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鲍云从 其二

送鲍云从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柳色攀尤好,此心无歇时。山随征马去,风逐锦帆披。

鼓角天衢阔,星霜地轴移。閒时衔杯酒,寄我慰相思。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辽海舟中 其十五

明代 释今无

黑风吹船艕,莫堕罗刹国。微躯不足云,寸心未有托。

泊大湾

明代 释今无

又泊斜阳寻野步,榕阴委曲见山钟。僧才种竹归能识,客自看花竟未逢。

园好莳荠呈嫩叶,石因移树折尖峰。殷勤小摘青蔬束,尚觉依依意味浓。

壬寅春三月石鉴覞弟奉师命入阊门为先师翁乞塔铭于钱牧斋先生赋此 ...

明代 释今无

吾翁早具金刚眼,照耀大千无间歇。照秋忽唱还乡行,谁识双林未入灭。

四百罗浮山君长,守护无缝威凛烈。譬如皓月被云掩,是月光明岂曾歇。

眼光所照亦复然,妄情瞥起即区别。还将佛子区别智,消尽妄情光不二。

江南姑熟有虞山,山中长者名远被。如椽大笔干云汉,电抹风摇生妙义。

点笔此光出笔端,恰与长者同巴鼻。石弟克绍吾家种,代师远走五千里。

褦襶久藏妙喜机,笑揖张君等儿戏。出门一句为余言,始信脚根方点地。

送悟寂归寿昌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白首还家叹客游,霜风捲面莫生愁。题桥司马今何似,长啸一声天地秋。

荔支诗 其二十六

明代 释今无

流花桥上水潺潺,纵食珠玑不解颜。精卫血多君莫比,填穷沧海恨难删。

同寓诸夜入蓝田

明代 释今无

人当蓝水去,月向蓟门明。寂寞应吾道,艰难见尔情。

云深茅店路,霜落板桥声。犹幸临岐夜,山夫伴此行。

过山海关 其四

明代 释今无

重门扼断石,峻壁插寒空。额是前朝字,城犹秦代功。

吹笳喧杀气,侧目见长虹。飞将孤坟在,凄凉白露中。

罗浮红鸟 其十三

明代 释今无

搔首无人默对时,却嫌春树太离披。锦云欲覆先惭薄,只恐东风吹较迟。

西朋老居士七十一初度闻以放生为乐放生之报报在上寿仅广其意作二 ...

明代 释今无

钓者竿头活万鱼,此心快活满长虚。祝君自此频频举,碧海应看到鹤书。

杨翰馨秋捷

明代 释今无

而兄新说闽中法,季弟能探己酉秋。选佛选官双足举,好头好尾一齐收。

云从地上乘风起,月在天衢作势流。珍重境缘深道力,莫教心水有浮沤。

过山海关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汉地今朝尽,高天去日长。山川送形影,冰雪到膏肓。

败垒封狐窟,平沙古战场。予生甘灭裂,心迹此时伤。

寿王仲锡臬宪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光芒肉髻耀天中,结集声闻未许逢。一副如来真格调,锦襽深映绿袍红。

寿尹振民铨部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非烟百簇拥华筵,绿野新临宝水边。一对寿觞浮自满,恩光赐自九重天。

欲为海幢化四金刚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名蓝日日见芳晨,嘉树同君岁岁春。嘉水此时方减劫,江山何处觅斯人。

不知参术神尤壮,别却儿孙道自亲。因惜衰宗无力振,吾年四十困风尘。

诸子不善骑驴每易失足作此嘲之

明代 释今无

食饭不如齐鲁客,骑驴那数广南蛮。一头到地敲钟杵,两脚朝天笔架山。

争觅高坡先上镫,忽逢低坳即愁颜。头陀苦行原安分,不是披衣学舞斑。

赠萧孟舫

明代 释今无

看君声价重南州,况有名园可胜游。共订舣舟寻石户,知能扫径纳诸侯。

冬青万树藏仙鸟,暮赤千楹敝画楼。近刊太平书就否,交情终拟久淹留。

寿喻耕三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丹砂曾炙鼎炉红,胁下真看有伏龙。竹榻期君千遍卧,人间甲子若为穷。

丘太史曙戒同汪汉翀周鹤田见过王伯子亦忽至自琼州喜赋

明代 释今无

春波明媚捧仙舠,猎猎摩空鹤盖摇。圭组情深怜物外,鹿麋步懒愧高霄。

座中惊散阳春调,钵底盛多白玉瑶。更喜琼南王大令,双凫如鹤到偏遥。

天中有树名胜音

明代 释今无

胜音无地长花枝,楼阁舒光在此时。驾海云涛归自急,弥天风露濯嫌迟。

对人岸帻宜挥麈,阅世投林欲共谁。打得上方钟磬好,莫教苔藓苦相欺。

寄彭凝祉状元

明代 释今无

看花忽听是吾孙,喜见丝纶副至言。喜绣文章传父子,离微性理寄渊源。

岭云回首新金榜,玉阙高看到海门。珍重紫袍天下士,圣贤道即此中存。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