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广闻
才有所重,便成窠臼。山僧只管打开,诸人只管坐断。
暂时安在暗窗前,明日与君重计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四
天平地平,河满井满。临济口门窄,德山棒头短。铁蒺藜,黄金弹。
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四
昨夜送残年,今朝贺新岁。无量法门,百千三昧,又是从头起。
印维那请自赞
眼看东南,意在西北。毗卢印倒用,辊动古井蓬尘。
兴化棒不施,撒下青天雨雹。腾身一掷,而抹过万仞龙门。
掉臂径去,而何有连云栈阁。祖师心印谁是亲传,麟兮龙兮峥嵘头角。
偈颂十八首 其八
天生有大福德人,与佛同时同现瑞。与知心与佛心同,母仪天下同化育。
如春及物春无迹,如月印水月无痕。天人中来道机熟,应身摩耶显慈力。
与天同寿福元元,万年密赞无为治。山林演此无为法,与亦名为报恩者。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八
一番两番新雨过,前村后村年已熟。试问蒲团上打坐,何如催人打禾谷。
古云法师赞
获旋陀罗尼,机轮转处风雷疾。入萨婆若海,舌头不动云涛翻。
肆虚空讲,尽实头禅。以栗棘蓬,裹金刚圈。陶冶有学之学,而披剥万象。
发挥不传之传,而朝宗百川。是为北峰真子,无愧竹庵嫡孙。
后二千年,是真精进。所谓灵山未散之旨,至今一会俨然。
赵居士施丹结万人缘
透瓶九转有馀香,阅世情忘有未忘。一万人缘何日了,明朝烟水又茫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八
水清月现,动随影转。水清月不现,背手新罗箭。踏翻水碗便行,堕在解脱深坑。
三大老,总似闭目中秋坐。只知第二月,如何是第一月。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九
云门行棒,不可放过。香山礼拜,放过不可。从来献佛,不在香多。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八
一升三合,拄杖头边。万水千山,草鞋边底。未言先领,谁家灶里无烟。
撩起便行,是处井中有水。莫道空来又空去,许多途路不相辜。
偈颂十八首 其十六
人间八月二十五,洞山此日离查渡。棒头敲出玉麒麟,江西湖南便与么。
径山闹里飏碌砖,谁道今人不如古。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四一
天寒人寒,风动幡动。与么与么,大难大难。一二三四五,放待冷来看。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三七
文殊为众竭力,世尊满口含霜。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须弥槌,虚空鼓,而以音声为佛事。
禅人请自赞 其二
北山云拥千岩秀,西子湖平万壑流。水石光中闲送目,无边刹海一毫收。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四
捻聚也在我,放开也在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脱。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
释迦不出世,秤尾无星。达磨不西来,尺头有寸。峭巍巍处平坦垣,平坦坦处峭巍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五
巢知风,穴知雨。衲僧未学先知,净慈不敢相许。发机须是千钧弩。
偈颂十八首 其三
一缕烟盖天盖地,一滴水为雨为霖,谁见龙王宫殿深。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七
极小同大,极大同小。官路行人少,私酒醉人多。风前三三两两,不妨水云自若。
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193篇诗文
达磨赞 其一
无闻
送兰与樗寮张寺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二
猪头和尚赞
示头陀过灵隐
函匮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九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四
郁山主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一
觉海诸善友整经
行素长老请自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
送祖上人归蜀
偈颂十八首 其十五
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三
坏庵
懒残和尚赞
送无言和尚赴枫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三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
牧长老以其师立庵像请赞
释迦佛赞
上履斋吴丞相 其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二
达磨赞 其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九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三
水石上相赞 其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一
偈颂十八首 其九
送昭书记归径山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五
无梦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六
偈颂十八首 其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