小山遇雨

清代 丘逢甲

横看成岭侧成峰,怪石参差地足容。正喜园林饶气象,忽惊雷雨起蛟龙。

半池新水花初落,旧壁残题藓未封。归去更欣逢夕霁,东南回首海云浓。

送谢四之桃源 其一

清代 丘逢甲

谢子患难友,行义侔古贤。浮海同归来,买山苦无钱。

云有桃源居,先世曾垦田。今晨暂辞我,借得渔人船。

翘首眺八极,满目多风烟。但求避世地,宁希拔宅仙。

君沿桃花水,或得古洞天。仙人多贤达,当与君周旋。

径将今世人,置之太古前。莫便不归来,令我思渺然。

重送王晓沧次前韵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开遍岭梅日长至,霏霏寒雨飘船旗。诗中长记送君日,此是人天剥复时。

调颂丞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梅花开送隔林香,郁郁寒松色半苍。若解嫦娥爱年少,龙宫先检染须方。

春感次许蕴伯大令韵 其七

清代 丘逢甲

动地春江走怒流,秀才心事惯先忧。越兵屡入灵胥眼,孔履同焚逆莽头。

白马沸唇呼跸至,青牛弭耳化胡游。最怜十万横磨剑,炼作人间绕指柔。

兰史为洪银屏校书作红豆图徵诗,为题四绝句 其二

清代 丘逢甲

漫夸情种海棠娇,记曲奁边更细描。黑是明眸红别泪,画屏银烛可怜宵。

新乐府四章

清代 丘逢甲

薙发令行二百年,乃有断发新少年。奈何当断不断、后垂长尾而留短鬣当其前。

嗟汝半边头,笑杀蓬头仙。蓬头仙人刘海蟾,匪仙而妖、不女不男,匪蟾而兔一笑堪。

雄兔扑朔、雌兔迷离,妾发覆额为天下雌;郎发亦覆额,问郎将何为?

寄怀维卿师桂林七首

清代 丘逢甲

极目苍苍八桂林,春风迢递客愁深。峰回独秀孤云远,江入相离增梦沉。

阅岁但增归鹤感,窥天难测剪鹑心!刺船人去波涛急,凄绝成连海上琴。

澳门杂诗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大西洋国竞惊奇,前代文人易受欺。一笑于今不相称,可怜穷已似波斯。

雪中游莫愁湖四首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长祝龙天护美人,英雄儿女局翻新。荷花杨柳华严界,再借湖光现色身。

潮州春思 其五

清代 丘逢甲

滑笏春波凤水香,春愁揉碎托瑶章。桃花红雨梨花雪,不见题诗谢五娘。

游罗浮 其十三

清代 丘逢甲

山中何所有?黄麟朱凤皇。雀蝶各五色,烂熳同飞翔。

遗薪有丹气,捣药声丁当。出洞五石猪,各佩天乐章。

仙留竹篆符,蛇虎人不伤。山中凡禽虫,饮食皆天浆。

山中凡草木,一一生天香。出为药市药,治疾走八荒。

丹渣亦治疾,泥丸流丹光。惟有九节芝,云生自松肪。

朱草生瑶池,合药成仙方。我欲往采之,云气晨茫茫。

且斲万年藤,持之寿高堂。

罗浮五观皆龙门派,戏成一绝

清代 丘逢甲

谁合南宗入北宗,洞天门启白云封。罗浮久是吾家物,莫怪看山道气浓。

和晓沧买犊 其四

清代 丘逢甲

平生慕马援,边郡事田牧。此志苦不成,牛后随人逐。

我家东海东,弃置委荒服。田间旧牛宫,群夷酣食宿。

诛求遍鸡豚,何况牛大畜。田家苦此累,不令㹀养犊。

惟昔大牢公,实致维州覆。彼哉伊何人,得毋乃其族!

遗民痛贻祸,恨欲食其肉。至今乱未已,东望为痛哭。

何时得伏波,重使交趾复?我归耕我田,汉书牛背读。

灵光寺晚眺 其三

清代 丘逢甲

尽洗苏王伪体篇,空山飞瀑泻寒烟。山灵自展凌云手,妙写馀霞散绮天。

棉雪歌

清代 丘逢甲

南天珍木瑰奇绝,花作红霞絮白雪。文章万丈见光燄,谁意飘零更高洁。

峤南火维见雪稀,忽飘扣砌沾罗衣。初晴林雨苞全坼,微遇山风絮竞飞。

团为雪球散雪气,海国遍寻遗种地。炎荒得此太奇景,赤日行天雪花坠。

芦花秋雪杨花春,入眼偏惊夏雪新。旁人莫妄疑轻薄,此花肝胆原轮囷。

入时自作风流格,尚留清白人间说。偶教痼疾起烟霞,劫火不妨烧雪魄。

奇花曾为吟春红,长夏仍教住雪中。英雄心性由来热,待竟苍生衣被功。

友人有越边之行,戏占送之

清代 丘逢甲

绝代美人常远嫁,分明怨恨托琵琶。弹尽边风与边月,祝天长护貌如花。

予题杨子仙宫诗,赞仙也,吾宗之彦,与邑人士和章稠叠,不仙之赞 ...

清代 丘逢甲

瀛海莲还太乙舟,闲同天老话前游。群真正乐钧天奏,辞汉金仙独泪流。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65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