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顾生葵庵卷

顾生葵庵卷

明代 于谦

南薰荐爽入瑶琴,户外茙葵锦作林。不是贪看好颜色,秪怜一点向阳心。

诗人于谦的古诗

送道士史志中

明代 于谦

不驾青牛西出关,却乘画鹢向南还。枕中鸿宝千金秘,袖向龙光一剑閒。

潞水蓟门分别处,岸花樯燕送留间。蓬莱到日春将老,想见碧桃开满山。

用秋夜睡醒韵

明代 于谦

尽日西风不捲帘,轻阴无奈两廉纤。莲含碧实心应苦,瓜熟红瓤味正甜。

夜半关情蛩近户,昼长乞食鸟窥檐。两藩弭节欣无恙,进退行藏岂用占。

过皋陶庙

明代 于谦

明刑弼教佐雍熙,千载嘉谟仰士师。故里凄凉遗旧冢,穹碑剥落倚荒祠。

虞廷法立人无犯,后世民生伪益滋。庙貌幸存神未泯,赓歌犹得想当时。

秋兴四首 其三

明代 于谦

莫向樽前笑白头,异乡景物不胜秋。露寒金井梧桐老,水冷银塘菡萏愁。

落日平沙迷宿雁,西风远浪起眠鸥。无端砧杵惊残梦,未到江南第一州。

寒夜煮茶歌

明代 于谦

老夫不得寐,无奈更漏长。霜痕月影与雪色,为我庭户增辉光。

直庐数椽少邻并,苦空寂寞如僧房。萧条厨传无长物,地炉爇火烹茶汤。

初如清波露蟹眼,次若轻车转羊肠。须臾腾波鼓浪不可遏,展开雀舌浮甘香。

一瓯啜罢尘虑净,顿觉唇吻皆清凉。胸中虽无文字五千卷,新诗亦足追晚唐。

玉川子,贫更狂。书生本无富贵相,得意何必誇膏梁。

题李景昌竹间书舍图

明代 于谦

万玉萧森绕四檐,坐来惟觉雨纤纤。小窗展卷循环诵,古雨焚香取次添。

爽籁随风来净几,清阴和月度疏帘。应知此地藏脩者,蚤晚蜚声不久淹。

嗽疾达旦不寐

明代 于谦

寒疾攻人寐不成,惺惺欹枕候天明。十朝九病非无药,一刻千金浪得名。

恋阙心驰京国路,思亲肠断武林城。男儿此外无他事,莫笑浮名绊此生。

观书

明代 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每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望雨

明代 于谦

赤日行空暑气浮,炎风簸土几时休。云霓久渴斯民望,廊庙当分圣主忧。

旱魃剿除消沴气,神龙鼓舞起灵湫。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

直庐岁暮

明代 于谦

直庐萧索度残年,静夜焚香思悄然。市远不知沽酒价,庭思惟见煮茶烟。

风穿疏牖银灯暗,月转高城玉漏传。归兴渐随生意动,昨宵清梦绕林泉。

清明感兴

明代 于谦

宦游无定踪,飘飘任南北。今年在并州,邂逅过寒食。

花枝红欲燃,草色翠如织。群鸟鸣閒庭,喧啾竞朝夕。

飞絮随东风,轻盈粘几席。而我与春光,相看俱是客。

春归已有期,我归应未得。对景不成欢,喟然长太息。

太息复何为,挥毫题素壁。

除夕

明代 于谦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暮春客途即景

明代 于谦

雨中红绽桃千树,风外青摇柳万条。借问春光谁管领,一双蝴蝶过溪桥。

七夕感兴

明代 于谦

烛烬香销夜漏迟,人间天上共佳期。共牛有约通银汉,儿共虚传送綵丝。

月色冷侵丹桂影,露华凉沁碧梧枝。客窗孤枕难成寐,卧听谁家玉笛吹。

嘲灯花鹊噪

明代 于谦

鹊噪灯花亦偶然,人间喜信只虚传。朝朝暮暮知多少,误却归期又隔年。

秋兴四首 其四

明代 于谦

万宝初成敛化功,眼看秋色有无中。开残篱菊侵晨雨,落尽庭梧昨夜风。

野草忽从霜后白,江枫故向日边红。芦花两岸沧江阔,管领烟波属钓翁。

夏日即事

明代 于谦

密密榆槐散绿云,萧萧亭馆绝纤尘。林莺巧语如留客,梁燕低飞不避人。

岁月无情催暮景,江湖何处是通津。数茎白发笼纱帽,深愧渊明漉酒巾。

立春日感怀

明代 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暮春后归兴

明代 于谦

雨洗乾坤净,群峰露翠微。水清鱼自见,花谢蝶还稀。

零落惊春暮,蹉跎与愿违。耳边山鸟语,劝我不如归。

并州五月中旬雨未沾足而风气萧然与清秋无异感而赋此

明代 于谦

客怀摇落向并州,五月萧然似九秋。午榻清风閒白羽,夜似寒梦怯黄紬。

树阴惨地云遮日,岚气飞檐雨入楼。离思宦情千万种,都随景物到心头。

于谦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