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兴十六首 其九

古兴十六首 其九

宋代 沈辽

百草皆有种,风土不可移。甘辛与美恶,所得自适宜。

东家鲐背翁,前日乃婴儿。耄倪寄百年,谁可强扶持。

芳华有不实,不实未足悲。神仙不死药,多采南山芝。

诗人沈辽的古诗

庭柏

宋代 沈辽

郁郁庭下柏,何年移此栽。虽然失地性,本自凌云材。

不复鸾凤集,空馀鸟雀来。谁为许长史,拔宅去尘埃。

台下 其二

宋代 沈辽

石台竹径自天成,细草芳花随地生。白发老人无是处,一枝枯竹伴经行。

招静之

宋代 沈辽

浙西夫子蚤相陪,解印新从海上来。借得溪边五亩宅,与君共酌任公台。

湖亭怀子美

宋代 沈辽

秋来湖亭谁与乐,荷华半摧柳叶落。荷昔榜舟乘夜月,行觞数与君相酢。

如今一西复一东,有如萍苴流水中。白头无心治世故,何时胜处重相逢。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二

宋代 沈辽

白发生来何可惊,不求杂食岂须耕。山间一榻无馀事,但看山花枯复荣。

清泠台

宋代 沈辽

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

清冷亦强名,指象真砰砰。落落晞白发,身世秋毫轻。

花药尘外亭

宋代 沈辽

导师昔示化,灵墟肇开凿。山间百草花,救病皆为药。

尔来三百岁,法音亦间作。为人布福时,随缘四丰乐。

然师法王嗣,金锡中天落。海众蚤知归,天龙欣有托。

鼎新金布地,烟云助回薄。岣嵝对岑寂,潇湘供盥濯。

维摩老且病,身世两无著。行期过丈室,为我探泉壑。

答金山禅师

宋代 沈辽

远公手札远相招,陶令怀归正郁陶。遥想宴堂长夏静,坐临江水看风涛。

奉酬伯昌志国所示古调

宋代 沈辽

馀景避世欢,栖迟在丘壑。公子引车骑,相访南山崿。

长离舞员嵩,同为九皋鹤。晚节虽殊途,彷佛当年乐。

间关幽鸟哢,凌乱馀花落。春风岂有意,群生自回薄。

夙昔钦二妙,联函得佳作。顾予非季子,何足闻古乐。

葩华玩洒藻,银钩窥雅博。故知霄鸿意,不为尘埃铄。

吾蚤拙世用,投老更衰索。惭无锦绣段,何由报金错。

观大水望朝阳岩

宋代 沈辽

前日岩间欲结庐,下眺江水百步馀。春水溅溅出乳窦,青山白石半洿涂。

不到津头已三月,谁知江水涨天墟。遥望横流不敢济,岩口已有人罾鱼。

次韵答楚兴

宋代 沈辽

落莫馀生何可同,正如枯死道边蓬。随风流转惟无定,定处由来自性空。

寄赠伊先生

宋代 沈辽

在昔齐光禄,招余访仙宫。崇岩九叠峻,行望庵前松。

下马过星坛,超然挹孤风。华冠映绀发,谈笑想鸿濛。

饮之青菁饭,喻以朝元功。顾余方羁束,焉能谢人中。

闇黮七八岁,日月何匆匆。吾非久寐客,不烦一言攻。

己知弃宠辱,安能为世庸。还丹何时就,白云弄秋空。

相望江湖上,杳杳复蒙蒙。

次韵酬公夫二首 其二

宋代 沈辽

海舶不来官事闲,朝云夕雨看西山。强从委吏心虽易,欲避宵人势亦难。

卧探古书聊自适,醉攀庭柯幸怡颜。因寻旧友清欢意,犹有榴裙数处斑。

顾浦观潮

宋代 沈辽

放舟顾浦望江流,烟雨冥冥小麦秋。长忆故园游观乐,不知此地有潮头。

金山窦觉师

宋代 沈辽

不安圳亩强西游,二月春风占渡头。寄语道人莫相笑,归时迎我到瓜洲。

古兴十六首 其九

宋代 沈辽

百草皆有种,风土不可移。甘辛与美恶,所得自适宜。

东家鲐背翁,前日乃婴儿。耄倪寄百年,谁可强扶持。

芳华有不实,不实未足悲。神仙不死药,多采南山芝。

清泠台二绝句 其一

宋代 沈辽

山前缭绕白云飞,山下溪流那复回。不向此间休歇去,宁将白发污尘埃。

绿发

宋代 沈辽

少年爱绿发,栉沐对春时。多病久衰瘁,感事还成悲。

昔人宁非我,我意顾何知。不须下照水,始识无生岐。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宋代 沈辽

前日使君佩铜鱼,雅望已合升华涂。一遭黯黮诚非辜,人为叹愤我若无。

夷州已非人所居,况复筦库治赢馀。幸及瓜时笑还都,襟怀落落真丈夫。

寄赠舒州徐处士

宋代 沈辽

昔爱灊川游,青林覆幽石。道人携手行,萧然名山客。

谁知堕世路,譬如羁飞翮。林皋未脱去,纷纷头欲白。

轻负皇人经,犹怀稚川策。幸已弃韦带,远谢功名迹。

聊希闭关士,正苦身为役。别来二千日,还丹应有获。

毋忘绛囊赠,使我升仙籍。将酬金镮脆,青绫三万尺。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