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沈辽
悯悯久同巢幕燕,翩翩今作北归鸿。湘山潇水愁无度,更泊孤舟夜雨中。
奉赠仲益南上
昔日钱塘布衣客,画舸摇摇出淮北。画间新佩青铜章,行著绿衣归故国。
汉水西流云梦泽,高堂老人头未白。兄弟频年收美科,公卿要途声寂寂。
公车荐章动盈束,万里青云不遗力。老夫在吴始相得,惠停高车践荆棘。
相见匆匆如梦寐,尔来无复人间迹。子方策名在清时,霜天正可抟鹏翼。
遥知后会不可期,吾心已作南山石。
澧州水
火行厌袢溽,阴雨重为沴。时序亦已僣,衰羸顿知敝。
苍茫洞庭上,五江剧奔逝。民阽为鱼忧,浮桴具生计。
吾乃羁旅人,高轩俯东势。携持顾未免,仁心安所济。
冒轶瓜瓠区,平原信容裔。池荷失清赏,流萍荡阶砌。
咨嗟竹窗卧,凄风振衣袂。欲谋一觞乐,幸来豁蒙滞。
初耕东坡
观田东坡去,春事日已揭。耕破岭上云,凿开岩下月。
种我十亩粟,中有薇与蕨。优游卒岁事,山前梳秃发。
古兴十六首 其三
我不叹白发,安得新少年。往者不失势,后来岂能贤。
世间亦多士,倚伏良有缘。寄语夸夺子,古人已皆然。
仙居阁
鹤驭已归三十春,至今重阁无纤尘。至桃谁知天上事,白骨不驻城中人。
门外江流似平昔,林间鸟雀空悲辛。当时留侯强辟谷,黄石老翁悟终身。
湘中宿台步寺
湘源初甚微,屡挹不满缸。比至台步虚,泛泛为长江。
虚头市初集,鱼豆皆成桩。夷獠不识人,笑鬻彘与厖。
绿荷竭苞苴,人散谁复撞。鸥鸟亦来下,酒旆停空杠。
我来憩桑门,竹户映蓬窗。夜寝那可寐,江流正淙淙。
过李氏澹塘别墅
渊明昔已爱吾庐,我亦悁悁忆故居。君有东皋千束稻,山前更望澹塘湖。
奉送马令归长沙
腰间新佩临桂章,归著綵衣拜高堂。鸿雁知时自翔翥,骅骝得路方腾骧。
正烦弦歌治疲俗,仰看干羽来降王。憔悴山间老迁客,不能相送出潇湘。
次韵酬楚兴三颂 其一 答设斋
莫欺隐几维摩老,不为文殊不设斋。寂寂青山何所有,霜风落叶满空阶。
偶寄林夫
南山雪未消,秋浦春太早。柳萼为谁开,梅花同我老。
少年薄游意,落日晴空杳。林下寂无人,烟外啼幽鸟。
赠王伯虎
盛暑剧焚燎,深林称幽栖。衰残不胜事,遂得休天倪。
重关人响绝,悯默与时违。慨念百年乐,誓将老锄犁。
吾子造府戟,勤拳苦攀跻。乃欲强访我,清言相与稽。
君方事轩冕,我乃乐山溪。所向适殊途,安得问軏輗。
要我有所赋,将报锦与绨。病思何足云,有愧测海蠡。
鄞江上作
秋潮拍江余欲去,二年穷谷江之下。疾目不瞩西飞鸿,幽怀长寄斜阳树。
且余欲行去何之,白云缭绕故山栖。苍颜终不为人役,不妨抱瓮治田畦。
西上
一年为客厌西东,白发生来百事慵。道路莫惊行李薄,初无盛意学终童。
古兴十六首 其四
修道须阴功,留侯亦何为。区区欲报怨,方为帝王师。
辟谷学赤松,强为女子饴。黄石更殉葬,空令后人疑。
丧表姑挽词 其二
忆昔祖姑前,曾观八法妍。常嗟道韫在,终愧右军传。
幻化已委世,清明当作仙。松门一长恸,丹旐上新阡。
初闻鹤唳
海天寥寥禾黍秋,人籁已息烟雾收。数声鹤唳草堂静,何苦更向咸阳游。
清晨
清晨振衣起,起步芳池侧。徘徊俯丹槛,倒影见攲魄。
不识嵇中散,定非风尘格。长怀谢灵运,本自林泉客。
吾衰厌世道,不以形为役。顾非冕弁人,冕弁匪所适。
观蕉叶二首 其一
春阴薄薄压轻寒,朱槛无聊愁梦残。唯有庭蕉会人意,芳心欲展复微攒。
池阳 其三
寒烟寂寂锁清溪,圆月亭亭上曲堤。小杜风情遥可想,闲调丝竹舞金泥。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五
阿弥陀佛一炉香,欲道知时已是狂。若得医师除我病,何烦筋力更求方。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215篇诗文
赠夹山长老兼示石门蹇大博
洞庭山雪
复和 其二
景星观
次韵悟师见寄 其二
春日二绝 其一
林平 其二
七月十日天阴
将行泊潇江
奉和宋平叔
观大水望朝阳岩
答林夫五颂次元韵 其三
侯滩
与德相游云光
绿发
寄昭庆阇黎
奉送景升西上
寄雅上人
齐山偶题三首 其二
婆娑亭
和颖叔西园春宴
张公洞下
江水二首 其一
奉送安行弟赴博罗守
次韵酬明发华宗
五言赠别博明二古
奉赠行师参慎禅师
惠聚上方
戏呈庆复乞画
子固挽词 其一
送唐道
寄老石
赠饮客
题上天竺天仙阁
龙兴观
次韵伯成见赠
朱赵二使者示问
题熙怡亭
西舍
感昔游
寄四明神智师
新作小屏
讽仕 其一
奉送伯才都官代归
走笔奉酬伯昌示潇湘烟竹图
清泠台二绝句 其一
清泠台
题广严禅师房
池阳 其一
赠别子瞻
次韵奉酬文翁
赠长芦福长老
题大中寺觉云师壁
召楚兴禅师
齐山偶题三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