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尹振民铨部 其二

寿尹振民铨部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非烟百簇拥华筵,绿野新临宝水边。一对寿觞浮自满,恩光赐自九重天。

诗人释今无的古诗

送王伯子还宁晋

明代 释今无

我昔张帆游琼海,天荒地老愁心改。天客红唇啸益悲,鲛人泪眼珠难采。

连石日沉天地昏,妖氛瘴雾如飞尘。此身已作仲文树,无复生意当青春。

斯时得交王大令,飘飘仙气更氤氲。琴声不特吏难欺,还将大略息疮痍。

不种河阳满县花,笔端富丽自豪华。赠予墨滓过一斗,身虽圭组志烟霞。

如今北归朝绛阙,留连惜别珠江月。珠江月色清尤寒,征帆关切到征鞍。

太行秋声井陉里,昔时惯入乞人耳。送君不怨道路长,至今能梦滹沱水。

荔支诗 其十六

明代 释今无

临风几度倚仙厨,探得骊龙第一珠。我欲殷勤问王母,不知天上有愁无。

先博山老祖于天启甲子书予贱名留从容庵壁间已五十年矣佛生老上座 ...

明代 释今无

多时共住不知名,七十霜螺尚阅经。从此壁间无点画,抬头空阔眼尤清。

赠李迈公明府

明代 释今无

花树重栽五岭东,新州九日见春风。天恩万里扶桑阔,海国三年别梦同。

莲叶有缘邀社月,琴堂原自藉人龙。养成和气窥端倪,奏绩无为雨露工。

荔支诗 其十三

明代 释今无

帘外春深蕊气通,月明南浦思无穷。芙蓉岂是无颜色,除却冰心一样红。

文人赓人卿人三昆玉赴秋闱赓人先捷二公南归此赠

明代 释今无

白眉已见号贤良,兄弟双难孰可当。先喜家声高建水,旋嗟逸足失孙阳。

极明霜月悬愁乐,如许归途有短长。好悟木樨真实义,重来赠汝一枝香。

赠李子先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结庐天界寺旁边,疑圃疑农道总全。路少金吾埋姓字,袖藏猿臂带云烟。

閒梳玉翅陪修羽,又见狂飙起大川。夜半见星如见月,凭谁光照一穷禅。

送陈园公明府归韩江

明代 释今无

暂宰河阳兴复空,一生青眼仕途中。文章到老添强健,世态凭谁说异同。

此日归帆秋水绿,他时掩室夕阳红。送君我亦劳挥麈,共念江亭有朔风。

赠胡君渥

明代 释今无

敲推未了死文章,冷煖难餐日月芒。认定一抔才是土,梦回深夜总如霜。

血流杜宇三春尽,影结鸰原两翼长。蓬窦不须删蔓草,观空时或发幽香。

送黎太守天锡归皖山

明代 释今无

薰风吹浪锦帆高,柳色青青意独劳。十载风猷思阖郡,一江云影揖千袍。

丰碑自可磨铜柱,宦况还当爱凤毛。我欲托君栖隐地,匡庐深壑卧烟涛。

雷峰山寮口占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黄金那可铸,握手泪涟洏。共作他生别,如看花落时。

草虫悲更切,灯影梦还痴。静理萧萧鬓,吾行恐未迟。

和吴采臣粮宪九日书怀 其二

明代 释今无

暂时抱膝此情佳,落落丹枫伴客怀。赋就江南文思拙,望穷塞北雁行乖。

岛中日月留银瓮,世上风尘惜铁鞋。洞鹤不来金薤冷,敲冰谁热品头柴。

谢柱波招游厓门

明代 释今无

欲吊沧茫一问津,楼船何必起征尘。乌衣旧姓能招客,白社新寻得故人。

细草绿初厓尚冷,洪波碧尽海难春。灯前莫欣兴亡事,更有何源可避秦。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三

明代 释今无

不寻归路失人间,灵鹤文鸾任往还。一自葛洪烹药后,更无人听此声閒。

寿江若海

明代 释今无

我仰江文通,起家南徐州。笔管五色缠,谈笑取公侯。

诞此廊庙器,芳声垂千秋。燕赵地脉雄,家世压中流。

如君风格整,洒落锦云浮。重贤敦宿尚,利物吐嘉谋。

绿发华裾丽,银河玉浪稠。名誉高缙绅,品德洁清修。

意气自有合,心胸不可酬。古有崔元度,结社凝双眸。

君尤惬草野,破寺来轻舟。弄水嚣尘歇,看花道眼留。

髣髴元紫芝,长歌陆浑游。贯月查星上,仙风吹斗牛。

我持菖蒲节,祝君对浮丘。

刘昆玉从关中来觅其伯祖同庵客生遗榇因得皈予座下别归诗以送之

明代 释今无

梦蝶幽人骨久寒,流离谁复哭云端。能来海角真痴绝,复典春衫识路难。

佛种有缘终莫断,世间如幻好平观。送行赠汝真三昧,百八轮珠万里安。

沈恒文今夏抱病病已将绝承佛口亲宣使之更住世作功德长生白业从此 ...

明代 释今无

客居此土家西方,家信今年到此疆。金色主人亲口说,长居客舍不须忙。

寿旋庵都寺六十

明代 释今无

百岁是人皆草草,惟君六十事堪称。尽将私橐成丛席,结束孤心礼上乘。

月照夜涛秋叶静,潮归杰阁海门平。铺成白玉黄金地,不与燕然共勒铭。

过浛光厂寄李谦庵太守

明代 释今无

榷关犹是太平关,洸口英州万仞山。乱后故人为政好,眼前商旅觉心閒。

彤云欲定鸡催晓,紫气飘馀鹤带还。乞食霜须予过此,箫声原不落人间。

寿徐浩然方伯

明代 释今无

紫薇星更耀中天,万象澄新散晓烟。南服久歌文种治,大农原著茂先贤。

三山仙列慈仁长,十载僧怀德泽偏。最喜流霞逢晋爵,台莱声满藕花船。

释今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3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