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湛若水
百万胸中藏甲,悬河口里生波。顾我烟霞何意,无能知我无他。
访庐山白鹿洞 其一
如何瀑布不飞津,秋后山枯山亦贫。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
题衡岳奇游卷赠何生于逵
吾闻衡岳有五峰,十年磊磈吾胸中。去春春风送我游,梯上云雨迷行踪。
回车神游十一拍,一拍缥缈鞭苍龙。何生仙骨何神通,先我飞锡驻祝融。
祝融君须我问讯,朱明小憩待秋风。何生毛骨本仙侣,许执几杖还相从,吾将拉子游无穷。
九思九歌 其二
我所思兮在曲江,帽峰杳杳开书堂。左僯元公亦偶尔,太极心性图相光。
静倚芙蓉以当妓,光风霁月谁能量。我欲往居报郴阳,六邑之士来翱翔。
自挽诗
入山取椑随,为待终焉翁。翁年八十一,三万化翁中。
即尽亦已足,无复芥心胸。昨闭烟霞关,悭不与人同。
今归天堂土,骨肉等蒿蓬。毁誉满天下,同时并成空。
但恨在生时,所志末由从。为子未尽孝,为臣未尽忠。
致君本无术,为民没成功。毁方愧瓦合,直行悲途穷。
今则誓长往,聚散大化工。天道尚去来,人理有始终。
何哉失声哭,虑师迷去踪。贤者或筑室,送客各西东。
追寿莲峰刘郎六十一
莲郎六十重花甲,泉老期颐尚岁寒。共引东溟为寿盏,莲华峰顶寿筵坛。
送总督宋中丞南塘公入坐院诗
同年宦中外,于今馀十人。揆之三百中,三十能一存。
其馀未可计,零星与飞烟。倦鸟思白云,健鹗翀青天。
云散何时合?高歌开别尊。
送陈宜山廷尉奉召北上
多年不见宜山子,到我来时作别筵。三十星霜同榜日,四千风浪各方天。
可堪插翅随凫翥,不尽挥弦送凤骞。北斗瞻依意何极,贯城应在五云边。
春情将至贵县有感而作
青青江蓠草,茫茫隔周道。有女携倾筐,采采忽道暮。
道暮把不盈,持此感春情。自君之戍矣,江草八九荣。
草荣他人赏,孤居益惆怅。王孙归不归,春草飞蛾长。
初宿甘泉山
甘泉合是吾家山,吾都吾号姓亦然。夜气凭空滴沆瀣,天鸡一叫非人寰。
自从山上流涓滴,直至南海浩连天。始知天下地脉,不能以寸而相连。
宇宙不远,人心自悬。吾欲移家于其巅,举手高谢乎人间。
床敷白云,展开愁眉来打眠。
与成孝子诗
操刀取肝时,心手两不知。一念但知亲,安知亲之肢。
不识不知处,可以观天机。自兹通神明,成子其充之。
题扇送平收侄尚恺
小阮能随大阮游,收身连理洞藏脩。收翁巨眼同观海,家学湖西第一流。
百尺竿头今进步,新诗题箑记春秋。
舆疾如罗浮赴约
初定居樵钓,足迹不下山。惟有罗浮念,未能断往还。
今晨妨蹇足,自往谁作难。挥手拨云破,舆疾出三关。
有约汾江彦,无负古林贤。人道在忠信,心期安可愆。
能办千里志,跛鳖到无前。
闻陈黎梁六君罗浮舟中为海盗所惊而归作诗嘲之且定重游之期
虎溪闻虎声,三笑震天地。六逸逢恶少,回车有何事。
劫去罗浮峰,四百三十二。问我重游期,明年正月是。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一
猗乎兰之翳翳,于以采之,于莆之涘。匪色之翳,维德容不比。
何其采矣,以遗君子。
谒石翁先生墓
瑟瑟秋风肃,霜高草木黄。物情何所迫,嗷嗷雁南翔。
美人别云浦,相忆泪浪浪。天地有尽期,炎飙变为凉。
贤哲皆有死,谁为金石刚。念昔我夫子,乘云归帝乡。
迢迢十八载,望之云路长。俯仰松下土,安得不为伤。
贞阳吟
浈阳汇清深,两岸山千寻。倒景覆东壑,返照他山林。
野筱摇壁动,山芭弄风吟。悄然兴我思,愧负泉石心。
南冈挂鹿冠,长流濯尘襟。
续得蒋道林书付鹑野来者颇异之欲条答病未能小诗书扇代启三首 其 ...
毁誉存亡破两关,超然自在出人寰。耄期觅我身无见,得失从谁作往还。
习古斋
习之习之,古自我作。习乎自然,学而不学。化工在手,天机可握。
误笔成蝇,运斤去垩。
送刘生象龙行
博施济众唐虞病,枯槁焉能活辙鳞。满载空言无水菽,飞书留馆两候仁。
游湘湖
始闻湘湖胜,三夜梦见之。先拈龟山香,乃敢陟湖堤。
旁湖山气合,山与云天齐。渐进迷远近,逾深遂忘归。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送林君信节推之台州
赠韶郡侯陈君豹谷考绩之京诗
西征凯旋雅
晓如惠化洞会送吕汝德书怀兼似刘子实
秋官副郎张君允清奉诏归侍其严君天方大夫仲冬七月适遇七十有八华 ...
送黄小江佥宪进表毕还广州四首 其一
宿斗山书院诗
贺中丞半洲蔡公平二南诗
访庐山白鹿洞 其二
题洗罗江司空画菜
敬止
赠易栗夫归安成
送侍御清戎
中秋感兴二首 其一
谒石翁墓三首 其三
海印寺镜光阁登高二首 其二
贺诰封廖五洪学士配江安人双寿歌
作首尾三叠送朱则之还郴阳兼似诸同志 其三
至福山书堂示诸学子诗
张水部惠予浆水玉石砚予视之隐有云气梅干双双侵云月色微耀走笔短 ...
经始壁立洞用前韵 其二
奉贺沈太夫人上寿华诞
戊子三月二日取道毗陵同梁壶山携葛涧周卫诸及游张公洞遂憩茂潭别 ...
送张公度尹贺县
仰宸楼
题横江草堂
赠明卿周君赴衡府伴读
贺周崦山中丞擢司寇二首 其二
赠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次韵答郭总戎武定题烟霞洞二首 其二
送少司徒静庵公迁北部
荣寿诗赠赵廷评崇信归庆严亲梅月翁
太湖二章 其二 西崦
送汤刘二阴阳领职还乡
闻同志诸贤有欲赴观北戒坛者讶之作韵语
登圭峰歌
阅顾新山司徒考绩卷歌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 其四
九章赠别 其二
高氏祖庙诗 其六
于朱玉峰太宰宅修会得匏字
送葛两溪大理赴北
为梁宪甫进士寿亲禄峰六十一华诞
送方金两生还福山诗
题潘司马三锡册后
别后与赵元默言怀四首 其二
夕发广城如江门谒墓晓望西樵怀旧卜之地途中有作
偶笔示张廷佐都司马金挥使
即席送陈梓卿归省携侄来山
漱石二首 其二
赠人出守严州
参赞紫岩刘公有旨取回京用行在八月末予以祭告先之渡江作此奉赠
送胡舍人立之
饮南雄张太守忠爱堂即席赋
送杨上舍相甫之京
贺闻人母太孺人六十六华诞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