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示锦屏赵高士

示锦屏赵高士

宋代 释大观

真游谁管客程赊,阆苑春风几度花。
若会粟中藏世界,寥阳不是玉皇家。

诗人释大观的古诗

小师清瑞请赞

宋代 释大观

萎萎蕤蕤,{上断去斤下大}{上断去斤下大}{上断去米斤换吉下大}{上断去米斤换吉下大}。
自把不定,人多不悦。
一味人空架空,知他有何所说。
养子缘,迷不诀,
六月炎炎飘瑞雪。

晦机

宋代 释大观

舌上雷轰一默间,纤尘不动鼓波澜。
拈花会上人无数,输与头陀一破颜。

示沙弥

宋代 释大观

维卫芳腾蔓愈滋,花花叶叶转芬披。
鄮峰酷烈较些子,昙萼翻成铁蒺藜。

布袋赞

宋代 释大观

兜率陀天,长汀管界。
泼布袋打开,自买还自卖。
眨上眉毛,败也败也。

汉章云法师赞

宋代 释大观

魁梧厚厖,慈和安祥。
声在江湖品目,仪表衡台学场。
空假中之列三兮,一与三之不立。
修多罗如标月兮,指与月之俱忘。
四处提撕,四花飞扬。
未老掩光,返常寂光。
此其所以为柏庭之克家,云公汉章者也。

寿平章秋壑师相

宋代 释大观

稽首毗卢法身主,三身一体圆满觉。
曼殊室利大智海,普贤清净行原门。
大慈悲父观世音,信住行向地等妙。
五十三位善知识,权实拥护天龙神。
慈威加被俨在上,鉴兹赞祝行上空。
癸酉仲秋之八日,定光金地产异人。
自威音前秉正因,向灵山上受记莂。
优钵孕奇时一现,昴宿腾精瑞两间。
千灵嘉会当其时,君臣道合若符节。
升平规模愈持持重,呼吸变故常镇浮。
身徇国难入重险,手扶日毂升中天。
远夷缩缩惮威略,生民熙熙安袵席。
嗣皇矜式尊为师,万彙仰戴恃为命。
佛法流行明盛世,持世护法端有恁。
二千年后视今日,二千年前等无异。
如来慧命期永续,众生正信当不断。
整顿乾坤大力量,安乐黎庶大福德。
我此伽蓝鄮岭东,释尊舍利所镇临。
即兹吉祥殊胜地,衮绣光仪立寿祠。
穰穰缁侣方俨集,钟鼓梵呗何所祝。
万象舌头悉称寿,宝塔显为舒瑞光。
昔阿育王造佛塔,其数满八万四千。
一塔该八万四千,八万四千同一塔。
八万四千妙喜祥,八万四千妙殊胜。
原均吉祥与殊胜,散作寿域无边春。

寒谷晖法师赞

宋代 释大观

祖庭力探,义天横截。
南湖雨华,屡踞前列。
鼎峙三观兮菟元斑,区分一乘兮尾闾自泄。
海阔山遥难追轨辙。云暖谁寻寒谷春,
晴宵又耿长空月。

越王感应大士赞

宋代 释大观

海山崭绝,海涛舂撞。
海风披拂,海云飘扬。
仰慧日之破暗兮谁其迷照,观普门之不钥兮去不至方。
感应道交,叵测叵量。
越国投诚,菩提影现。
我作是说,增金以黄。

绝诠

宋代 释大观

虚空讲得四花飞,大地山河总发机。
碧眼黄头无处觅,是中元不动唇皮。

日者王振斋

宋代 释大观

言中谈天有振斋,五行曾不涉安排。
小轩对坐似无语,几度晴云过断崖。

日本仙侍者妲国

宋代 释大观

三应声中密意通,分明饭布裹春风。
休论亲切不亲切,巨舶回程至海东。

偈颂五十一首 其二十六

宋代 释大观

井梧叶叶响飕飗,搅动明河万里秋。楖

梨洲戒长老请赞

宋代 释大观

相牵相引,自拈自弄。
赚正因人,变灭胡种。
业在其中不自知,九成韶集丹山凤。

寒山扫地赞

宋代 释大观

横也扫,竖也扫。
七佛之师,狼藉不少。

山隐居士赞

宋代 释大观

僧之形,人之英。
何所作兮畦衣常披,何所说兮玉尘常横。
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胸次了了兮悬秋月之明。
其禀也灵,其施也平。
六窗自虚,万象自呈。
斯何人欤,岂不入山林而隐,
不濯沧浪而清者耶。

东山源和尚赞

宋代 释大观

门里虫,蛊里毒。
才过凌霄峰,浑家成不睦。
指白为黑兮质证有头之冤,改调移声兮唱出无谱之曲。
自奉川之富沙以至乎剑池,深处兮有谁共躅。
何须象骨岩高,须知己展不缩。
韶成九包至,樵唱一夔足。
家私莫隐,全封半幅。
赞之骂之,口哑舌秃。

沙弥付衣

宋代 释大观

鹫岭将何付饮光,十成绵密转乖长。
鄮峰恁么不恁么,尺线单比自短长。

补陀大士赞

宋代 释大观

海天寥泬,海岸孤绝。
见得亲切,虚空钉橛。
怒涛舂碎岩前月。

法喜泾长老请赞

宋代 释大观

有准绳,无捉措。
开口错商量,铁蒺藜確確。
日冷月热,泾清渭浊,
昨夜凤巢生鸑鷟。

丰干寒拾赞

宋代 释大观

来何处,去何之。
与二子,何所期。
虎视眈眈,阴飚凄凄。
释大观

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