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汝南先祖姑太宜人

咏汝南先祖姑太宜人

明代 申佳允

月旦高悬画荻堂,神从地下欲相将。婺星久照宜人传,皎日长垂太史章。

有子能存千载祀,此身不死百年康。于公驷马临祠宇,彤管香留郁秀芳。

诗人申佳允的古诗

元夕雨雪戏占 其二

明代 申佳允

元夕燃灯阴亦暖,红裙谁耐坐深闺。只因笙管吹心去,新著春鞋不怕泥。

传胪日马上口占

明代 申佳允

马逐香尘走帝邦,雪霜十载破萤窗。沙堤揽辔频回想,敢竞看花汎曲江。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九

明代 申佳允

章台柳色应知改,回首青青可奈何。莫恨瑶台无尔伴,云中好去觅仙娥。

于蕃侄备兵颖上过仪信宿

明代 申佳允

丝纶新下五云间,剑佩翩翩侍从班。屐踏衙斋惊齿折,铙歌吹送八公山。

冉子祠

明代 申佳允

烟火寥寥瓜井村,秋风落日伯牛坟。岿然老树碑阴矗,岚影波光拂垄云。

仰止斯人名不腐,科悬德行书悬谱。平原宾客气如虹,沙草榛芜何处土。

半世车尘历落中,九京赢得郓侯封。一抔伏腊惊樵牧,灵雨春滋卉木秾。

传浴温泉事恍忽,石青篆碧探残碣。闻风兴起古今情,何问衣冠何问骨。

游清凉寺登江山一览亭

明代 申佳允

树杪风高四望山,青回幽径竹閒閒。青浮烟雨霏微合,日拥江湖指顾间。

丝管纷纷吹客袂,香林寂寂倚禅关。千秋罗绮胭脂井,消尽莺花载酒还。

李映碧给谏谪归 其二

明代 申佳允

醉酌春明酒,高雯漫远潮。挂帆江国邈,弹剑野云遥。

赠李台臣 其一

明代 申佳允

关塞笳声动角弓,春愁摇落旅烟中。绨袍缱绻燕门月,綵笔纵横汉苑风。

春雨一灯寒夜碧,浮云双阙夕阳红。千秋莫负蒲轮意,曳履传家属钜公。

登卢见白新楼 其二

明代 申佳允

空斋不耐寂,乘兴数登楼。问月敲棋夜,翻书下榻秋。

烟光四野合,云树一天浮。吟眺浑忘去,凭栏豁醉眸。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其三

明代 申佳允

花枝浓淡映青阳,把酒轻浮琥珀光。愿得年年春色懒,红梅香递九霞觞。

赈饥

明代 申佳允

群盗猬河北,长堤啮阳侯。顾兹孑遗黎,能无惕惕忧。

捧檄煮粥糜,晨起验斛区。伛偻积厂市,匍匐饱菑畴。

寒风何淅淅,野杵亦叟叟。呕心输粒籽,屈指数麦秋。

缓徵白骨起,减租菜色瘳。耘兹一寸田,何必万石麰。

抚字苏蔀隐,陋彼移粟谋。

搏云吟 其十

明代 申佳允

太乙玄根法海尘,纵横龙虎位仙人。个中认取真开落,水涸霜销万树新。

赠卢十二竹枝词十二首

明代 申佳允

梅花破腊发琼枝,乍转东风淡荡时。天上恰开王母宴,仙郎醉捧紫金卮。

赠李聪峦 其二

明代 申佳允

孝廉船泊藕华滨,醉眼横看捧檄人。醉色虹霓龙剑气,十年风雨建章春。

浮云碣石金茎瑞,池草寒塘玉树新。落落中原吾辈在,花砖睥睨绿莎茵。

搏云吟 其十一

明代 申佳允

摩天霹雳石尤风,鱼静蛟潜澹碧空。脉脉净香焚柏叶,五湖烟雨恰相容。

怀卢邻虚

明代 申佳允

南浦春深汎鹢舟,烟光树色午桥头。吟魂幻作清漳梦,舄影双飞刻凤楼。

怀归 其十七

明代 申佳允

城角高楼起,清辉眺碧寥。凌风堪拂袖,凭槛任横箫。

放浪浮鸥屿,艰危悟鹿蕉。旱蝗千里赤,三径已萧条。

赠建德徐君显

明代 申佳允

有客清源来,萧寺倾谈吐。翩翩文献家,季叔徐工部。

工部涖荆州,司李迁广武。手不持一钱,儿卒诧清苦。

布素屏绮罗,脱粟绝羞脯。志不在饱温,面目存酸腐。

性复好施予,不但无所取。入啬出偏奢,萧然一贫寠。

典舆佐饔餐,卖襦赈鳏姥。任满升冷曹,厂署清源浒。

清源何繁华,工部视如土。亦如广武时,闭眼却阿堵。

貌癯弱不胜,那复见华膴。贪世获兹人,是谓今而古。

北斗仰高风,忽于犹子睹。了无膏粱容,落落一叔父。

不敢款酒肴,况乎给资斧。犹子岂为奇,孤高世德谱。

飘然上平阳,倾盖情如缕。赠以玉壶冰,工部应无怒。

元夕雨雪戏占 其三

明代 申佳允

灯花影里如云乱,笑语喁喁怕失群。冶兴未阑鸡早唱,床头盼杀醉郎君。

连白石前辈赠鹁鸽翁诗一章后学申子偶读而壮之次其韵

明代 申佳允

莽莽寒烟矗,苍茫关树深。山青碑是史,官墨野存箴。

万乘批鳞气,千春仗马心。岁寒诗句在,倚剑雪花侵。

申佳允

申佳允

申佳允(1602—1644),本名申佳胤,明末官员,《明史》避雍正皇帝胤禛之名讳而作申佳允,申涵光之父。字孔嘉,又字浚源,号素园,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南京国子监博士、大理寺评事、太仆寺丞等职。甲申之变,佳胤殉国死节,赠太仆寺少卿,谥节悯。入清,褒扬忠烈,赐谥端悯。有《申端悯公诗集》、《申端悯公文集》传世。► 15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