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木下秋风起,青山送雨归。日低真见落,云远不知飞。
江色烟中淡,鸿鸣渚外稀。倚阑情未极,寒气湿人衣。
题竹送李司训
送客将归歌复歌,诸生攀挽欲如何。竹枝把作松枝赠,岁晚相看思更多。
次王郡公煎茶行
今之诗伯溪上翁,六年为郡声隆崇。一清如水比泉德,馀兴却慕茶仙风。
贪夫见公不自省,公眼白兮心非瞢。诗来遣吏问茶法,茶法酒法将无同。
酒成曲糵过乃敝,酒之甘苦茶淡浓。竹炉石鼎文具耳,妙手只在调和中。
大才于物无不可,岂以一艺称诗工。何时鼎鼐入公手,汉室行徵黄次公。
惠山泉上节屡驻,甘棠勿伐何丛丛。公虽爱酒不如晋,茶乎谁许唐人仝。
二泉山人爱泉者,欲茶每与山僧假。芝歌未已复茶歌,共喜山中得风雅。
饮公醇者西坡笃,读书茶经犹不足。烹煎未解吾何言,愿乞吴翁为君告。
吾泉上人不欲多,西推山瀑东江波。仲尼饮水别无法,此味不知今若何。
除夕知微馈泉先是有怀因附之
两罂泉水一童来,向日茅堂午正开。谩谓清风无可报,雪中诗为寄僧裁。
钱元抑春日过访用文内翰韵 其一
旧隐归来已十年,风波回首几推迁。如闻野史新评在,勇退人今又姓钱。
送黄司训
春江渌净带晴烟,晓发苍梧万里船。酒尽长亭宾客散,有人极目楚南天。
钱元抑春日过访用文内翰韵 其二
记得湖南节偶停,曾将新政问朝廷。草蔬解后衡山子,相对琅函眼共青。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二 水鉴楼
楼吾俯兮清流,流之汇兮幽幽。日徘徊兮延伫,将舍此兮焉求。
送葛泉州
老称汉吏尚青年,路指南闽上越船。何郡独非盘错地,吾山元有洌寒泉。
田田麻麦东风雨,夜夜星辰北极天。行过莆阳烦问讯,素翁庄在野云边。
为冯廷伯题画 其二
茫茫碧海上无天,何处乘槎不是仙。回首汉廷千载矣,令人却忆问津年。
海棠 其四
草径晴嬉孺子牛,花经新雨是天休。李三郎畔频移座,黄四娘边漫系舟。
画笔可无才点染,诗家愁有韵拘囚。吟馀再读青年赋,却笑杨园猗亩邱。
与王德华别
初辞浑河津,轻舟疾如驾。相逢忽相问,兹会乃天假。
去来各匆匆,聊此半日暇。对君新凉馀,王事深慰藉。
东藩税方逋,北徼师未罢。悠哉远臣心,焦劳达晨夜。
谓予汝何言,予有再拜谢。依依复依依,孤舟竟东下。
喜王山长至在超然堂作
山长南来如旧约,初成春服又新堂。清泉偶怪乾时细,白日真从静里长。
云外诸峰轻露碧,风前百草暗传香。近将定性书重检,点易台高坐夕阳。
为钱忠言题画
偶舣北来棹,淮阴听晚钟。明朝渡江去,秋浦采芙蓉。
拟子陵辞
陵来为臣。陵亦有言,辅义怀仁。吾丧言守。臣于何有。
陵去为友。客星犯兮,日月光。故人卧兮,江湖长。来时心,去时迹。
山有云兮,江有石。
容春轩六咏 其三 先春台
两树分红白,同然见复心。开花还结子,吾道古犹今。
海棠 其五
春声初听盎中牛,已分花开到此休。已使韵能回俗驾,未论材可作仙舟。
云横极浦愁湘佩,雨暗长门泣汉囚。千古丽情谁买得,榆钱空有积如邱。
赠徐东之
姓名已上古灵章,却忆江南水竹乡。忧似唐衢无涕泪,古松阴里啸声长。
吴太史画册
云飞本无意,鹤鸣复何心。危登复长啸,我亦开吾襟。
云哉承我御,鹤也起我吟。兴至不自知,天地高且深。
俯仰八极中,悠悠怀古今。
山中送春三绝 其一
三月中旬已送春,蔷薇架畔木香新。能黄能紫非无色,终与东风隔一尘。
屯田二首寄胡用晦 其一
从军古云苦,况复远戍边。强者乘障去,羸弱乃屯田。
恶土不生草,漠漠沙兼天。犁锄亦病甚,幸免荷戈鋋。
但得烽火息,聊以延岁年。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为顾西津题画
山中看梅简如山襄甫 其二
宜黄秋日用韩韵
送过钲用夏方伯韵
雨后登华氏东冈
以蜜术问南沙
别后奉寄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五 静清深处
为华文远题画次顾东江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八 留月峰
春日怀僧知微
追次秦中斋先生韵赠潘玉林
寿九十翁杨守愚
次韵荅见素先生
江上瞻云为夏少参赋次涯翁先生韵
寄吴嗣业
将至安仁秦择之来迓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十 花源
夜坐复用韵寄与成
青山歌
王中书画菊
赠惠训术秋山
寄钱子推是日子推宿山中
雨中次文玉
思东为王世臣题
寄谢陈中丞
赠刘用熙次白岩 其二
灯市追和钱希翁
谒文信国祠
舟中和唐诗五首 其三 岳阳晚景
次见素翁送子 其六
和浦文玉观水 其一
建昌道中见杏花
点易台右得泉
新泉杂诗 其二
与成与与新复至
洗石 其一
春思集古四首 其四
新泉杂诗 其一
鹅湖先生以閒居二绝见寄次韵奉答 其二
立晓日山中与国臣弟饮泉上
送程副使用素翁韵
闻庞方伯元化讣
分题黄鹤楼送少参丁元德赴湖南
擒虎行
剑江道中
次卢师陈感事一绝
送潘之达之遂安
春日观画于成汝从宅
雨中柬文玉 其二
生日避客山中客有过者作诗谢之时新作精舍之街赋以兴焉
元夕过吴永年茗坐其孙某侍而弹琴
赠王古直二首 其二
山中漫成
三千牍
云庄十石辞 其十 拱北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二 滴露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