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一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一

明代 释今无

台莱秀色庇斯民,海国能敷十月春。谁记圣门功第一,圣门先已画麒麟。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七

明代 释今无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纹犀花象亦寻常,我自閒求人自忙。借问西湖歌舞处,有谁天竺去烧香。

过山海关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及关犹曙色,十日乱边声。无计轻然诺,临危任死生。

旅魂先马倦,落月与山平。到此方惆怅,悲笳处处鸣。

寿王仲锡臬宪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光芒肉髻耀天中,结集声闻未许逢。一副如来真格调,锦襽深映绿袍红。

祝词

明代 释今无

谁知谯火别然犀,蝶梦华胥一样齐。蝶蠡有船千顷月,商山无伴一枝藜。

人间胜事知俱幻,世外良缘渐不迷。桂树玉堂留懿业,便应随意步丹梯。

寄怀刘焕之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军容閒整乐登台,俯视风云气壮哉。谁敢凭凌当玉剑,可知叱咤见英材。

丈人师吉皋比暖,野色云开塞雁来。万丈神珠光不歇,指挥尤藉手中杯。

午夜舟中暴雨

明代 释今无

阴霾结就笑天吴,众壑风鸣夜未徂。众划雷从头上过,雨来人似瓮中呼。

野航支漏唯孤簟,沧海浮珠有画图。想见微明云欲曙,水痕处处隐平芜。

国公诸世子邀登镇海楼次韵

明代 释今无

层楼高峙镇南天,此会如逢阆苑仙。海国乐闻閒暇日,山僧登记太平年。

关河带砺皇图壮,冰雪文章世子贤。呼吸自应通帝座,彩云飞到碧窗前。

诸子不善骑驴每易失足作此嘲之

明代 释今无

食饭不如齐鲁客,骑驴那数广南蛮。一头到地敲钟杵,两脚朝天笔架山。

争觅高坡先上镫,忽逢低坳即愁颜。头陀苦行原安分,不是披衣学舞斑。

拜三忠祠

明代 释今无

穷厓极海拜名祠,万古山河又一时。波浪独深臣子泪,死生惟有老僧知。

鱼龙国冷人如梦,乌鹊枝危月亦悲。最是不堪投吊草,乾坤若个哭男儿。

辽海舟中 其二十五

明代 释今无

一枝短竹锡,持以供远游。时到伤心处,三振可消忧。

周长孺过谈灯下口占贻之

明代 释今无

湖海飘残意转深,归来未肯息长林。青衫拭尽新亭泪,白水难忘旧日心。

云过草堂时倚剑,鸿鸣秋浦罢弹琴。分明不羡无生理,相对惭予乏好音。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三

明代 释今无

铁桥穿过乱层云,万叠山形下界分。翠色最宜高处见,水声偏好夜深闻。

滩梦

明代 释今无

江湖无计百情疏,灯暗更阑掩梵书。不似钟声归海寺,分明秋色满华胥。

罗浮蛱蝶魂偏冷,庾岭宾鸿雪正初。乍觉只嫌衫絮薄,始知药盌强扶予。

荔支诗 其九

明代 释今无

渔阳朔气胜金刀,四百朱明入梦高。云水如今都是恨,劝君莫忆紫罗袍。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生当末法已违时,尘刹身心愿奉之。布地岂辞头发短,然灯古佛几曾知。

辽海舟中 其二十九

明代 释今无

十年携笠杖,万里见山河。月照南天少,霜寒北漠多。

王方之出家喜赠

明代 释今无

镆铘又作一筹添,玉海雷轰待雨沾。玉老凤头高自插,侍郎鸡舌夜还拈。

风生静见头陀月,世冷深垂大布帘。莫学衢头痴架屋,千峰期尽脱廉纤。

丘太史曙戒同汪汉翀周鹤田见过王伯子亦忽至自琼州喜赋

明代 释今无

春波明媚捧仙舠,猎猎摩空鹤盖摇。圭组情深怜物外,鹿麋步懒愧高霄。

座中惊散阳春调,钵底盛多白玉瑶。更喜琼南王大令,双凫如鹤到偏遥。

送黎太守天锡归皖山

明代 释今无

薰风吹浪锦帆高,柳色青青意独劳。十载风猷思阖郡,一江云影揖千袍。

丰碑自可磨铜柱,宦况还当爱凤毛。我欲托君栖隐地,匡庐深壑卧烟涛。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