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重九前五日奉陪吴采臣粮宪入雷峰谒天老人

重九前五日奉陪吴采臣粮宪入雷峰谒天老人

明代 释今无

官閒喜与野人同,欲叩真机访远公。江卧爱当中夜月,山行恰值九秋风。

寒鸥映水微微白,短蓼迎船款款红。棒喝醒人今莫醒,此时沉醉即英雄。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和吴采臣粮宪吊素馨墓

明代 释今无

香骨全消化紫霓,千年陈迹草萋萋。千衫尚怯花魂薄,月影还疑雪夜迷。

长袖风难回白日,时王力不到黄坭。芙蓉岁岁秋江上,一度来僧惜杖藜。

红叶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一夜秋风涷碧岑,凭栏寂寂怯寒襟。儿啼欲止非同色,霜落犹看费独吟。

横字楞严曾剌股,食砂蝙蝠自归林。高廊莫扫烧寒灶,恐有閒僧后夜寻。

周长孺过谈灯下口占贻之

明代 释今无

湖海飘残意转深,归来未肯息长林。青衫拭尽新亭泪,白水难忘旧日心。

云过草堂时倚剑,鸿鸣秋浦罢弹琴。分明不羡无生理,相对惭予乏好音。

寿程万閒

明代 释今无

我闻七宝功德山,金盘流出耀人寰。光明威德咸炽盛,双融真俗如冰环。

此光岂特世间珍,诸佛护念非等閒。琉璃玻瓈红玛瑙,帝青摩尼及众宝。

杂此宝燄光明云,现此金刚坚密身。大地山川多藻丽,此光照处皆成文。

菩提座隐烟雾中,廓清能使人皆见。法螺吹动海波寒,扶桑映彻须弥面。

万閒道兄法之幢,百福庄严众所羡。灵峰亲受付嘱来,此身却向宰官现。

才生气便可凌霜,梅花万片相翱翔。大离垢缯为冠弁,妙得真智何昂藏。

戴笠吾输出入机,恰如百灵遇老庞。愿汝住劫自绵长,我作此偈为赞扬,万象森罗齐合掌。

寿王仲锡臬宪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曾骑箕毕坐天河,万顷沧溟瞬息过。风雨全潮分一气,禹王尽力不能疏。

张母祝词

明代 释今无

蓬莱水色变沧溟,瑞气流光绕户庭。瑞史旧传龚遂宅,麻姑今见伍乔星。

文章精义方麟脯,松柏高枝入月棂。自有珊瑚支笔架,何须石脑重金瓶。

辽阳怀顿修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连年频苦别,总对朔风寒。尔多师友性,余少水云欢。

挥泪檐霜白,行吟木叶乾。人生不可料,况复此时难。

送陈季长与其郎君归闽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黑裘尚可敌风尘,片月珠江照剑津。慈孝喜当归日尽,琴书尤惜客中贫。

长吟水驿添新兴,问旧乡闾即老人。犹忆前时孙给谏,因君一为讯芳辰。

奉和孙道宣明府九日同彭云客出五仙门渡海幢登地藏阁韵

明代 释今无

远甸孤台未寂寥,词人作赋动高霄。廿年木钵空栖舜,八彩眉毛好颂尧。

此日材华拖一绶,他时声迹最群寮。鹿园幸接阳春雪,目对霜花暑气消。

与诸子登飞来寺至半山怯风而返

明代 释今无

三年重此驻扁舟,一样登临两样愁。一尽已无高峡气,情深空对大江秋。

丝丝短鬓朝霜薄,黯黯寒云下界浮。因向此中思半响,人间那得几淹留。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如来实相现斯光,五岭从今为破荒。报语石梁须侧耳,莫多欢喜为人忙。

送罗澹峰进士入都改除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白社相过意倍投,青门此别路悠悠。明霞出海云成锦,碧树于人气独秋。

雁塔高情常得见,凤楼宦况自堪求。知君得遂匡时略,喜见梅花照客裘。

荔支诗 其二十一

明代 释今无

一回寒梦到仙羊,认得溪头旧日香。朔气打窗惊又醒,分明失却五云浆。

怀焕之连阳

明代 释今无

徵兵羽檄急连阳,清啸刘琨引盻长。投分十年乾茗碗,求仁三月凛秋霜。

鸟啼夜垒云侵槊,气薄长蜺酒满觞。自是经纶本邹鲁,不从利钝苦商量。

和澹归韵九首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鸡鸣又逐下山风,星落云重路尚蒙。未出朝暾烟在水,既归华表鹤离空。

人间寒热一身里,大地悲凉百岁中。世去时移看若此,力穷心拙道还穷。

九日和王仲锡宪长咏蝴蝶花限韵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垆头作伴未应归,乍立轻盈怯力微。不逐襄王成短梦,空教蒙叟换轻衣。

名高花圃疑乌足,香度星垣侍紫薇。杨柳不须吹玉笛,芳华留取弄馀菲。

喜彭退庵吏部典试粤东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岭头风雪雁跹翩,归路皇华拥瑞烟。三载独悬霄汉眼,初冬今送故人船。

沙边野鹤饥常早,手里阳春泽莫偏。若到禁庭回首处,上方明月对君圆。

厓门感赋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当时十万尽沉尸,幼主孤臣异代悲。身世到今都是幻,江山终古不曾移。

双厓浪打高陵草,万木风摇失古祠。忠义果能移国祚,夕阳斜照有残碑。

寿来机师太六十初度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坐消冰雪见凄清,万顷鸿濛未可名。妙得空王些子意,梅花岁岁满空庭。

寿池月

明代 释今无

十年共建千年刹,一劫同君万劫心。击鼓隔溪犹及响,莫将閒静祝高岑。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