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辽海舟中 其四

辽海舟中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不识伤心处,征蓬旅泊时。一宵频雨雪,千里尽流澌。

石色看天近,云根出海迟。余生多所慨,自觉愧冯夷。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赠魏和公

明代 释今无

天涯倾盖乐何如,况复神交三载馀。说剑崆峒跨斗气,摛文禹穴得新诗。

风流久托寰中赏,磊落曾寻物外庐。击筑高歌弹铗好,王门原可曳长裾。

赠萧孟舫

明代 释今无

看君声价重南州,况有名园可胜游。共订舣舟寻石户,知能扫径纳诸侯。

冬青万树藏仙鸟,暮赤千楹敝画楼。近刊太平书就否,交情终拟久淹留。

雨气

明代 释今无

千山一霎泠如冰,积润先谋滴翠屏。积坐孤襟见轻薄,长吟天宇失高清。

鱼知生气迎船跃,鸠已分巢隔树鸣。昨夜毕星离月窟,沧江应壮水流声。

寿陈蕉源

明代 释今无

我闻金色妙智身,坚密过于金刚宝。倒易三世如飞腾,寰中日月那能数。

桧柏苍松薄劣根,南山东海成轻尘。有大长者陈居士,妙得此智凌青春。

修长须髯梅花白,舌底风流妙入神。大智文殊七佛师,福成利行号童子。

我今已老君方少,坐饮山茶勿序齿。更睡华山八百年,制成竹马呼君起。

平黎曲

明代 释今无

大块微生事,声教良最仁。椎髻习枭性,剿脔无完身。

异类斥不育,雨露匪不均。珠崖拟弃捐,鳞介难具陈。

德泽更千载,文物冠京津。四水环十邑,五指削天垠。

巢居负深险,豕突雅难驯。画臂肖沉木,弯弓即鬻獯。

鸠集乃叫呼,敢为猬与蚊。虎竹怫分阃,桓桓策六军。

六军信神武,所事在征讨。月竁昔来宾,日际曾奉土。

况兹未重译,蠢尔轻明主。大国德良亏,瑶阶缺千羽。

防风杀二龙,不死见夏禹。大火方西流,日色草木枯。

马蝗煽青燐,金牛暗毒雨。卸甲陟崇阿,免胄散行伍。

料敌何必深,超距欲如虎。溪谷多嶙峋,所事在两股。

树杪出金钲,阴岩潜玉弩。不怨从军难,所虑空村堵。

一鸡响毗耶,驱蜂走神姥。所冀良牧仁,恻然动安抚。

革心归所天,文教被终古。请移铜柱标,相看忘黠虏。

寿胡韶先

明代 释今无

孤管苍茫倚北辰,枚家词赋韵原新。烟云入座添豪兴,肝胆如君更几人。

仙路无过深绿蚁,勋名何必问麒麟。神珠共拂醒醒梦,笑看炎洲万劫春。

乐说弟四十初度

明代 释今无

经文注就阁珊瑚,日日看山在画图。春树影分双眼碧,溪云气静万峰孤。

衣披劫外花为褥,境印真机玉作符。三十有闻今四十,丛林尤爱得良模。

祝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綵云千顷鹤千群,杂沓笙璈下界闻。唯有凤城周处士,蟠桃筵与蔡家分。

寿王母太夫人

明代 释今无

缭绕红云映紫宸,上元君宴碧桃新。星光独接三山气,坤德深留五岭春。

水满瑶池闻奏乐,花明蓬岛可游麟。綵衣不用斑襕色,端笏垂鱼道更纯。

长夏久无雨酷暑佘素思朱书思两明府相访顷雨随至与澹归成韵投赠 ...

明代 释今无

两邑风流开白社,一盘清俸共丹霞。旧时麟凤真来否,今见优昙一叶花。

乙卯人日泊皖城同葵轩总戎紫君文学登近江寺得春字

明代 释今无

登临此日正宜春,万里鲸波绝点尘。万柱旧营高细柳,玉壶新月照归人。

旌旗闪日遮龙藏,鹢鹳奔云逸凤津。剑阁燕然谁属笔,千秋大业始图麟。

湟川舟中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渐老思为适意行,波涛不定辄相惊。更筹夜听山营急,米价时闻估客增。

天拥芙蓉青黛暗,风传谢豹夕阳明。桅樯尽日巑岏里,恶怪心头事未平。

有送黑白鹇予号之日黑忙

明代 释今无

金毛孔雀锦毛狮,总不如他岂是奇。十上衣裳看已敝,一腔心事倩谁知。

餐沙尚省香台米,入树嫌伤映月枝。好待十年无事际,花间看尔日斜时。

题王伯子四雅亭

明代 释今无

偶亭主人清且贤,弹琴问政何翩翩。黎童蛮女歌来暮,渡海孤僧逢偏早。

文章词赋日相投,一别三年长秋草。去秋又搆四雅亭,衣冠满座百壶倾。

习家池馆日相求,竹林之下风飕飕。棋声诗思皆劲敌,即此可以凌王侯。

中少一幅乞人笔,续貂岂堪容此物。濡毫树底为君挥,胜事留传在翠微。

送胡绢庵郡丞赴秦中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黄河策马到潼关,却似梅花岭外还。一县政成留姓字,千秋交谊重人间。

临岐道路迎红叶,济世风云起白山。西岳芙蓉多秘迹,好从方士授金丹。

寿祖印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闻君何处似神仙,笑养閒心事事禅。若作七金山上客,吹箫骑鹤弄云烟。

喜郭骙臣秀才见访索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匡庐北去可停舟,特探鸾溪一溯流。月色冷空寒谷影,鸿文高为道情留。

风尘黯澹真堪惜,书剑鲜明是壮游。但使渊明能入社,东林从此记中州。

示方传琮传珏二子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双璧联翩舞象时,嶷然头角是佳儿。殷勤解出衣珠影,照汝心胸万古奇。

赠九十四老人

明代 释今无

曾从黄石拜阴符,未得论功养寿躯。眼底兴亡过异代,檐前风雨忆江湖。

种成古柏云中树,抱爱玄孙掌上珠。閒说诗篇谈往事,过村鸠杖不须扶。

赠沈石友醝使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威光黄绶智珠藏,秋菊犹开九日香。久共侍郎松下语,却疑此地是钱塘。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