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广闻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须弥槌,虚空鼓,而以音声为佛事。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三
群阴剥尽,一阳来复。拄杖子随乡入俗,六六不成三十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七
彩仪仙仗五云间,只作先皇旧日看。莫道空馀弓剑在,威风凛凛逼人寒。
送愚庵和尚赴资福
十分消息在竿头,片甲纤鳞未足收。怪得一番浮子动,西湖明月上金钩。
大道浴湫图赞
腥风怒涛中,信手拿得起。触拨老慈明,撺出拄杖子。
鱼篮相赞
风吹两鬓萧萧起,全身已是拖泥水。何人领取钩头意,明明不在鱼篮里。
偈颂十八首 其八
天生有大福德人,与佛同时同现瑞。与知心与佛心同,母仪天下同化育。
如春及物春无迹,如月印水月无痕。天人中来道机熟,应身摩耶显慈力。
与天同寿福元元,万年密赞无为治。山林演此无为法,与亦名为报恩者。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
目前机,向上著。掉臂因行,倾湫倒岳,须弥灯王踏不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
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昼见日,夜见星。松本直,棘本曲,如何是一法。
一冬二冬,叉手当胸。
偈颂十八首 其十六
人间八月二十五,洞山此日离查渡。棒头敲出玉麒麟,江西湖南便与么。
径山闹里飏碌砖,谁道今人不如古。
水石上相赞 其二
月印长江,风号万籁。随流入流,无在不在。百千三昧一毫头,贵价精神贱价卖。
释迦佛赞
不即此座,成等正觉。不离此座,成等正觉。入雪山,悟明星,知之者必谓以慈示人。
开空花,结空果,不知者将谓实有此作。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此亦名言不及处。
借水献花,不可当面讳却。
上履斋吴丞相 其一
合从龙首便黄扉,尽谓登庸十载迟。自是袖中霖雨手,肯令勋业颂皋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三
画龙看头,画蛇看尾。雪山冷坐六年,此处无金二两。
少林面壁九年,俗人沽酒三升。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六
闹市无人,龙门有客。漆桶相揩,浑无轨则。一时辊入草窠中,尽西湖之西,北山之北。
山上鲤鱼,南山白额。
大川和尚赞
握拳透爪,有临济体裁。轮珠示人,类大颠风格。不欲露全身,惯无赃考贼。
十地吞声,二乘动色。聚一世精神,而用东山暗号。
鼓大地波澜,而疏东涧正脉。宜乎百川倒流,天下暴白。
如是模写,沧溟一滴。传金襕,倒刹竿,须是迦叶师兄始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九
牛头横说竖说,不知有向上关棙。兴化在大觉棒下,见临济先师于黄檗处吃棒底道理。
狮子咬人,韩獹遂块。
赠书华严
南询曾不涉途程,写尽山云海月情。放笔看来亲到处,一场特地又愁生。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五
达磨九年面壁,不敢正眼觑著。神光三拜而立,至竟何曾踏著。
觑著踏著,彩石渡头看,陈年断贯索。
四睡图赞
睡时递相枕藉,醒后互相热谩。笑中有刃,用处多奸。
看来人斑,宁可虎斑。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五
日南长至,第一义谛。未举先行,讨甚巴鼻。鲇鱼上竹竿,一日一万里。
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193篇诗文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六
赠蜀相士蓑衣道人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三
禅人请自赞 其一
熊公见西山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送祖上人归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
羲之故居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三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二
答日本国丞相令公
无梦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
示头陀过灵隐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三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
孟东野赞
行素长老请自赞
血书心经为圆相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八
褙语录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六
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
上履斋吴丞相 其二
偈颂十八首 其三
偈颂十八首 其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八
李源访圆泽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六
资寿牧长老请自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六
偈颂十八首 其二
送兰与樗寮张寺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二
大慧佛日禅师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三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