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餐荔次韵

餐荔次韵

明代 区越

一抹丹霞百树连,江园荐荔喜新鲜。繁华独数端阳后,风味应无夏至前。

代柬群公真有句,膏车盘谷总忘年。石桥流水古松下,此地谁分一洞天。

诗人区越的古诗

陈大云诞日诗召和 其二

明代 区越

山中毛颖不中书,颂祷惭来一字无。太酌径须从沈老,苦吟时复见黄初。

江门对月次明府何善山韵

明代 区越

楚云新月正推篷,吟对庐山第一峰。几处惊波鲂入钓,一声撩梦鹤横空。

心关闾井行应遍,春老烟花兴未慵。操割有馀骚思远,秋风亭上扣巴东。

爱泉

明代 区越

镜水波光清合道,兰亭觞咏字传文。兰间泉石无常主,林下膏肓复见君。

野色半湾猿啸月,松声两耳鹤巢云。此中神物能霖雨,谁为涓涓惜寸分。

张井泉诞日 其三

明代 区越

有花有酒惟须月,无褐无衣幸过冬。无暖何时还凛烈,望圆今日尚朦胧。

白头青鬓聊相乐,市唱山歌自不同。酒盏不停光景在,阴晴谁复问天公。

谢惠白菊

明代 区越

老圃移来此色香,闲门无地著秋光。闲钗翠羽翘青女,碎月繁星照夜廊。

看客故多添酒债,谢君徒自苦吟肠。霜姿不与重阳老,直伴南枝见一阳。

曾丈鹤林自充金回随即别去用韵呈寄

明代 区越

海外重寻旧钓台,海涛千里一帆开。海瀛属望勤飞动,鱼鸟相亲易往来。

标格自堪规末俗,羽翰谁敢议纤埃。不知何日停征棹,同赋圭峰陟磴苔。

除夕呈同年甘泉湛尚书 其一

明代 区越

一年新似一年新,斗柄依稀又建寅。独自阶除望云物,满天星宿上吟身。

笙歌入夜欢声沸,拜舞明朝玉几陈。闻说梅花开树树,天南天北寄情真。

除夕示诸子

明代 区越

欲雨不雨岁云暮,北山南山云共屯。且与比邻相暖热,肯辞杯酌后儿孙。

百年事业须勤俭,一日光阴惜寸分。莫更悠悠过时节,明年明日又迎春。

紫厓李二府邀饮次韵

明代 区越

潇潇风雨洗残英,换得浓阴满院清。我辈正堪文字饮,紫厓休问玉山倾。

少谈风雅还东洛,共听弦歌出武城。重与大云订后约,半酣辞主莫三更。

忆诸子

明代 区越

少壮无如老大催,几将书案叠浮埃。曾知过后功难补,莫遣仍前事谩堆。

种德可忧门尚狭,教方曾说桂争开。汲深愧我徒长绠,为问源头一水来。

广海张氏节孝卷

明代 区越

矢尽狐山死报天,海濒孤寡实堪怜。高枫泣望三千里,遗骨收归四十年。

直赖精诚相感格,所嗟情事久针毡。全归再仗邻翁力,岂得亲贤是偶然。

鹤田

明代 区越

暂处群鸡亦挺然,清声嘹亮彻旻天。信知华表千年鹤,不负东坡二顷田。

丹顶岂须文武火,羽衣元是岛莱仙。一尘不染青田背,笑尔扬州俗士缠。

七月游圭峰呈白沙陈先生 其二

明代 区越

江湖浪迹几星霜,拂袖归来觅上方。行庙有碑昭大节,老松无叶庇僧廊。

三江远远通熊海,万室鳞鳞奠古冈。兰蕙深林窥不见,好风时为荐幽香。

自适亭 其一

明代 区越

纵浪乾坤自不羁,适心亭是适心时。凤吟丹穴不知老,龙卧寒潭却似痴。

叠石最宜参老柏,临流自合洗新诗。浮生滚滚无休暇,吾爱吾庐适在兹。

汤涧松钟海月二公舟中手谈

明代 区越

输赢论世局,消长看潮航。何日梅花句,同公赋草堂。

养真

明代 区越

静里工夫不可无,无营正是静工夫。心同露鹤霄犹警,身似霜松老不枯。

花柳尚缘诗有债,风流不用酒为徒。北窗枕近羲皇世,肯画陈抟小睡图。

用前韵呈张别驾子文

明代 区越

水入吴十带两江,十年西浙几来航。十厅旧望归台使,麦陇馀荫见魏塘。

古岸纾徐茭绕绿,客麾迢递柳分黄。双鱼早晚应相觅,定说零陵鬓愈苍。

正月十七日风雨至二十日始见日色

明代 区越

朔风吹雨来溟溟,岂为元宵须送灯。百草定知寒不茁,三辰愁向暗中行。

梳头暖阁还呼炭,烧叶茶炉尚带冰。今日微阳弄光采,时来曝背近檐楹。

陈司训迁观城掌教临别投赠

明代 区越

教分象邑已前闻,再总观城道益尊。溟海南游方住楫,岱宗东望又梯云。

欲留春意归墙屏,合养桐材惜寸分。榱桷栋梁皆入用,吴兴千古复谁论。

九日薄暮至镇江闻二守梁宗烈以入贺行大负心约惘然者久之诗以寄候 ...

明代 区越

赤舄金门候晓钟,仙阳何处觅仙踪。潇条九日无茱菊,摇落千山见竹松。

甘露已擎天上月,焦山犹束海门东。扁舟会有逢君日,一笑南徐又梦中。

区越

区越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3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