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今无
深雪夜行尽,严风昼复吹。尺书欣已达,稽首竟无辞。
欲话匡山苦,徒令老大悲。未堪供棒喝,不是汾州儿。
寿祖印 其五
爱君最喜与君谈,襆被时时欲过庵。近日百城荒草遍,无人烟水特来参。
示方传琮传珏二子 其一
双璧联翩舞象时,嶷然头角是佳儿。殷勤解出衣珠影,照汝心胸万古奇。
辽海舟中 其十七
水国无真梦,乾坤有至寒。辽阳深雪路,回首月中看。
赠沈石友醝使 其三
威光黄绶智珠藏,秋菊犹开九日香。久共侍郎松下语,却疑此地是钱塘。
到辽阳呈剩师叔
次韵答周鹤田 其一
珠海霜飘叶未红,柴门揖客得高风。早传封事神州内,竟接鸿词白雪中。
笑语性应归上乘,须眉气自可凌空。他年九带台边月,千载香花愿与同。
乙巳三月石弟病愈入栖贤诗再送之
又买江头上水船,春风逐日岸花鲜。才抛药盌身誇健,为爱名山力便全。
荒草久嗟迷古砌,镰刀新刃让先鞭。岭南首刹成何用,岂及山中橹断泉。
寿马虚中八十又一
春光八十对梧峰,黄卷青灯道未穷。玉翅易飞凭后叶,霜毫难老傲彭公。
五常尚见声名旧,一梦齐圆今古同。记得槎江相送日,携儿真自爱凌风。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七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黄龙洞閒居
千尺寒流洗石颜,平分绣岭即仙斑。衣尘有迹云能澹,秋思难明意未閒。
骤鹿食花斜踏涧,残虹行雨晚归山。只须料理藏衰鬓,此外原来尽可删。
天中有树名胜音
胜音无地长花枝,楼阁舒光在此时。驾海云涛归自急,弥天风露濯嫌迟。
对人岸帻宜挥麈,阅世投林欲共谁。打得上方钟磬好,莫教苔藓苦相欺。
送吼万维那慧均典客请佛舍利于栖贤 其四
如来实相现斯光,五岭从今为破荒。报语石梁须侧耳,莫多欢喜为人忙。
寄寿阳春令尚钦臣
苍龙衔月得清凉,雪岳长摇午夜光。宝鸭香薰吹绣幔,银筝曲度见文章。
养成和气阳春起,结就名山白社长。七色巧装金玉管,一编专为写循良。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五
冷落无声渐入怀,不知身已被云埋。分明初爱听流水,此意全非听水佳。
赠用弥 其二
精严洁白一庵深,云树那知静者心。午夜月明叩金磬,莲花千叶杳难寻。
同寓诸夜入蓝田
人当蓝水去,月向蓟门明。寂寞应吾道,艰难见尔情。
云深茅店路,霜落板桥声。犹幸临岐夜,山夫伴此行。
过桃城
策疲薄暮到桃城,又是南来一日程。只见身寒知絮薄,忽然梦醒是驴鸣。
酒旗未易沾行色,夜月偏宜照此情。那似长安骑马客,风尘虽浊意尤清。
有送黑白鹇予号之日黑忙
金毛孔雀锦毛狮,总不如他岂是奇。十上衣裳看已敝,一腔心事倩谁知。
餐沙尚省香台米,入树嫌伤映月枝。好待十年无事际,花间看尔日斜时。
送程中秘周量服阕还朝 其二
指花呼石法游欢,肯逐华筵饯宰官。爱我意多投分易,因君路远觉情难。
江淮红树风霜直,京国青云雨露宽。白鹿绕门真读礼,即将孝友答朝端。
湟川舟中 其一
日沈碧水气佳哉,曲折波涛吼晚雷。唽呖鸟啼山大伯,高低石长水杨梅。
船因买缆经时住,花为无人尽意开。路接雁回峰较近,干戈阻绝雁应回。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辽阳怀顿修 其五
荔支诗 其十四
己酉重阳后八日予将托钵于惠先寄黄端四
辽海舟中 其四
寿黎几先五十又一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 ...
再过峄山
之连阳乞食至焕之元戎镇中先成二律 其二
寿邝檗庵
送张东全副戎之京
寿胡韶先
寿刘焕之 其一
枯吟以百慈见投答此短章
赠沈石友醝使 其四
辽海舟中 其二
登问归亭 其一
寿梁几公
谢柱波招游厓门
陈牧芷孝廉游白岳归后掩关读藏经弥年欲有下询先以折柬并赠丁南羽 ...
寿来机师太六十初度 其一
送程大匡归庐陵
黄端四大士祝词 其九
和吴采臣粮宪吊素馨墓
子夜诗 其五
唁知即
和澹归韵九首 其七
寿刘焕之 其五
西朋老居士七十一初度闻以放生为乐放生之报报在上寿仅广其意作二 ...
荔支诗 其十八
寿祖印 其七
晤连山令张羽皇率赠 其二
刘两大入学宫作此勖之
探梅夏园 其二
寿喻耕三 其二
子夜诗 其四
留别即兄
寿徐浩然大参
过山海关 其四
至连州江口
送江若海北归
酬顾始庵步韵
咏面壁初祖 其二
送陈扶上之任靖安
送罗澹峰进士入都改除 其一
周长孺过谈灯下口占贻之
寿祖印 其一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四
吴锦雯司李以诗见怀短章答之 其二
以犹子昌贵受业于鹫月门人
庚戌夏彝初司马周公下临海幢赋谢 其一
罗浮红鸟 其十四
近阳山县
辽阳怀足两师
辽海舟中 其二十七
岸上摘枸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