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二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明珠那可镇沧溟,圣泽南归百粤兴。一自曹溪铃铎后,人天百万更无声。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宿半息轩酬半息主人

明代 释今无

绳床携得挂高斋,却喜幽情对妙才。水石忽疑城内有,笑谈如入镜中来。

风侵碧树枝频出,雨暗银缸影或开。才一渡江心便忆,如波千顷正徘徊。

己酉夏五月海幢抽并头兰两枝适澹归西堂至自丹霞有诗亦引其意作二 ...

明代 释今无

君子宜花引类清,始知吾道未孤行。双轮独现高空影,一蒂先传妙叶情。

已爱紫荆敦往事,休将白水插閒瓶。寻常亦有伤怀意,无著虚传弟与兄。

过飞来寺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碧波深绕树丛青,画栋朱甍出化城。千古竟谁知静理,一时行客动閒情。

玉环归洞虚持捉,锦缆盘江讶重轻。举世劳劳何事好,吟残微雨月微明。

寿金国瑞都阃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閒烧龙脑炙金仙,只手凭君梵宇悬。玉笛暗吹梅调冷,碧波频渡月华圆。

移来椿树遮新甓,唤醒灵犀见别天。只道赤松能辟谷,此中底事竟谁传。

送郑野臣移家桂林

明代 释今无

阳羡难求负郭田,移家西入九嶷天。寒江自发孤帆雨,壮气全收大漠烟。

灌水桔槔机独转,谙时文字法堪传。送君无限劳人意,极目飞鸿何处边。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曾骑箕毕坐天河,万顷沧溟瞬息过。风雨全潮分一气,禹王尽力不能疏。

泊阅江楼下

明代 释今无

暮云笼湿月,杰阁敞江涛。虹影摇层敞,樯阴泊一舠。

偶来非是客,频望岂为劳。广派虚声阔,群峰夜气高。

游人悬榻静,归鹤掩窗号。地即遗弓处,人皆市砚曹。

树芳偏叫狖,潮落见乘鳌。对此空江里,馀心满布袍。

闻李紫澜解元秋捷寄此

明代 释今无

云山别后岁空长,此日惊闻折桂香。此笔早曾期雪夜,燕花还喜踏春塘。

奔云逸足鞭尤健,作赋鸿名志自强。我老扶筇频斫额,何时烧茗对匡床。

刘两大入学宫作此勖之

明代 释今无

汝读圣贤书,当学圣贤理。理虽深无极,散在日用耳。

醒心体高堂,束意遇近事。苟有欲为者,慎莫顺自己。

今既入泮宫,居然青衿矣。功名岂有涯,所贵不在此。

既喜居人前,不足便可耻。从今当勤学,奋志期兴起。

逆意勿为苦,他日乐无比。黉门拜圣人,决定是君子。

严父可趋庭,良师可奉侍。金声与玉振,于汝原可跂。

我虽老比丘,亦羡天伦喜。父慈子则孝,此乐岂可拟。

学成见于用,有光于国史。勿谓瀛洲远,便从今日始。

寿程万閒

明代 释今无

我闻七宝功德山,金盘流出耀人寰。光明威德咸炽盛,双融真俗如冰环。

此光岂特世间珍,诸佛护念非等閒。琉璃玻瓈红玛瑙,帝青摩尼及众宝。

杂此宝燄光明云,现此金刚坚密身。大地山川多藻丽,此光照处皆成文。

菩提座隐烟雾中,廓清能使人皆见。法螺吹动海波寒,扶桑映彻须弥面。

万閒道兄法之幢,百福庄严众所羡。灵峰亲受付嘱来,此身却向宰官现。

才生气便可凌霜,梅花万片相翱翔。大离垢缯为冠弁,妙得真智何昂藏。

戴笠吾输出入机,恰如百灵遇老庞。愿汝住劫自绵长,我作此偈为赞扬,万象森罗齐合掌。

春风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郊外閒田十亩宽,竹窗孤坐到更阑。长鸣檐马听无倦,乍过山花不耐看。

浊酒客添烦思满,幽香僧爱石楼寒。微微几阵黄梅雨,随意莓苔上石坛。

和舟行即事

明代 释今无

秋气才深万木降,云涛轩豁失幽窗。云琳有檄谁操管,庾亮移尊已入江。

词客多情看水鸟,荒村乱后少山狵。三星的铄鱼龙睡,一阵笙歌咽玉缸。

酬方梦也见赠次元韵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薰风吹陆草频生,说偈拈花共一城。宝镜解开圆八角,眉棱拂后落双茎。

孙弘有阁春何在,绿野无堂道已成。翳凤骖鸾仙骨在,还看羊角水云程。

诸子作病僧诗予以为非有道之病僧光半因请予赋一律

明代 释今无

蒲团添絮月添寒,窗外花枝不耐看。窗断浮沤难觅剑,珠然风火不留盘。

鸡鸣潮上蓬头湿,人寂更阑夜语乾。宝镜果曾偷听得,木蛇空挂碧云端。

秋夜莫易心过宿此赠

明代 释今无

君家兄弟雪霜清,万里尤深世外情。香载宝车归宝地,文高时调古时名。

远帆挂日欺鲸浪,短札捎云忆雁声。且向柴门谈夜月,功名究竟是浮生。

黄龙洞閒居

明代 释今无

千尺寒流洗石颜,平分绣岭即仙斑。衣尘有迹云能澹,秋思难明意未閒。

骤鹿食花斜踏涧,残虹行雨晚归山。只须料理藏衰鬓,此外原来尽可删。

寿刘焕之 其十一

明代 释今无

知音世上岂能任,剖出洪濛见古今。管鲍若能知此意,错教管鲍许同心。

孙鹤林居士为狂人所累赴理五羊今得脱然诗送之归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故里三年别,风波此日归。天倾身蚤贱,道在怨应希。

秋叶霜飞冷,滩声夜听微。独惭空有意,无以送寒衣。

寄彭凝祉状元

明代 释今无

看花忽听是吾孙,喜见丝纶副至言。喜绣文章传父子,离微性理寄渊源。

岭云回首新金榜,玉阙高看到海门。珍重紫袍天下士,圣贤道即此中存。

千山剩人和尚塔于大安十年矣无哭章庚戌寒夜梦出关门醒而情思缱绻 ...

明代 释今无

轻心曾度帝城春,无力空伤别后神。马上扬鞭裾是血,碛中回首路成尘。

酒泉未可为僧舍,梅雨空教哭若人。宋玉有愁何处写,不禁风捲芰荷身。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