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广闻
绿叶丛丛间紫茎,芳心细细为谁倾。不如去入芝兰室,凑得仙家一段清。
雪牧
整顿蓑衣禦苦寒,自家水牯自家看。白漫漫处无香草,笛弄梅花过别山。
觉海诸善友整经
好风晴日满溪山,又到桃源尽处还。流水落花拦不住,几多春色在人间。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
丛林纪纲,衲僧巴鼻。词锋若差,乡关万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六
才有所重,便成窠臼。山僧只管打开,诸人只管坐断。
暂时安在暗窗前,明日与君重计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十七
六殊胜地,无越此山极殊胜。八吉祥山,唯有今朝最吉祥。
于殊胜山显殊胜,于吉祥山显吉祥。万年千载寿,一瓣九天香。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三
画龙看头,画蛇看尾。雪山冷坐六年,此处无金二两。
少林面壁九年,俗人沽酒三升。向道莫行山下路,果然猿叫断肠声。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六
忽地晴天霹雳声,禹门三级浪滂澎。几多头角成龙去,虾蟹徒劳努眼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二
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现。近见不如远闻,千闻不如一见。
西风一阵来,落叶两三片。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六
十字街头,大圆觉海。逐色随声,家风落赖。讨甚西天样子,一任东倒西擂。
阆州许居士画像请赞
家在阆城南,阅浮生知其如寄。脚踏长安市,了万缘齐之一默。
雅重甘贽风流,孤峻庞老标格。甘终身于澹泊,见古道之颜色。
故其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胸中瞭然,一点谩渠不得。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四
捻聚也在我,放开也在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脱。
偈颂十八首 其十五
看锢■,著生铁。因甚云门心肝五脏,被者僧一搂搂尽。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四
昨夜送残年,今朝贺新岁。无量法门,百千三昧,又是从头起。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三
青天白日,闹市人多。鸟道玄途,龙门客少。目前机,顶门窍,一语不来,三十年后。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二七
吾佛舒广长舌相,不即此座亦不离。不时宝积诸长者,持七宝盖而献佛。
如庵道人道机熟,今亦即色以明心。攒花簇锦出新好,而以组绣作佛事。
一一针孔一世界,一一花叶一如来。森罗万象影重重,莫不一法之所印。
此座非高亦非广,此被非阔亦非狭。舒即大千悉弥满,收入微尘不迫窄。
譬如随色摩尼珠,是被光明亦如是。昼夜常转如是轮,须弥灯王为作證。
陶渊明赞
和露锄豆苗,不觉日又夜。飘然从何来,定在南山下。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八
水清月现,动随影转。水清月不现,背手新罗箭。踏翻水碗便行,堕在解脱深坑。
三大老,总似闭目中秋坐。只知第二月,如何是第一月。
达磨赞 其一
趁得江头航折苇,听教后面风波起。不负梁王所问来,只有此心如此水。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六
五日不升堂,三八不入室。供是众人办,饭是借米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五
日南长至,第一义谛。未举先行,讨甚巴鼻。鲇鱼上竹竿,一日一万里。
释广闻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193篇诗文
熊公见西山赞
政黄牛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六
上履斋吴丞相 其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四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八
剑关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
无梦
许宣平赞
牧长老以其师立庵像请赞
资寿牧长老请自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一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七十三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九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二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八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
四睡图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三
水石上相赞 其二
坏庵
上安晚郑丞相为免坟地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一
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
鱼篮相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九十
拜大梅常禅师塔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七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三七
赠蜀相士蓑衣道人
偈颂十八首 其八
上秋壑贾丞相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三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八
羲之故居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十九
行素长老请自赞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一○六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五十九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二十一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三十二
大道浴湫图赞
褙语录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六十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