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徐藩宪符嵎

寿徐藩宪符嵎

明代 释今无

缥缈重霞拥石麟,甘霖南服万家春。大农国计筹偏远,博物名儒识几人。

已见阳回天地阔,还邀樾荫水云新。海门金磬敲寒月,不尽清光对玉轮。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宿雷公滩

明代 释今无

深到无何有,闲心总懒提。窗开山石入,滩宿水鸡啼。

湿气重岩断,春花夹岸齐。山阴分接急,此路亦千蹊。

之连阳乞食至焕之元戎镇中先成二律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筼筜无实凤先饥,况复川原有鼓鼙。况里眠云浮小艇,意中求友见长霓。

廿年讲席心常苦,八座军容气正威。花满湟川春草绿,玉篸瑶巘正相宜。

咏水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捧出莲花绿玉香,微茫积气接天长。但逢七夕填灵鹊,每爱孤吟泛野航。

浸润功分归汉渚,桔槔声歇息斜阳。月明仙掌融融湿,曾向方珠里面藏。

赠汪汉翀

明代 释今无

大药金炉壮,琼霏玉蕊多。一身攒地脉,六腑集天和。

理极通黄道,功深转绛河。罗浮仙未远,缑岭鹤还过。

事剧腹犹捧,声停气即呵。静床降宿酒,活水长新荷。

官饮葛洪井,堂开安乐窝。龙门能揖客,鸟道岂乘骡。

折节趋司马,交情定鸟窠。畏途悲踯躅,睡眼得摩娑。

此道存霄壤,年年在薜萝。

本师天老人入丹霞寄示一律依韵恭答二章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未得随师集雁班,喜闻安乐住青山。白云万里归平陆,紫气千层护上关。

匹练且扶悬磴直,一身敢爱避人间。明年一幅镰刀颂,持献峰头慰道颜。

过丰润县

明代 释今无

未出卢龙塞,先过丰润城。日沉千堞黑,月出四山明。

觅寺愁无路,闻砧泪有声。明朝一百里,晨起又兼程。

寿王母太夫人

明代 释今无

缭绕红云映紫宸,上元君宴碧桃新。星光独接三山气,坤德深留五岭春。

水满瑶池闻奏乐,花明蓬岛可游麟。綵衣不用斑襕色,端笏垂鱼道更纯。

送陈扶上之任靖安

明代 释今无

绣佛龛前语话勤,天涯宦况此离群。河阳树色堪为政,单父琴声又属君。

雪满秋屏驯雉下,月高南海夜鸿闻。端明不次承前箸,为把名香着意焚。

枯吟以百慈见投答此短章

明代 释今无

跋涉春山不易行,慈严咫尺碧云声。慈投百字天孙锦,气落千峰雁翅城。

通札未曾三易席,无禅真愧此时名。肝肠君亦焚如火,话彻寒更见此情。

寿王仲锡臬宪 其十二

明代 释今无

世人裙虱尽能讹,笑倚青萍意独多。试问剸诸那得似,毗耶城内古维摩。

至麻步

明代 释今无

石匠遗馀荫,云根拥独牢。戒心惊虎兕,麻步见旌旄。

水急青天破,松长白鹤高。物情徒顺适,人外复波涛。

江上孤桨同汝得

明代 释今无

碧天孤桨暮烟浮,箬帽閒心数浴鸥。箬卧江云疑隔世,独依估客作邻舟。

沙堆平起黄金岸,月上斜拖白玉钩。爱似北风吹雨去,万山同汝弄溪流。

长夏久无雨酷暑佘素思朱书思两明府相访顷雨随至与澹归成韵投赠 ...

明代 释今无

两邑风流开白社,一盘清俸共丹霞。旧时麟凤真来否,今见优昙一叶花。

寿喻耕三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琼海惊波共客心,百年踪迹在长林。宦情已少閒情溢,自有桃源深又深。

铁源赵典闱见访奉赠一律同万花田携二章见赠用予原韵即于花田叠詶 ...

明代 释今无

新诗浮海尽先传,万里皇华已极天。万寺冷心窥石井,采风蛮语杂秋田。

衣轻宝地嚣尘远,手绾明珰上国还。更询同游方学士,可探还有正中偏。

王淑莘文学以感遇诗一首见贻即步元韵奉和三章志赠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雪意寒侵烛,窗光欲照人。翻书存古雅,自诵每伤神。

事业材宜隽,经纶道用屯。知君原落落,努力可娱亲。

寿王仲锡臬宪 其六

明代 释今无

蒸蒸曾闵此同心,百行源头坐独深。人废蓼莪君朗诵,几回声泪满庭阴。

送王伯子还宁晋

明代 释今无

我昔张帆游琼海,天荒地老愁心改。天客红唇啸益悲,鲛人泪眼珠难采。

连石日沉天地昏,妖氛瘴雾如飞尘。此身已作仲文树,无复生意当青春。

斯时得交王大令,飘飘仙气更氤氲。琴声不特吏难欺,还将大略息疮痍。

不种河阳满县花,笔端富丽自豪华。赠予墨滓过一斗,身虽圭组志烟霞。

如今北归朝绛阙,留连惜别珠江月。珠江月色清尤寒,征帆关切到征鞍。

太行秋声井陉里,昔时惯入乞人耳。送君不怨道路长,至今能梦滹沱水。

寿金国瑞都阃 其一

明代 释今无

白璧无瑕方寸心,十年岭海振清音。行间战垒龙泉壮,夜柝诸门虎钥深。

鸑鷟舞回蓬岛月,麟麒高夺泰华阴。交情千古齐仙佛,意气知君不可寻。

过山海关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重门扼断石,峻壁插寒空。额是前朝字,城犹秦代功。

吹笳喧杀气,侧目见长虹。飞将孤坟在,凄凉白露中。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