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红叶 其一

红叶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一夜秋风涷碧岑,凭栏寂寂怯寒襟。儿啼欲止非同色,霜落犹看费独吟。

横字楞严曾剌股,食砂蝙蝠自归林。高廊莫扫烧寒灶,恐有閒僧后夜寻。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罗浮红鸟 其十四

明代 释今无

芳草王孙意已迷,谁闻仙洞下方鸡。丹山不信文鸾好,斜掠东风羽翼齐。

汪汉翀水部晚年举子赋此志赠

明代 释今无

此道深明岁月长,麒麟掠地见威光。麒炉不藉罗浮草,玉树偏生南国香。

一枕几回轮吐纳,五羊何必忆家乡。尚平消息凭儿女,葛令当年太着忙。

天中有树名胜音

明代 释今无

胜音无地长花枝,楼阁舒光在此时。驾海云涛归自急,弥天风露濯嫌迟。

对人岸帻宜挥麈,阅世投林欲共谁。打得上方钟磬好,莫教苔藓苦相欺。

乙卯小雪梦也与赵铁源典闱从敝院还遂抱恙欲不果花田之游予适亦感 ...

明代 释今无

绕潭霜菊正相宜,好景依人不暂离。何事维摩称卧病,亦同衰秃及秋悲。

远怀览胜情终急,短杖迎江步已迟。况复笳声传海国,几人文酒得追随。

壬寅春扫先师翁塔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去年浮海上辞书,回首风烟几日馀。芳草无情空满地,浮云有泪独沾裾。

山光十里银盛雪,泉影千年井觑驴。便拟种松三万本,青青长荫祖庭迂。

送轮洁融办二子归省霅川时在相江道中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双雁南飞却欲回,朔风吹过望乡台。浅予道力怜儿女,深尔江云任去来。

岭路辛勤逢月暗,离颜整顿为亲开。撑持已见衰无力,早晚相寻认死灰。

陈牧芷孝廉游白岳归后掩关读藏经弥年欲有下询先以折柬并赠丁南羽 ...

明代 释今无

名山归后掩幽窗,贝叶闻翻百虑降。可有义能融宝镜,更堪谁共对银缸。

多时栽藕为高社,且自吟诗答大江。顶相持来须着耳,裴休过后更无双。

平南王祝词

明代 释今无

勋业金縢冠古今,擎天八干自成林。擎风扇岳千寻壮,舜海归河万载深。

已见升平登乐国,长忻诵祷得秋心。汾阳五福疑还缺,阆苑神仙讵可寻。

和澹归韵九首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即使重裘也觉寒,推蓬枕畔见层峦。去憎乱石堆高岸,归爱轻帆吼夜湍。

无数云霞迂笑傲,几多鸥鸟自蹒跚。近怀不是重重恶,一月那伤行路难。

寄彭凝祉状元

明代 释今无

看花忽听是吾孙,喜见丝纶副至言。喜绣文章传父子,离微性理寄渊源。

岭云回首新金榜,玉阙高看到海门。珍重紫袍天下士,圣贤道即此中存。

送张东全副戎之京

明代 释今无

玉剑光芒尚绕身,沧波万里拥归津。霸陵未必长能醉,圯上其如有此人。

五岭风烟侵旅鬓,九重心事怆孤臣。他时准备相逢处,一笑辕门甲胄新。

将米从蛋户换得鲤鱼一尾重二十斤鲇鱼一尾重三十六斤放生

明代 释今无

方乞桃花米,先将换活鱼。红云生锦浪,绿背拔青蕖。

万事浮生似,孤舟且慰予。龙门他日起,风雨慎村庐。

刘昆玉从关中来觅其伯祖同庵客生遗榇因得皈予座下别归诗以送之

明代 释今无

梦蝶幽人骨久寒,流离谁复哭云端。能来海角真痴绝,复典春衫识路难。

佛种有缘终莫断,世间如幻好平观。送行赠汝真三昧,百八轮珠万里安。

寿萧澹如方伯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千寻珠树接层城,岳牧如君骨干清。三世宿因酬锦绣,一门閒雅见公卿。

月临雪底成诗画,社号香山是弟兄。万里相投谈五岳,且抛时事不须听。

己酉重阳后八日予将托钵于惠先寄黄端四

明代 释今无

十年叨藉法交欢,玉管长收黍谷寒。尽起龙文高海气,排来米势动星坛。

黄金许士羞弹铗,白璧持身独正冠。松柏有根那用祝,钵盂东去意犹难。

凤城归舟次石壁逢罗守阃学制野泊苶话

明代 释今无

春波明媚客途宽,忽得相逢野泊难。忽鬓有谁怜老衲,问年无计惜穷官。

閒云远远侵茶绿,春草茸茸着雾寒。吟尽奚囊好诗句,黄昏长薄散金盘。

与张总戎登虎头门望海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碧霄万里印沧波,始信人间路尽讹。云结楼台鳌背阔,风摇星宿浪纹多。

马援自古誇铜柱,懒瓒那知恋玉珂。最爱閒眠烟水际,却同博望泛天河。

和澹归韵九首 其八

明代 释今无

长吟曲岸送归舟,片叶投江影自浮。片落新痕依独鹤,日斜枯木过鸣鸠。

心田有路寻难见,鬓雪无声独暗流。纵使云擎石狮子,错令人笑强抬头。

楼阁篇为彭明府退庵寿

明代 释今无

有大丈夫古之哲,丰姿明敏神欢悦。丰价人天号大慈,百福归之如聚月。

现为楼阁高七层,窗牖栏楯悬奇缯。赤珠璎珞宝网垂,金铎迎风丰泠泠。

此阁凡庸不能见,实相求之如掣电。白凤至今不可巢,沉香结束何足羡。

我观智海软琉璃,无有远迩及崇卑。上下千年一瞬间,寒云自走孤月閒。

妙得此意凌万物,坐令仁寿当自还。阎浮界内无此阁,即令有之亦糟粕。

道力业力等齐观,檐风吼月恣行乐。番禺邑侯彭大士,醇粹天资白玉美。

光芒焜耀四边驰,一粒摩尼旋众水。峨嵋峰上钟灵秀,巍巍慧业善财后。

不参烟水亦南来,斗大铜符深系肘。平生学术见驱鸡,百里宣风今卓茂。

治中有山名雷峰,长松大竹颇灵透。拟为此阁架虬蜺,烟走星飞生渗漏。

问政时临阁上行,绣栌朱柱何曾有。伫立逦迤绿水溅,还如弹指未开前。

大士忽然一弹指,重重楹槛敞高轩。阁门开处莲花白,服之能住百千劫。

我作此篇以寿君,文殊狮子翻身踯。

游趵突泉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铁牌三面压灵符,泉底无风窦自呼。泉虎岂当翻逆浪,乾坤原自有铜壶。

方流何处寻温玉,直上分明散雪珠。久倚石栏衣更冷,感时心事满江湖。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