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泊磁湖

初泊磁湖

宋代 沈辽

归舟不解洞庭帆,舟上骚人雪满簪。小驻武昌江北岸,春风今夜泊江南。

诗人沈辽的古诗

仙居阁

宋代 沈辽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至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赠长芦福长老

宋代 沈辽

达摩西归不记年,雪山消息更茫然。行人不会真如事,唯爱长芦含暮烟。

奉赠行师参慎禅师

宋代 沈辽

观音二十五圆通,止在禅师一指中。金钵直随流水去,不须芒屩更西东。

古兴十六首 其四

宋代 沈辽

修道须阴功,留侯亦何为。区区欲报怨,方为帝王师。

辟谷学赤松,强为女子饴。黄石更殉葬,空令后人疑。

初创二山

宋代 沈辽

左山丛古木,萦带多美竹。右山少平地,硱磳断苍玉。

于此岂无竹,萧疏倚岩谷。上参九顶道,俯浸青溪澳。

于彼岂无石,嵌崖大如屋。景业读书处,基构有遗躅。

始吾购二山,何为不相属。中间古兰若,台观当山腹。

岩洞九十七,龙蛇所潜伏。昔人作轩榭,高深寄林麓。

我乃巢西崦,手自亲锄斸。青溪漫无际,岛屿相重复。

雨馀山更佳,春流涨平峪。下瞰池阳市,修烟弄芬馥。

大江天上来,淮山点眉绿。老夫岂无意,落日傲鸿鹄。

东岭亦诛茆,小庵粗容足。六峰引南睇,九华势相续。

白云与谁期,千载媚平陆。清旷无俗韵,修明资远目。

去秋已种麦,今春复栽粟。野老岂余欺,东坡幸膏沐。

二山谁与适,最与枯藤熟。相见讵无人,顾我真麋鹿。

百年一瞬事,何暇知委曲。得此化馀年,不问君平卜。

苏武归汉图一首

宋代 沈辽

苏武不辱汉廷节,生辞匈奴归北阙。胡服椎髻李将军,反袂悲号与武别。

阴山茫茫天将雪,北风吹旗旗欲裂。金瓶酾酒具未设,胡儿解鞍沙上歇。

使者左骖黄金玦,紫骝白颠推奇骨。

山前牧羊原野阔,汉日正斜发未〗发。

从官挥涕不敢谒,掺袪欲究胸中说。青海厄穷十九年,来时壮强今白发。

同行吏士半物故,韬中节旄尽落脱。将军鸷忿不可夺,老母已诛族已灭。

心知罪恶上通天,甘死胡尘同断蘖。功名逆顺虽不类,胡汉死生从此决。

夙昔遗芳在图史,追想山川一骚屑。巧工寓意在恍惚,墨妙笔精世称绝。

唯有千秋不断情,至今亭亭陇头月。

新作小屏

宋代 沈辽

少年喜读书,偃仰在方床。不知昼日劳,常爱秋夜长。

炯炯户牖明,翳翳灯烛光。我乐自有趣,骅骝步康庄。

道学贵深思,千古浩无方。投机践圣域,所戒怠且狂。

常鄙小人儒,不能志轩昂。蹈袭已陈语,何为浪皇皇。

尔来四十岁,鬓发已如霜。回首念畴昔,此意殊未忘。

曲屏倚方枕,可以寄彷徉。诲言示稚子,朝夕当此强。

清泠台二绝句 其一

宋代 沈辽

山前缭绕白云飞,山下溪流那复回。不向此间休歇去,宁将白发污尘埃。

奉谢上官令诗卷

宋代 沈辽

一轴新诗锦不如,何为轻易赠狂夫。巴山楚水无穷胜,不必王维更画图。

林平 其二

宋代 沈辽

河边柳眼澹烟浮,腊破春归一岁休。不复平时羁旅恨,离明还泊北城头。

湖亭怀子美

宋代 沈辽

秋来湖亭谁与乐,荷华半摧柳叶落。荷昔榜舟乘夜月,行觞数与君相酢。

如今一西复一东,有如萍苴流水中。白头无心治世故,何时胜处重相逢。

石燕坡

宋代 沈辽

祁阳县南石燕坡,骤雨乾时燕子多。行李萧疏常畏雨,谁能驻马待滂沱。

江水二首 其一

宋代 沈辽

江水入溪来,无复故溪处。山前浮大故,前日行人路。

遥堤半灭木,茅舍驯鸥鹭。始知南山远,欲往不易渡。

世事宁有定,吾生若朝露。大海为陆陵,昔人非大悟。

寄老石

宋代 沈辽

老不在发白,此态渐自迫。唯老不在我,寄老山前石。

朝来石上坐,云气湿衣襞。夜就石上眠,月影照岩壁。

何为市南老,一欢复一戚。啧啧恨身老,更以身为役。

人言老且死,老死何足惜。昔人有至言,人命在一息。

清泠台

宋代 沈辽

清泠不在境,石峤乃天成。我无卜筑功,为台亦强名。

南山岂不佳,不见浮云生。青溪淡无绪,何处宾鸿声。

谁云饮酒乐,正欲乱其明。不知弹琴士,何用物外平。

清冷亦强名,指象真砰砰。落落晞白发,身世秋毫轻。

和颖叔西园春宴

宋代 沈辽

闲居喜游览,啸咏待春风。春风来无逆,潜将群卉通。

卧龙形胜地,矢■鉴湖中。府寺压山起,亭台俨穹崇。

幽翮弄新俦,夭葩散珍丛。弱柳不胜妍,修烟杳蒙茏。

太守乐邦人,纵观迨时丰。天边振箫瑟,缥渺大鳌宫。

游人竞行乐,十里画罗红。金绣不誇富,随珠巧玲珑。

眄睐斗舟剧,欢呼金鼓雄。踌躇水中巧,公子射雕弓。

神技穷怪变,舞衣事雍容。草树日欣欣,笑语咸嗈嗈。

念此骀荡节,众乐兹无穷。吾昔事冶游,浚都盛朋从。

迩来翻澹泊,白发成衰翁。欲进一樽酒,坐来还无悰。

追怀少年趣,那知化人功。慷慨芳树下,日斜万人空。

喧呼趣归驭,璧月生帘栊。

寄处善不动庵

宋代 沈辽

莫笑当年梅子真,区区吏事走风尘。风尘自是南昌事,谁识庵中不动人。

婆娑亭

宋代 沈辽

老不为白发,老态自婆娑。风力日已铄,流光能几何。

悯悯去世网,蘧蘧寄岩阿。无令后生笑,隐几学商那。

西上

宋代 沈辽

一年为客厌西东,白发生来百事慵。道路莫惊行李薄,初无盛意学终童。

零陵观大水

宋代 沈辽

春雨淫不已,江水一夕涨。初闻渐其一,离明已三丈。

老弱走山去,浮沉困丁壮。高楼半欲没,木杪维舟舫。

睢阜已怀襄,那能辨闾巷。升高瞰其下,犬牙萦叠嶂。

始知地形隘,何由保无恙。湘川浩东下,其势不相让。

安得驱山泽,移徙就空旷。市井安且平,黎民获生养。

群流亦适性,千里肆夷漾。斯怀知未遂,蓬茆独怊怅。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