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梁园

梁园

明代 于谦

自古梁园佳丽地,于今寂寞减繁华。日长野店闻啼鸟,春暮山城见落花。

绿柳两行侵洛远,黄河一带入淮赊。欲将尊酒舒高兴,锦帐风流愧党家。

诗人于谦的古诗

赋得玉泉垂虹

明代 于谦

巨灵劈石迸流泉,万丈虹霓著地悬。怒捲风雷趋瀚海,细分脉络贯长川。

千岩溅沫云应湿,一鉴澄空月正圆。宝瓮谁能酿春酒,称觞献寿祝尧年。

咏白海东青

明代 于谦

重译何须事远求,自随和气到中州。一团冰雪含奇质,万里云霄豁俊眸。

玉羽惊翻边月晓,霜翎点破海天秋。亲藩入贡承恩渥,五色绒绦锦臂鞲。

暮景

明代 于谦

怪底东风恶,寒威透客衣。捲帘云接地,撩乱雪花飞。

送顾克新南还

明代 于谦

都门三月柳飞花,把酒相看日未斜。充贡已看先得意,承恩仍喜蚤还家。

轻风细浪征帆稳,芳草长亭客路赊。君去故园春尚好,令人归思满天涯。

马上郎

明代 于谦

马上郎,青春好,玉勒金羁映芳草。芳草茸茸衬落花,花间亭馆知谁家。

郎君下马入门去,红裙翠袖留春住。留春住,可奈何,笑语生香欢爱多。

乌云高髻郁嵯峨,樽前起舞影婆娑。酒酣渐觉朱颜酡,留情两眼横秋波。

横秋波,情密密。闾阎冻馁君不知,夫妻对面厨中泣。

得外舅安丰董先生书

明代 于谦

悠悠远别几经年,极目江南思渺然。客底正劳千里梦,天边忽堕五云笺。

得官自愧超迁早,济世深惭学术偏。瞻仰泰山应未遂,马蹄明日又翩翩。

池边散步

明代 于谦

临流树影半欹斜,晴波滉漾走金蛇。帘前燕子掠飞蝶,池面鱼儿吹柳花。

游丝牵风白日静,落红满地青春赊。数声啼鸟助幽兴,门巷彷佛山人家。

雨中山行

明代 于谦

湿云拖雨过前山,远树冥冥烟雾间。碎石乱流人不渡,晚来惟有一僧还。

登楼感怀

明代 于谦

晚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喜雨二首 其一

明代 于谦

和气成甘雨,沾濡意转深。一犁通地脉,万物识天心。

花柳滋春意,山川起夕阴。农夫咸喜悦,点滴直千金。

喜雪三首 其一

明代 于谦

朔吹号寒振九关,滕神剪水下人间。琼葩乱发庭前树,皓鹤群飞海上山。

书幌不须银烛照,钓船披得玉蓑还。拥炉兀坐无佳句,对著梅华益厚颜。

忆璚英

明代 于谦

璚英一别已三年,梦里常看在膝前。婉娩性情端可爱,娇在态度亦堪怜。

诵诗未解知音节,索果惟应破俸钱。白发双亲在堂上,关心为尔更凄然。

夜坐念边事

明代 于谦

萧然一室如僧舍,秉烛焚香坐夜阑。却笑酒酣毡帐暖,谁怜漏永铁衣寒。

安知天下无三杰,但愿军中有一韩。世事关心成感慨,旋移书卷就镫看。

交城道中

明代 于谦

峰峦重叠树微茫,回首清源道路长。僧屋数椽临野水,人家一半住山乡。

龙归洞口云烟湿,麝过林间草木香。随处停骖问民俗,不知归鸟背斜阳。

秋闺

明代 于谦

深闺夜胜年,刀尺如冰冷。
缝纫不成眠,辘轳响金井。

寄内

明代 于谦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相好。生男与育女,所期在偕老。

我生叨国恩,显宦亦何早。班资忝亚卿,巡抚历边徼。

自愧才力薄,无功答穹昊。勉力效驱驰,庶以赎天讨。

汝居辇毂下,闺门日幽悄。大儿在故乡,地远音信杳。

二女正娇痴,但索梨与枣。况复家清贫,生计日草草。

汝惟内助勤,何曾事温饱。而我非不知,报主事非小。

忠孝世所珍,贤良国之宝。尺书致慇勤,此意谅能表。

岁寒松柏心,彼此永相保。

清化镇道中

明代 于谦

琅玕深处翠阴凉,绿树人家水绕墙。宿雨润含畦麦秀,南风吹送野花香。

行人指顾青山远,驻马徘徊白昼长。景物虽同民俗异,不胜三叹忆吾乡。

从军五更转 其一

明代 于谦

一更新月出,城上箭初传。将军号令急,不敢倒头眠。

许昌怀古

明代 于谦

远树孤城认许昌,偶因风景叹兴亡。群心本未忘刘氏,九锡何须假魏王。

满地烟霏山水晚,一陂秋水芰荷香。重论往事知何在,惟有穹碑对夕阳。

太原县元日即事

明代 于谦

青袍县吏候庭参,庆罢新正酒半酣。不道并州倦游客,梦回枕上忆江南。

于谦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30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