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邵宝
草堂白下几相寻,春燕秋鸿远竟沈。鲁国尚存周乐谱,吴歌还和楚人吟。
閒随酒榼山山胜,老向书檠夜夜深。他日一言君误矣,百年高谊独铭心。
知微病口占问之
秋雨山僧病,经旬我不来。夜来来老圃,报我桂花开。
闻时事有感集李四首 其三
长鲸正崔嵬,世路有屈曲。自挟两青龙,挥手折若木。
沿芳剧春洲,凤饥不啄粟。楼船几时回,秋露白如玉。
王友石枯木竹石
何处萧萧玉数竿,树边石畔晚风寒。王郎标致元如此,每向人家画里看。
谷日阴寒微雨寄友用前韵
春来何处去何之,江郭寒多意故迟。江亦有情争欲吐,草应无力暂如萎。
迎盘送菜吴人俗,拔剑弹琴杜老诗。最是三桥灯市近,与君先订上元期。
次见素翁送子 其七
用世无能且病身,却劳长者寄书频。慈闱春酒堪时献,岁有山田亦未贫。
伯川以生日诗来口占代柬
谢客不谢诗,谢诗应太俗。笑舞老莱衣,高歌对慈竹。
将至广信寄娄诚善 其一
二月书来自蔡登,南楼病榻几青灯。灵山雨后明如许,渴思令人一夜增。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二 湍涧
七池流且汇,一水犹在山。萦回忽成文,至此将下田。
容春轩六咏 其二 拟渠井
横渠复古心,纸上聊云尔。我画我中庭,亦复横渠纸。
题画寿周秉道
郁郁顾山树,青连东海天。几家能卜世,此老夙称贤。
大隐非居市,长生不问仙。骑迎侯子左,鞭让祖生先。
兰已充佳佩,芹将荐御筵。舟横江北渚,剑倚斗南躔。
传业书签万,生涯食指千。初心三岛日,晚兴五湖烟。
榻下欣留客,旌招耻赴田。少微知此野,大耋值今年。
独鹤吟筇畔,群鸥钓石边。慕亲题感怙,怀世赋思玄。
人士缁冠雅,儿郎綵服鲜。夜深销短烛,冬煖谢轻绵。
永日方嘉燕,清风复大篇。贤甥献春酒,侑以惠山泉。
新泉杂诗 其四
清看滴滴松梢露,静爱源源石罅泉。滴滴休誇天上水,源源须识地中天。
龚守诚为山于水北庄诗以讯之用玉林韵
却对真山作假山,白云来往隔松关。屐从一径委蛇处,亭在双峰掩映间。
地僻有人能散逸,时清何物不幽閒。二泉精舍长邻近,日见林翁杖屦还。
闻李絅庵计
逢人每问李蓉湖,晚兴春来倩杖扶。画有幅巾真称尔,传无椽笔枉教吾。
全归地拟诸君子,终养天成一丈夫。他日遗文何处觅,平生碑板满东吴。
冬日山行与从者二僧 其一
肩舆乘兴入山中,晴爱西风带北风。指点听松庵外路,冬青树老子初红。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三 风竹轩
庭翛翛兮疏竹,回岩风兮鸣玉。轩吾倚兮无言,羌独歌兮淇澳。
春思集古四首 其三
维昔逢休明,朝游登凤阁。端饰相招携,未尝废丘壑。
且还读我书,极望无崖崿。遥心逐奔龙,双阙百馀尺。
幽缄候君开,晦明如岁隔。盈盈一水间,勤思终遥夕。
新泉杂诗 其六
滴露泉边听玉声,万峰无籁昼琤琤。报时不用莲花漏,一息中涵万古情。
和丁仁夫梦中忆涣然亭
三子从容侍一亭,夜深灯火共谈经。因君却愧蒿庵意,曾许春风点瑟声。
雨中次文玉
庭下双松相对清,东风吹花松子生。四檐飞雨葛衣薄,一径带云藜杖轻。
课诗未足销多暇,戒酒非关爱独醒。何处沧洲堪一眺,已知吾道负冠缨。
王郡公命善权僧访予山中因遣僧圆金驰谢
郡守题书走客僧,惠山方丈路登登。东坡兴远公真是,彭泽风高我未能。
皂盖来时随一鹤,青松阴处驻双藤。此情久待成图画,独倚西楼望不胜。
邵宝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625篇诗文
补洛中越歌三首 其二 河女之章
闻庞方伯元化讣
为冯廷伯题画 其一
王中书画菊
次见素翁送子 其五
寿毛都宪
西轩子岁暮东还
张山扫墓归途有作
松风阁坐圆金方益二僧和莫东川诗来呈用韵赏之
春日山中漫成
送刘用熙
慈溪陈隐君七十
又明日作
素翁诗来内改一联乃复次韵以答
暑坐追次文正公韵怀守溪先生
舟中和唐诗五首 其一 游少林寺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二 容春阁
秋日谒张中丞庙有感
过昌山用欧阳圭斋韵
以蜜术问南沙
为俞实斋题画
奉寄沈提学先生 其二
又荅林镇江
登华甥西楼用唐人韵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四 瘗卷邱
留别娄诚善
读冯廷伯元始剩语三绝 其三
赠徐岳峰少邃用邃翁韵二首 其一
建昌分司古松
慧山书院十五咏 其十三 两知亭
送李白夫
费母寿歌
赠刘衢州
松风阁追次莫东川韵二首 其二
十月望日冯按察邀予登璨山高处观庐仙丹井至于新筑中台上台述兴二 ...
见松子
至亡女七儿墓
松棚歌奉次涯翁先生
冉泾书院十二咏 其三 燕居亭
观冯廷伯园池湖石
开先僧送泉水
秋夜宿超然堂
八月二十九日门人华云来自汪司成器之所致吾师少师西涯先生之讣哭 ...
为华汝德题画二首 其一
弃儿叹
题黄明甫扇
巨然山寺图用虞邵庵韵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十三 钓矶
追次秦中斋先生韵赠潘玉林
渊明图为邃庵先生题
次见素翁送子 其二
松风阁追次莫东川韵二首 其一
赠郴阳何都宪子元巡抚云南 其二 述职方事
云庄十石辞 其六 青野
奉和西涯先生春日书怀二绝 其二
侯职方书问我冉泾听松二精舍诗以为荅
点易台观泉
惠山杂歌 其四
用前韵寄秦中丞
观荷永言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