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病中送湛侍者之京

病中送湛侍者之京

宋代 释大观

别我从容药鼎边,迢迢京路紫霞连。
重提药病相治句,却道亲依已五年。

诗人释大观的古诗

山隐居士赞

宋代 释大观

僧之形,人之英。
何所作兮畦衣常披,何所说兮玉尘常横。
世情悠悠兮若秋云之淡,胸次了了兮悬秋月之明。
其禀也灵,其施也平。
六窗自虚,万象自呈。
斯何人欤,岂不入山林而隐,
不濯沧浪而清者耶。

集福鉴长老请赞

宋代 释大观

雷轰电驰,寸毫尺釐。
全机大用,放下竹篦。
突出云门雇鉴,咦。

梨洲戒长老请赞

宋代 释大观

相牵相引,自拈自弄。
赚正因人,变灭胡种。
业在其中不自知,九成韶集丹山凤。

沙弥付衣

宋代 释大观

鹫岭将何付饮光,十成绵密转乖长。
鄮峰恁么不恁么,尺线单比自短长。

补陀大士赞

宋代 释大观

海天寥泬,海岸孤绝。
见得亲切,虚空钉橛。
怒涛舂碎岩前月。

日者王振斋

宋代 释大观

言中谈天有振斋,五行曾不涉安排。
小轩对坐似无语,几度晴云过断崖。

寿平章秋壑师相

宋代 释大观

稽首毗卢法身主,三身一体圆满觉。
曼殊室利大智海,普贤清净行原门。
大慈悲父观世音,信住行向地等妙。
五十三位善知识,权实拥护天龙神。
慈威加被俨在上,鉴兹赞祝行上空。
癸酉仲秋之八日,定光金地产异人。
自威音前秉正因,向灵山上受记莂。
优钵孕奇时一现,昴宿腾精瑞两间。
千灵嘉会当其时,君臣道合若符节。
升平规模愈持持重,呼吸变故常镇浮。
身徇国难入重险,手扶日毂升中天。
远夷缩缩惮威略,生民熙熙安袵席。
嗣皇矜式尊为师,万彙仰戴恃为命。
佛法流行明盛世,持世护法端有恁。
二千年后视今日,二千年前等无异。
如来慧命期永续,众生正信当不断。
整顿乾坤大力量,安乐黎庶大福德。
我此伽蓝鄮岭东,释尊舍利所镇临。
即兹吉祥殊胜地,衮绣光仪立寿祠。
穰穰缁侣方俨集,钟鼓梵呗何所祝。
万象舌头悉称寿,宝塔显为舒瑞光。
昔阿育王造佛塔,其数满八万四千。
一塔该八万四千,八万四千同一塔。
八万四千妙喜祥,八万四千妙殊胜。
原均吉祥与殊胜,散作寿域无边春。

贺大渊自资福住白云

宋代 释大观

者边颺下舀溪杓,鈯斧又移深处山。
说与白云门外客,相逢莫作旧时看。

偈颂五十一首 其一

宋代 释大观

真不立,妄本空。七凹八凸,四辟六通。松声杂雨山长静,春色带寒花自红。

布袋赞

宋代 释大观

兜率陀天,长汀管界。
泼布袋打开,自买还自卖。
眨上眉毛,败也败也。

越王感应大士赞

宋代 释大观

海山崭绝,海涛舂撞。
海风披拂,海云飘扬。
仰慧日之破暗兮谁其迷照,观普门之不钥兮去不至方。
感应道交,叵测叵量。
越国投诚,菩提影现。
我作是说,增金以黄。

寒谷晖法师赞

宋代 释大观

祖庭力探,义天横截。
南湖雨华,屡踞前列。
鼎峙三观兮菟元斑,区分一乘兮尾闾自泄。
海阔山遥难追轨辙。云暖谁寻寒谷春,
晴宵又耿长空月。

马郎妇赞

宋代 释大观

倩盼动婵娟,常持六万言。
金沙滩上月,五欲浪中翻。

渡芦达磨赞

宋代 释大观

南头问,不善答。
北头去,不相合。
自谓踏得著,全然没交涉。
无枝叶处,枝叶纵横。
无风波处,风波匼匝。

东山源和尚赞

宋代 释大观

门里虫,蛊里毒。
才过凌霄峰,浑家成不睦。
指白为黑兮质证有头之冤,改调移声兮唱出无谱之曲。
自奉川之富沙以至乎剑池,深处兮有谁共躅。
何须象骨岩高,须知己展不缩。
韶成九包至,樵唱一夔足。
家私莫隐,全封半幅。
赞之骂之,口哑舌秃。

南磵果法师赞

宋代 释大观

气和色庄,襟度洋洋。
雪残春嶂,月午秋江。
峙凌虚金碧兮增飞来小朵之奇观,发昔人幽潜兮来典午咸和之遗芳。
或见或闻,意消心降。
若夫奉己淡薄,接物慈祥。
不泥文字,不堕平常。
此所以为北峰之克家,而於自受用昧中,
合乎性具之宗纲。

示林侍者

宋代 释大观

点墨如将当已长,长明白饭糁椒姜。
出门相送都无说,堂下秋花自吐香。

偈颂五十一首 其六

宋代 释大观

十二月十五,石人相耳语。梅开寒谷春,雪滴晴檐雨。

太分明,何所睹,南泉不打盐官鼓。

丰干寒拾赞

宋代 释大观

来何处,去何之。
与二子,何所期。
虎视眈眈,阴飚凄凄。

道者复干接待

宋代 释大观

旋营屋子嵌云山,旧日灵泉气象还。
但有过门教歇去,谁去道者少机关。
释大观

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