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庐山白鹿洞 其一

访庐山白鹿洞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如何瀑布不飞津,秋后山枯山亦贫。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殿元石鹿子李子来诗举六字心诀深契道妙予病青能诗为十三字长句代 ...

明代 湛若水

嗟状元及第气干青云身依日月,犹青忘随处体认天理六字微诀,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一囊括。

经筵进讲启心沃心可以从头说,嗟石鹿子为天下得人知人之哲,为邦家之光为斯文如笺之青绝。

游南岳途中晚枕念丹山少汾月朔至今六日渺无来耗作歌迟之二章 其 ...

明代 湛若水

我西行兮路何之,芙蓉之西西更西。路堂堂兮不岐,中行独复畴因依。

祝融洒落无朋侪,望伊人兮胡不来。必有以也何迟迟,宁使予兮心悲以猜。

纪梦诗

明代 湛若水

倏林入我梦,万里倏感通。即此可悟倏,羚羊有何踪。

饮酒非譬倏,酒醉庶形容。予曰然非欤,犹堕声臭中。

一唯谅非难,得之安由从。悠悠千载下,对尔心融融。

尹彦明彦举昆仲从其师伍宗逊读书于上游庄作山中归

明代 湛若水

山中归兮景暮,筵白云兮饯俎,汲甘泉兮为酌,列西山兮为簠。

鸣山鸟兮当歌,袅游丝兮缕舞,欢饯君归兮君生悲,北顾黄云兮横烟雾。

山中景兮人不知,归见外人兮不足为道。

题横江草堂

明代 湛若水

横江风景吾昔游,一见横江消我愁。门对横江心似水,我歌浩浩万江秋。

赠延平太守沈君景明之任

明代 湛若水

五马何刺史,天曹照延平。因君履贤地,令我思齐生。

毫釐千里辨,终古有馀情。为我拜其墓,因之扣天灵。

天灵自不远,参前或倚衡。之子怀明德,煌煌曜福星。

以兹照民隐,三载治功成。

三水候送郭总戎不至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厥明泊水涯,楼船来未来。舍舟步曲岸,登高望所怀。

所怀久不至,渺渺令人猜。自古难前期,人事多好乖。

有瑞堂诗

明代 湛若水

有瑞复有瑞,有瑞在虞周。气机一相感,谁辩瑞所由。

邈兹千载下,同气如相求。下瑞以形化,上瑞与天侔。

洋洋鉴湖水,中有沈隐侯。闲开有瑞堂,绕堂花遭周。

三葩出并蒂,桃菊葵同休。鸡冠峨似豸,正色莫与俦。

君子秉明哲,奕世绍箕裘。阴阳须合德,奇偶会神谋。

达观大化内,天地其同流。

赠谢生惟近知远周生敬甫仪还徽州

明代 湛若水

翩翩连袂新安秀,寿我南山两及虔。宇宙囊中无可赠,满江风月送归船。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一 大胜关

明代 湛若水

驻桨燃灯大胜关,此关人道是天关。胜心已化江流远,超出人间第一关。

翩翩者棣三章赠潘希召之弟归辰阳

明代 湛若水

翩翩者棣,花萼相及。夫我不见,兄弟异邑。兄弟异邑,相送于南,涕泪以泣。

翩翩者棣,花萼相成。夫我不如,兄弟异京。兄弟异京,相送于野,涕泪沾缨。

翩翩者棣,花萼瞱瞱。庇兹本根,永以为惬。言抚其根,言采其花。

道远莫致,掷之长嗟。

予友方子思道弃湖广宪佥逃归三衢山筑室以居号逋吏窝寄题数语

明代 湛若水

逋吏不逋吏,逋吏莫逋心。逋吏吏身洁,逋心心不神。

不神乃滞物,天理自微灭。兀兀此窝中,无言自超越。

我则何所逋,八方皆我闼。

闻大巡王白厓巡历新会以西尽得人心追□春间饥民之变赖公筹策以定 ...

明代 湛若水

去时饥莩变危机,拨乱微公人尽非。巡历以西东土怨,悲歌云汉望公归。

罗浮四诗

明代 湛若水

北风吹宿雾,天宇何寥廓!罗浮众仙人,为我开云幕。

簪笏非素心,泉石有夙约。得所自得生,忘景亦忘乐。

送王太常赴京

明代 湛若水

君随北雁来,又随南雁去。始悟乘除理,因知去来处。

迟回三纪下,礼乐一朝举。随子听钧天,谁能插六羽。

丁巳正月十二日抱玄孙

明代 湛若水

我年九十二,为人祖高祖。正吉抱玄孙,天光临正午。

性□不呱呱,面目已靖好。我若跻舜年,见尔志于道。

立此从心根,生生不逾矩。

于盛符台宅会郑君邦教语及畏暴求为藩僚赠此

明代 湛若水

潮客金陵游,邂逅谈暴虎。南山有白额,白日食人脑。

嗟予几不免,藏身入藩府。非爱曳长裾,惴惴戒馀暴。

地虎尚可撄,飞虎谁能捕。寄语虐政人,归来学周处。

寄题九华山书院

明代 湛若水

昔年阳明子,为我说九华。夜夜梦此山,令我胸嵯峨。

九华同一根,是为大极门。得意何必登,神游九有全。

两君开两堂,二侯为赞襄。下上如生平,千载同徜徉。

堂在化城外,九华于兹会。甘泉出堂前,堂胜益可爱。

诸贤若爱泉,人人有真源。自酌乃自得,且勿信吾言。

答李鳌峰别驾二首 其一 答白云

明代 湛若水

山在白云山更山,此山天与老年閒。更愁十里红尘到,故著先门隔世间。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行行重行行,行过十八滩。一滩度一劫,见月出平澜。

夷险一不迁,心亨无所难。我曾此放歌,兹以为君言。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