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西舍

西舍

宋代 沈辽

壮志已谢不复寻,无赖老境行见侵。已知筋力不自任,况复华发如霜林。

少年裁诗喜言老,谁知老大都无心。闲学维摩坐禅定,户外唧唧鸣幽禽。

诗人沈辽的古诗

将行寄蒋三

宋代 沈辽

春风迎我到荆溪,行看秋成忆故畦。乘兴去来何可恨,为君引领隔湖西。

次韵答陈生问禅

宋代 沈辽

从来多事笑归宗,我已无心岂有通。我士犹能知梦梦,世人何用更空空。

江头冷落三秋月,山半支离一病翁。不到古今能与否,林间拭目看来鸿。

赠夹山长老兼示石门蹇大博

宋代 沈辽

古佛不灭法,处处唯青山。如来大道场,多出荆湘间。

吾闻夜山胜,欲往倦跻攀。一接老师语,已如陟孱颜。

秋风孤猿啸,绝壑古松殷。夜半天乐清,龙象稽首还。

为我告卓令,法乐元非艰。欲令沉痾愈,邂逅医至闲。

春日二绝 其二

宋代 沈辽

寂寂山间谁与言,闷搔短发向香烟。死灰朽木君知否,不似胡人面壁禅。

复和 其二

宋代 沈辽

耆窟清谈妙,少林方坐禅。于世诚大事,投机非小缘。

休公祗弹指,□老呼苍天。子能分半座,为画相光圆。

寄题僧荣妙胜斋

宋代 沈辽

婉婉江记室,故庐在西陵。畴昔文雅地,何年钟梵兴。

越江下朝海,门前绀波腾。苍茫梦笔事,谁似画桥称。

世道久蒙昧,至人绝勾绳。名存谁有实,身往复奚凭。

万生着动静,其初匪云应。纷然竞其趣,自知远真乘。

上人学智者,高谈信能承。知以妙为胜,新题敞相仍。

色相不足誇,是境方清澄。行期授记诲,为我比然灯。

初创二山

宋代 沈辽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招静之

宋代 沈辽

浙西夫子蚤相陪,解印新从海上来。借得溪边五亩宅,与君共酌任公台。

奉谢上官令诗卷

宋代 沈辽

一轴新诗锦不如,何为轻易赠狂夫。巴山楚水无穷胜,不必王维更画图。

林平 其二

宋代 沈辽

河边柳眼澹烟浮,腊破春归一岁休。不复平时羁旅恨,离明还泊北城头。

寄处善不动庵

宋代 沈辽

莫笑当年梅子真,区区吏事走风尘。风尘自是南昌事,谁识庵中不动人。

池阳 其二

宋代 沈辽

水南残钟水北清,浮云断处玉钩明。持杯欲饮还看帽,十里春江如镜平。

阳羡浮翠亭

宋代 沈辽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鄞江上作

宋代 沈辽

秋潮拍江余欲去,二年穷谷江之下。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

古兴十六首 其一

宋代 沈辽

朝亦看踰山,暮亦看踰山。芳华春树外,古澹白云闲。

绝顶有池水,昔年栖玉颜。妙灵想不驻,缅慕何由攀。

西上

宋代 沈辽

一年为客厌西东,白发生来百事慵。道路莫惊行李薄,初无盛意学终童。

泰叔求桂浆

宋代 沈辽

越人远寄桂花浆,敝屋欣闻破鼻香。遽遣小奴分送客,夜来已败不堪尝。

观蕉叶二首 其一

宋代 沈辽

春阴薄薄压轻寒,朱槛无聊愁梦残。唯有庭蕉会人意,芳心欲展复微攒。

和李泰叔

宋代 沈辽

一身已与世相违,宁假虚名竹帛垂。老去读书聊自遣,病多饮药倚支持。

长因斜日增离恨,却有秋风慰所思。屡辱高吟不即报,使来多值欲眠时。

寄道辅

宋代 沈辽

髯弟南来白发垂,襄阳夫子最相知。襄惶河外元戎客,冷落江南夜半棋。

云外渺瀰帆信隔,秋山重叠驿书迟。何缘得与君相会,共醉山前白玉卮。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