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湛若水
凌厉江湖风,风波靡时定。舍舟扣静斋,斋境与心静。
何以得予怀?静乃天之性。看竹如主人,君子予所敬。
凭虚上高楼,楼上閤愈。仰入飞鸟门,俯鉴蛟龙井。
诣道如是观,超然发深省。
九龙颂 其一
一龙乘云,九龙在田。一龙全身,九龙潜渊。龙德之潜,其潜正中,吁嗟乎龙。
代简答葛子东上舍因道及唐内翰同致意二首 其二
凭君多谢唐荆川,若泛荆川慎上船。弄月吟风一条路,濂溪伊洛是真传。
赠人出守严州
五马何跄跄,朱轮何喤喤。青天曜白日,送子之大邦。
钓台有清风,世远道弥光。为我一再拜,山高流水长。
过梅岭感兴 其一
步出折梅亭,行行且停停。喜望桑梓迩,肃肃迅霄征。
回思昨宵火,旅魂为怔营。不能亟极救,如我伤群生。
一城焚尚可,四方若为情。谁挽天河水?谁灭天火星?
毋曰既焦烂,乃尚可回生。
友兰为张伯彦题
众皆爱兰名,我独爱兰馨。兰名起人听,兰馨养性灵。
幽兰倚孤石,石边有丛竹。节砺馨愈幽,君子当三益。
望甘泉山作
甘泉之山何处山,山岳中脉来蜿蜒。淮海维扬作方镇,左右江湖中气尽。
孕奇产秀多哲人,三品瑶琨不足珍。势如黄河天上落,千枝万枝极磅礴。
又如君子温而厉,阴阳合德德乃备。我来仰止冲和色,远之可望近可即。
咫尺之水藏蛟龙,地脉况与江湖通。一朝乘云作霖雨,膏泽应须盈下土。
登小金山有感用苏东坡韵
轮回莫是窥天窄,苏子德云之再来。二老只随归大化,空留渣滓妙高台。
饮南雄张太守忠爱堂即席赋
置酒高堂上,广乐陈前墀。清风迎度曲,白云生舞衣。
俳优虽云假,情至感欢悲。使君播惠和,千里同谐嬉。
乃可乐斯堂,乐之无忸怩。
命吴生
厥初生民,昊天降极。如冰斯寒,如火斯炽。相协冰居,日用饮食。
冰识冰知,莫匪冰德。
物有挠之,遂淫其则。其则不远,民用僣忒。鸡犬其心,见鹄思射。
先民有言,不有博弈。
眇兹寡陋,学也不力。若存或忘,终罔有得。汨汨厥灵,桑榆日逼。
告冰同志,毋忘夕惕。
上帝其临,兢兢翼翼。敬恭冰思,戒冰颇僻。载锄其骄,灵根其植。
涵而泳之,河浸膏泽。
游胜泉寺
驱车暂出郭,已远朝市喧。更寻万泉源,洗我耳中尘。
岂止耳中尘,因可清心神。安得挽天瓢,一洗世间氛。
尘氛既已尽,天地皆回春。
走笔送刑部谢主事少南改官北上
手持三尺法,气嘘九天云。岂无造化笔,宇宙能回春。
新春出游白石试笔四首 其一
□日过人日,开关始一游。天运长不息,新萌亦复抽。
题洗罗江司空画菜
谁能笔底生春,老眼触处皆仁。生意可留此看,无然咬尽菜根。
陪诸公瀛洲胜会 其二 呈朱玉峰冢宰
吾慕朱修撰,持敬终不破。千载仰其人,庶以警予情。
蔼蔼玉峰子,云间一硕果。大华谢雕镌,至性本无作。
桃李自成蹊,此言可喻大。默默太宰公,恭敬倾四座。
题守书院道士赵竹坡壁
管城食肉巧东坡,去竹存坡奈俗何。师徒藉甚吾书院,遍植琅玕绕院过。
至梯上山麓将登矣忽为大雨所阻及乏仆夫而还作诗讼梯上神
我闻梯山险,石磴过百盘。如架淩云梯,平地入天门。
山高岂无灵,感应讵不神。七十轻千里,一念衡山勤。
水深石齧趾,历途百邅迍。胡为纳大麓,云雨骤漫漫。
仆夫欲号泣,羸马拥不前。迥驾亦不易,胜事徒空言。
我匪昌黎子,尔愧衡山云。吾将愬厚地,巫成扣天阍。
嗟予不度此,命也亦已焉。不见临河叹,遗响垂千年。
甲午元宵予奉会于池亭承诸公乘雪见过分得五言绝句体四首因以奉谢 ...
主办逡巡酒,天开顷刻花。雪光瑶海月,灯映赤城霞。
送葛两溪大理赴北
两溪似溪水,澄然清且平。扬历遍中外,上应执法星。
素手持三尺,五月霜风冷。若人怀明德,惨舒无容情。
行将是非鉴,努力事廷争。
送仪制顾郎中迁山东佥事
仪制本清吏,积弊颇釐革。吾志在邦礼,尔明赞予力。
以礼达诸刑,伐柯不远则。尝闻伯夷典,可以折民忒。
五刑属三千,依伦以立极。以兹协于中,配命在天德。
晓发仆山驿至丕礼驿四首 其四
冠屦不伦之分,圭璋特达之尊。秉节会成周礼,曳裾归去王门。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檃括格物之说
为永顺彭宣慰题四首 其二 清心亭
至福山书堂示诸学子诗
题橘园野仙卷
阳峰
贺平江伯陈竹泉总戎两广奏功
示诸生兼告同志
恐斋
长江杂咏十一首 其七
喷玉岩睡起与康用行冯元湛邓粤贤粤良泉因赠之 其一
寄萧王僚月塘子长句
送周生对阳归安福
登峄山感怀 其一
送黄左军迁任石阡知府
题扇赠郭平川太守二首 其一
二子涉长江二章 其一
次韵答郭总戎武定题烟霞洞二首 其一
赠周君实夫升任思州太守诗
赠彭鹤泉黄门汝寔考绩之京
嗟麟篇
题复齐云甘泉旧名
赠郑孔新还增城
赠吾廷介致仕归开化诗四首 其三
于何柏斋奉常宅修会得牛首秋云
高氏祖庙诗 其三
赠地官大夫丹山子赵君迁曲靖太守诗
答侍御朱君诗 其二
送吴北川学士召还翰林重脩大明会典
将之南岳登岸渡武溪过芙蓉寄觉山
虚山公追咏丁香桂洲公约赏碧桃次韵奉答二公
谒石翁墓三首 其一
题毖斋
双松颂通州王彦声侍御行台
丁未七月二日云路七父老携酒过予水帘洞共语甚适
过塘江将访大冢宰王先生有怀阳明
雨登茅山上宫遂宿道院二首 其一
感忠楼诗 其一
鳌峰李别驾暮归鹿步寄之
送汤九山还古冈 其一
两大司空蒋公石庵七十华诞
题石泉精舍图
弘治壬戌仲冬六日予与丹山赵元默归自罗浮复有西云之行予方有事于 ...
送姚侍御奉命之湖广清戎
二子涉长江二章 其二
送卢川归新兴
题第一峰泉二首 其一
奉和琴冈黄大巡次韵石翁钓台之作因送还朝 其二
凝道之什
送夏官正郎伍君左迁安吉判官诗
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 其三
送宪副钱平厓朝贺之京诗
董东湖道卿母挽
奉和琴冈黄大巡次韵石翁钓台之作因送还朝 其一
高氏祖庙诗 其七
送张亭溪少宰终养还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