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辽海舟中 其二十八

辽海舟中 其二十八

明代 释今无

读书苦目眩,坐禅苦脾倦。怀人劳我心,日暮波声乱。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送屠懿颂使君归毗陵取道入都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月色平铺江气宽,廿年学不到心安。圣门此入无多路,不及幽燕万里寒。

过李将军墓

明代 释今无

卢龙塞外草芊芊,古墓凄凉对晚烟。七十二回分虎竹,今朝空剩汉山川。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明珠那可镇沧溟,圣泽南归百粤兴。一自曹溪铃铎后,人天百万更无声。

乙巳三月石弟病愈入栖贤诗再送之

明代 释今无

又买江头上水船,春风逐日岸花鲜。才抛药盌身誇健,为爱名山力便全。

荒草久嗟迷古砌,镰刀新刃让先鞭。岭南首刹成何用,岂及山中橹断泉。

送严鼎臣之京

明代 释今无

海国春风早,君行及上京。材当求圣主,学本为苍生。

写月名尤俊,闻经意更诚。吾师归隐处,来往仗前程。

辽阳怀足两师

明代 释今无

骨贫高卧亦添愁,噭噭啼猿长泪流。子建文章堪载笔,仲安身世委沉浮。

云霾塞雪燕支黑,风冷江梅师子幽。知己感恩愁欲死,吾兄曾为一筹谋。

赠用弥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东湖湖上拥高幢,湖色山光一并降。借问主人年几几,干支数尽又逢双。

琼山诸秀才秋闱不第诗送之归

明代 释今无

男儿负所学,挟笔干时贤。所求贵得志,展翼青云巅。

家住扶桑下,门临铜柱边。海水一万里,崎岖路几千。

只身涉溟渤,行李滋蛮烟。富贵如可求,艰难甘弃捐。

讵意竹箭流,还教点额旋。孙阳实未来,绝尘徒自怜。

且归玩沧海,五车恣幽研。他年一昂首,自然摩高天。

石房垂椰叶,芸室烧龙涎。药苗穿篱秀,秋韭割来鲜。

烹鸡下美酒,茉莉薰昼眠。人生有如此,圭组何必先。

我本谈空士,旧游曾留连。道义既云合,交情良亦坚。

相订或重来,开池种白莲。今转送君去,殷勤一赠言。

客路日易短,寒螀啼君前。悲欢岂有定,倚仗久难诠。

五尺何多力,万事如钩连。秉心皈绣佛,胜着祖生鞭。

古渡渔翁

明代 释今无

归舟古渡头,水急沙力薄。参差水竹沙,石头何磊落。

高浪见渔翁,肤黑发益白。尽日守缯缴,交谈见素朴。

称彼读书人,云是游仙客。家住河上村,近亦走风鹤。

天不眷微生,难以事耕凿。膝边两小儿,食鱼弃鱼骼。

岂知翁力竭,十缯九不获。世路多艰虞,人生苦缠縳。

万事可镜心,兹游信行乐。

次韵答周鹤田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珠海霜飘叶未红,柴门揖客得高风。早传封事神州内,竟接鸿词白雪中。

笑语性应归上乘,须眉气自可凌空。他年九带台边月,千载香花愿与同。

寿吕明府宸铭

明代 释今无

东山遥望起烟涛,斗气泷声一并高。黄菊偏宜今日酒,紫云先兆昔年刀。

栽成桐树栖鸾翼,煮老丹砂变鹤毛。更省俸钱供布地,绀宫长此祝僧袍。

王淑莘文学以感遇诗一首见贻即步元韵奉和三章志赠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雪意寒侵烛,窗光欲照人。翻书存古雅,自诵每伤神。

事业材宜隽,经纶道用屯。知君原落落,努力可娱亲。

赠沈石友醝使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威光黄绶智珠藏,秋菊犹开九日香。久共侍郎松下语,却疑此地是钱塘。

赠赵虎山

明代 释今无

知己真堪一剑酬,果然血战势无休。膏肓三洞声犹壮,箭镞频穿水并流。

霜冷官舟烟似雾,气争寒海月如钩。更谁猿臂蓬边立,只有宁馨在上头。

寿刘焕之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画戟门开见堕仙,回看万里月还圆。黄金有甲重增色,不向麒麟阁上悬。

壬子冬日买小舟入肄水访苏峨月明府时署中产灵芝三本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照耀烟霞秋月清,每逢白社起深情。临风几度孤吟况,棹雪今为一夜行。

汉代歌声传玉管,熙朝神器壮金茎。遥知紫府耕锄客,亦羡人间有此名。

之连阳乞食至焕之元戎镇中先成二律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筼筜无实凤先饥,况复川原有鼓鼙。况里眠云浮小艇,意中求友见长霓。

廿年讲席心常苦,八座军容气正威。花满湟川春草绿,玉篸瑶巘正相宜。

雨气

明代 释今无

千山一霎泠如冰,积润先谋滴翠屏。积坐孤襟见轻薄,长吟天宇失高清。

鱼知生气迎船跃,鸠已分巢隔树鸣。昨夜毕星离月窟,沧江应壮水流声。

子夜诗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皑皑孤城月照人,角吹一夜起烟尘。廿年将帅恩非薄,百队貔貅气欲伸。

马踏官街惊睡犬,刀临屋角泣灵神。黄金死士君闻否,方信冯驩用处真。

送方大林入苏门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岭路吴江隔一关,一篷风去一篷还。滩声渔唱原堪乐,不向仙人乞大丹。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